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0525619)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7
相关作者:邱建荣刘豪曾汉才成斌孔凡海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燃煤
  • 2篇燃烧
  • 2篇燃烧方式
  • 2篇煤燃烧
  • 2篇CO
  • 1篇单质汞
  • 1篇氮氧化物
  • 1篇再燃
  • 1篇射线
  • 1篇脱除
  • 1篇脱汞
  • 1篇热分析
  • 1篇脱硫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硫污染
  • 1篇硫污染物
  • 1篇煤粉
  • 1篇煤粉锅炉
  • 1篇纳米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8篇邱建荣
  • 4篇刘豪
  • 3篇曾汉才
  • 2篇向军
  • 2篇孔凡海
  • 2篇孙路石
  • 2篇王小华
  • 2篇汪一
  • 2篇成斌
  • 2篇胡松
  • 1篇逄鹏
  • 1篇徐志英
  • 1篇谢长生
  • 1篇赵然
  • 1篇曹娜
  • 1篇苏胜
  • 1篇徐明厚
  • 1篇盛昌栋
  • 1篇秦晓楠
  • 1篇张成

传媒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浓度CO_2气氛下燃煤氮、硫污染物的释放特性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污染物在线分析仪、气相便携红外分析仪研究了程序升温条件下改变氧化介质时煤中氮、硫的释放特性以及含硫物相的浓度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气氛,CO_2浓度与O_2浓度单独变化时对NO、SO_2析出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O_2/CO_2燃烧气氛下NO、SO_2排放峰值及总量均低于O_2/N_2气氛.CO_2气氛下烟气中存在大量的CO,有利于NO的降解,同时也促进了烟气中其他含硫物相的形成,随着CO_2浓度的增加,特别是在燃烧后期,NO、SO_2的排放显著降低.O_2浓度改变对NO和SO_2的释放影响不同:O_2浓度升高促进了SO_2的析出;但是O_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对NO的排放并无明显影响,随着O_2浓度进一步增加,NO的释放峰向低温区迁移,同时排放量降低.
刘豪邱建荣徐志英成斌王小华孔凡海曾汉才
关键词:CO2气氛
煤灰氧化物与钙基固硫产物的高温多相反应机理被引量:13
2007年
高温下常规固硫产物CaSO4的不稳定与分解是导致层燃炉和煤粉炉内固硫效率低下的主导因素,研究不同矿物质体系中硫酸钙的高温热变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化学纯矿物为研究对象,采用TG-DTG-DSC热综合分析法研究了煤灰氧化物SiO2、Al2O3、Fe2O3、CaO对CaSO4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高温反应器、XRD等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分析了CaO、SiO2、Al2O3、Fe2O3与CaSO4所组成的二元、三元矿物组分的固相反应过程。结果表明,CaO的加入对CaSO4的分解影响并不明显,SiO2、Fe2O3、Al2O3对CaSO4的分解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SiO2在高温下易与CaO发生固相反应形成硅酸二钙和硅酸钙使得CaSO4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在1200℃以后硫硅酸钙的形成对CaSO4的分解有一定的延缓作用。Fe2O3的加入由于铁离子的扩散效应促进了CaSO4的分解。Al2O3对CaSO4分解的影响具有两重性,Al2O3在CaSO4分解初期易与CaO发生固相反应形成铝酸钙促进CaSO4分解,但在CaSO4分解后期形成硫铝酸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aSO4的分解。
刘豪邱建荣徐朝芬成斌谢长生
关键词:固相反应热分析X射线
氧燃烧方式下煤粉锅炉辐射传热特性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氧燃烧方式是一种能综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的新型洁净燃烧技术,有关该方式下煤粉锅炉传热特性的研究对于老机组改造及新机组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某电厂300MW燃煤锅炉为例,针对氧燃烧方式下燃烧介质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通过引入循环率的概念,提出并发现了氧燃烧方式下必须考虑CO2、H2O、O2、H2的5种高温分解反应,在此基础上修正并发展了新的适用于氧燃烧方式下绝热火焰温度、锅炉辐射传热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辐射传热计算公式在氧燃烧方式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在干、湿两种烟气循环方式下,绝热火焰温度随循环率的增加非线性降低;当干烟气、湿烟气的循环率分别在0.71和0.67附近时,获得与常规燃烧方式相同的烟气平均温度和辐射传热量。
