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B870007)
-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5
- 相关作者:沈超朱恒民朱庆华魏静马静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网络谣言话题传播与网民行为协同演进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网络谣言泛滥且难以识别、监管的现状,从话题扩散和群体行为交互两方面对网络谣言的传播进行协同研究,设计了网络谣言传播系统的计算实验模型,并从网民服务商监管、媒介数量和网民密度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无监管系统中较易产生网络谣言和衍生话题;网络服务商的监管会导致更多网民了解相关信息,但会显著降低传谣者比率;应用媒介数量、网民数量与信息传播速度正相关,媒介越多,谣言初始传播速度越快,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状态时各类网民的比例,网民密度越大,网络谣言扩散速度越快,谣言话题越易消退。
- 沈超朱庆华朱恒民
- 关键词:网络谣言协同演进
- 微博舆情话题传播的耦合网络模型——分析话题衍生性特征与用户阅读心理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意义]鉴于微博话题传播过程中会衍生出新话题,提出双层耦合网络传播模型,解决当前话题传播模型中"一旦网民接触话题后就对其免疫"这一假设并不符合网民的真实心理这一问题。[方法/过程]将舆情传播看成是原话题与衍生话题在同一载体网络上独立传播而又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分析用户阅读心理的基础上依据两个独立话题层实现了传播个体的免疫退化。[结果/结论]实验表明,衍生话题会使舆情传播过程出现新的高峰点,话题的转发率显著提高,导致话题演化的弛豫时间延长。[局限]模型主要针对话题的衍生性特征,在综合刻画舆情传播过程方面还有待加强。
- 尹熙成朱恒民马静魏静
- 大学生群体学习行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WEB2.0时代,网络社交媒介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深度融合,形成了复杂的大学生学习网络。以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操作系统课程为例,构建了学习网络,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网络密度、出入度、凝聚子群和孤立点等因素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学习网络结构会显著影响学习成效,学习网络交流越频繁,总体成效越高。对学生个体而言,其交流的活跃性取决于交流的预期收益,成绩较好学生交流预期收益较低因而交流活跃性不高,成绩中等学生交流活跃度较高,成绩较差学生容易成为孤立点。通过评优评奖等方式激励成绩优秀学生参与学习网络交流,对低分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辅导能有效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
- 沈超何秀美
-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集群行为
- 网络谣言传播中群体角色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谣言传播中的角色假设缺乏实证数据支撑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法对网络谣言传播进行研究,以期抽象网络谣言中的主体角色假设,为网络谣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大学生群体内进行了网络谣言传播实验,通过问卷获取三则不同主题网络谣言传播中的个体行为与观点信息,使用统计分析和K-means算法对个体分群,调整聚类参数优化分类结果,分析实验对象的群体角色与特征。[结果/结论]网络谣言传播实验的统计分析表明求证是个体传播信息的主要动机,不同于经典的SIR模型,网络谣言传播中的受众角色可以分为编辑者、辟谣者、转发者和接收者4类,据此提出了网络谣言传播的角色交互模型。
- 沈超周姝怡朱恒民
- 关键词:网络谣言SIRK-MEANS大学生
- 基于计算实验的手机舆情传播演化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智能手机作为个人信息综合处理平台成为舆情传播的重要媒介,舆情信息通过各种新型应用在移动通信网络上传播,运营商的政策与监管使这一过程更为复杂。使用计算实验方法将手机舆情话题传播这一复杂系统抽象为运营商、媒介和用户三类主体,给出了主体的属性和行为规则,重点考虑主体之间信息行为的协同交互,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实验理论设计了手机舆情传播系统的演化实验模型,从运营商监管、媒介数量和用户密度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监管系统中较易产生舆情、衍生话题和谣言,运营商的监管会抑制手机舆情的传播,促进系统的稳定,应用媒介数量、用户数量与信息传播速度正相关,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状态时各类用户的比例。
- 沈超朱庆华朱恒民
- 关键词:信息弱势群体协同演进
- 网络谣言传播中群体态度演变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网络谣言传播的控制实验,研究不同话题网络谣言传播中网民群体的态度演变动因和规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记录不同谣言传播过程中实验对象的态度与行为数据,使用数据挖掘分类算法分析网民态度演变的共性与差异。【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网民传播谣言具有验证特性,谣言的内容影响网民传播的媒介,网民观点交互随群体一致性动态变化。影响网民态度及其演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初始认知、群体行为、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网民的态度演变率与网络谣言的内容等相关指标关联度较低。【局限】研究对象局限于大学生群体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普适性。【结论】将实验研究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对网络谣言进行研究,为网络谣言的模型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 沈超朱庆华沈洪洲
- 关键词: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