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63006)

作品数:41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朱元成李晓东李小芳冯小强王长青更多>>
相关机构:天水师范学院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配合物
  • 9篇分子
  • 8篇相互作用
  • 7篇稀土
  • 7篇催化
  • 5篇抑菌
  • 5篇金属
  • 5篇活性
  • 5篇光谱
  • 5篇分子氧
  • 5篇DNA
  • 4篇稀土配合物
  • 4篇金属配合物
  • 4篇环己烯
  • 4篇催化氧化
  • 3篇电子结构
  • 3篇氧化环己烯
  • 3篇抑菌活性
  • 3篇铜配合物
  • 3篇青铜

机构

  • 38篇天水师范学院
  • 6篇定西师范高等...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内蒙古化工职...

作者

  • 33篇朱元成
  • 21篇李晓东
  • 9篇王长青
  • 9篇冯小强
  • 9篇李小芳
  • 8篇潘素娟
  • 8篇王晓峰
  • 7篇刘艳芝
  • 6篇吕玲玲
  • 6篇杨声
  • 6篇左国防
  • 5篇杨玲娟
  • 5篇袁焜
  • 4篇董晓宁
  • 3篇安梅梅
  • 2篇刘岿
  • 2篇袁煜
  • 2篇李志锋
  • 2篇汪之波
  • 1篇庞丽纹

传媒

  • 7篇原子与分子物...
  • 5篇资源开发与市...
  • 3篇发光学报
  • 2篇中国食品工业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化学通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天水师范学院...
  • 2篇Scienc...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Chines...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纤维素科学与...