王小华刘豪邱建荣盛昌栋
关键词:绝热火焰温度辐射传热传热特性
NO/SO_2对纳米氧化铁脱除单质汞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汞在线测量装置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NO,SO2对纳米氧化铁吸附剂脱除气态单质汞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O的加入对纳米氧化铁除汞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NO浓度增加,吸附剂汞吸附量增加,在体积浓度为200×10-6的NO通入条件下,最高吸附效率达到96%以上。受竞争吸附的影响,SO2的加入对纳米氧化铁的除汞效果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O和SO2共同作用时,在低SO2浓度条件下,NO/SO2组合气氛对纳米氧化铁的汞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SO2的加入会抵消NO的促进作用,使得吸附剂脱汞效果降低。
孔凡海邱建荣刘豪赵然曾汉才
关键词:纳米氧化铁单质汞
La/Mn改性Pd/γ-Al2O3催化剂对甲烷催化燃烧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La、Mn助剂改性γ-Al2O3的4种负载钯型催化剂,运用BET、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omter,XR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对催化甲烷燃烧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过渡金属Mn的掺入提高了对甲烷的活性,但也加快了γ-Al2O3向α-Al2O3的相变。稀土金属La的掺入并末提高其对甲烷的活性。但高温焙烧下La的存在抑制了γ-Al2O3向α-Al2O3的相变,提高了催化剂的高温热稳定性。在低温阶段,0.5Pd/Mn/Al2O3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而在高温阶段,0.5Pd/LaMnAl11O19的活性优于其他催化剂。作为CH4中间产物,在700-820℃时,由于PdO-Pd的分解,CO的产量逐渐增加。之后,在催化氧化和均相燃烧的共同作用下,CO的产量急剧减少,接近830℃时几乎完全消失。
孙路石秦晓楠逄鹏向军胡松汪一邱建荣徐明厚
关键词:浸渍法甲烷催化燃烧
再燃降低NO_x排放及煤粉燃尽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包含两种低挥发份贫煤在内的四种煤作为主燃料,在一维炉和一台93 kW卧式单角炉上对气体燃料再燃过程及煤粉和再燃燃料的燃尽特性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同时对炉膛内NO_x浓度分布等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发现,再燃过程除了要采用合适再燃区停留时间外,气体再燃燃料还应选择在炉膛内NO_x浓度较大区域内喷入,以提高再燃脱硝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即使采用低挥发份煤作为主燃料,当再燃区停留时间达到约0.7~0.9 s,气体再燃燃料比例达到10%~15%时,气体燃料再燃过程就能在保证煤粉颗粒燃尽率不明显降低前提下,获得50%以上的再燃脱硝效率。
苏胜向军孙路石胡松邱建荣汪一
关键词:再燃氮氧化物
煤燃烧前温和热解汞和硫的释放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以2种贵州典型的高汞高硫煤为研究对象,对煤中汞和硫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水平管式炉试验台,在惰性气体气氛和微氧化性气氛下对煤样进行燃烧前温和热解试验,研究煤样在温和热解过程中汞的释放规律及其汞硫联合脱除特性。研究表明2种实验煤样在350~400℃温度下脱汞率最大分别达到89.5%和82.8%,煤中汞的释放率在热解15min左右达到极限值;同时还发现在微氧化性气氛下温和热解煤中硫铁矿硫的脱除效率有明显提高,而对煤中有机硫的脱除没有明显效果。
张成曹娜邱建荣陈刚
关键词:脱硫脱汞
O_2/CO_2燃烧方式下燃煤Hg排放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沉降炉实验系统及燃煤烟气汞在线分析仪,试验研究了空气和O2/CO2气氛下,O2浓度、CaO和Fe2O3对煤样Hg排放的影响。从空气气氛切换至20%O2/CO2气氛时,褐煤烟气中气态单质汞(Hg0(g))浓度略降低,气态总汞(HgT(g))浓度略升高,烟煤则呈现相反趋势。O2/CO2气氛下,O2浓度为20%~25%时,烟煤的HgT(g)浓度变化不大,约19μg/m3;O2为30%时,HgT(g)浓度显著升高至23.2μg/m3;Hg0(g)浓度基本未受影响。CaO和Fe2O3可抑制Hg排放,且O2/CO2气氛下的效果优于空气气氛。CaO添加后可显著降低Hg0(g)浓度,同等O2浓度下,O2/CO2气氛更有利于HgT(g)的减排。Fe2O3加入后,HgT(g)浓度有所降低,O2浓度升高,Hg0(g)氧化随之增强。
吴辉邱建荣曾汉才温存
关键词:煤燃烧沉降炉O2/CO2燃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