年份

  • 8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T对青铜文物缓蚀作用理论研究
2013年
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AMT)能和青铜器表面铜离子作用生成一种配位型聚合物的保护膜[AMT-Cu(Ⅰ)]n,并将腐蚀层中的氯离子置换出来,避免了青铜器的进一步腐蚀.为了深入了解AMT的缓蚀作用机理,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在B3LYP/6-31+G(d,p)水平上确定AMT中反应活性位点、活性原子所带电荷和杂化形式,并利用Multiwfn波函数分析了反应前后前线轨道能的变化.结果表明,-SH基中的S7原子能与Cu(Ⅱ)形成有效的共价键,而N6原子可与Cu(Ⅱ)形成配位键,促进聚合物膜[AMT-Cu(Ⅰ)]n的形成,并且从概念DFT的活性指数(主要为μ,η,ω,ΔEn,ΔEe)比较中发现,AMT-Cu(Ⅰ)-H较AMT的亲电性指数增加,有利于形成高聚物膜,而且反应前后AMT构型中的C、N、S却始终在同一平面,但C-S和C-N键键长和键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李晓东安梅梅
关键词:AMT自然键轨道理论
邻菲啰啉和水杨酸构筑铜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及与D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铜配合物[Cu(phen)(SA)_2]·H_2O(phen=1,10-邻菲啰啉,SA=水杨酸),并以鲱鱼精DNA为靶点,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和DNA粘度滴定实验,探讨了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方式。结果表明,SA的羧酸根离子与Cu^(2+)单齿配位,phen的两个氮原子与Cu^(2+)呈双齿配位,形成的配合物在0.489 V/0.050 V处呈现一对明显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并且中心Cu^(2+)在玻碳电极上的反应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可观察到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出现明显的减色效应,但是红移现象不明显,氧化还原峰的电流减小,峰电位发生正移,并且DNA的粘度随配合物的加入而增大。结论认为,配合物以嵌插方式与DNA发生作用形成1∶1的复合物,但插入程度较弱(结合常数为1.55×10~4L·mol^(-1))。
李小芳冯小强杨声朱元成
关键词:水杨酸1,10-邻菲啰啉DNA相互作用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抑菌特性及机理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6年
制备了壳聚糖(CS)与金属离子Zn(II)、Ni(II)和Co(II)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结构性能的表征。体外抑菌法研究了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对细菌S.aureu和E.coli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较壳聚糖增强,且与所含的金属离子种类有关,其中CS-Zn体现出更强的抑菌活性。因此,选CS-Zn为代表通过测定细胞内溶物的OD260nm判断细胞膜的完整性、荧光探针1-N-苯萘胺(NPN)的荧光变化来判断细胞外膜的渗透性,以研究其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机理。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CS-Zn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使细胞内溶物溢出。
李小芳冯小强杨声朱元成
关键词:抑菌活性
稀土水杨醛Salphen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N,N′—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配体(L)与稀土金属离子合成了稀土水杨醛Salphen希夫碱配合物{[M(NO3)2].2H2O;M=La,Nd,Sm},并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和差热热重(TG-DTA)对配合物的结构做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稀土金属离子M(Ⅲ)的配位数为6,同时还有2个NO3-和配位中心配位。
李晓东杨玲娟朱元成王晓峰
磺基水杨酸-8-羟基喹啉-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电化学方法,对合成的铜配合物Cu(Hq)(SSA)_2·H_2O(Hq=8-羟基喹啉,SSA=磺基水杨酸)结构、热力学性能及电化学行为做了测试,并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法和粘度测定实验,研究了该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键合方式。加入DNA前后配合物的紫外光谱显示,配合物的吸收峰在加入DNA后吸光强度减小,峰位发生蓝移;根据加入DNA前后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可见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式量电位发生正移;粘度实验发现DNA的相对粘度随配合物的加入而不断增大。这些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通过嵌插方式发生作用,该配合物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
李小芳冯小强杨声朱元成
关键词:磺基水杨酸8-羟基喹啉DNA相互作用
席夫碱稀土铈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四乙酰丙酮铈配合物[Ce(acac)4]和Salphen型水杨醛缩邻苯二胺(Schiff碱)合成了双齿Salphen型席夫碱铈金属配合物(SB-Ce),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差热-热重(TG-DTA)分析进行结构表征,将SB-Ce配合物用于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SB-Ce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最好。
李晓东朱元成杨金凤
关键词:抑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状Salen型高分子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12年
以对苯二甲酰氯为交联剂,利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链状Salen型高分子席夫碱金属配合物PLSBM(M:CoⅡ,MnⅡ,ZnⅡ,Cu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PLSBM呈不规则的链状结构,配位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后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增加了0.5~2.1eV。
李晓东朱元成潘素娟王长青刘岿
关键词:链状结构
Cu^+与N-[2-羟基-1(S)-甲基]-N-甲基甘氨酸间的C-H…Cu(Ⅰ)抓氢键
2012年
采用密度泛函B3LYP(Becke,thee-parameter,Lee-Yang-Parr)/6-311G**理论水平研究了Cu^+和Cu^(2+)离子与N-[2-羟基-1(S)-甲基]-N-甲基甘氨酸根负离子配体(PT)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重点讨论了配合物中的C-HCu抓氢键结构.计算表明,当单个配体与Cu^+结合时,配合物PT…Cu(Ⅰ)结构中有C-HCu抓氢键形成,C-H键伸缩振动频率显著红移,键长显著增大而被活化,配体为三齿配体;当两个配体与Cu^(2+)结合时,配合物PT…Cu(Ⅱ)不存在C-HCu抓氢键结构,配体为双齿配体.NBO及AIM理论分析均表明C-HCu抓氢键属于一种较强的基团间相互作用,在强度和电子行为上与氢键弱相互作用有本质不同.
刘艳芝袁焜吕玲玲董晓宁左国防朱元成
关键词:电子结构
CH3Br—Y(Y=H,CCH,CN,NC)缺电子体系中Br原子参与的反向卤键相互作用
2011年
采用B3LYP/6—311++G(d,p)和MP2/6—311++G(d,p)理论方法研究了CH3+Br—YfY=H,CcH,CN,NC)缺电子体系中Br参与的反向卤键(IXB)结构.四个IXB复合物中,MP2/6—311++G(d,p)水平上考虑了基组叠加误差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别为218.87,219.48,159.18和143.05kJ/mol,相对稳定性的递增顺序CH3+..BrCN〈CH3+..BrNC〈CH3+..BrH≈CH3+..BrCCH.自然键轨道分析和相关原子化学位移计算表明形成IXB结构时,电子的流向是从Br—Y到CH3+,采用分了中原予理论方法计算九xBs键鞍点处的电了密度拓扑性质,结果表明CH3+…Br—Y(Y=H,CCH,CN,NC)缺电子体系中的IxBs结构具有较多的供价成分.
刘艳芝袁煜吕玲玲朱元成唐慧安左国防李志锋
链状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催化氧化苯乙烯
2011年
利用链状Salen型高分子希夫碱金属配合物PLSBM(M:CoⅡ,MnⅡ,ZnⅡ,CuⅡ)作为催化剂,催化分子氧氧化苯乙烯。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助剂和共还原剂的条件下,氧化产物以苯甲醛(Ⅰ)和环氧苯乙烷(Ⅱ)为主,PLSBCuⅡ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考察了影响氧化反应的因素,发现在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9h和催化剂与苯乙烯用量比为1mg∶2mL时,苯乙烯具有最优的转化率(61%)和产物选择性(Ⅰ∶57%,Ⅱ∶36%)。
李晓东朱元成潘素娟王长青刘岿
关键词:苯乙烯催化氧化分子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