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60053)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一萍吴大洋卢明吴晓丽王成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纺织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靛蓝
  • 1篇靛蓝染色
  • 1篇艺术特征
  • 1篇织品
  • 1篇植物染料
  • 1篇生物环境
  • 1篇天然染料
  • 1篇气候
  • 1篇染料
  • 1篇染色
  • 1篇自然地理
  • 1篇自然地理环境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探究
  • 1篇苗族
  • 1篇苗族服饰
  • 1篇教育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作者

  • 4篇刘一萍
  • 3篇吴大洋
  • 2篇卢明
  • 1篇王成
  • 1篇吴晓丽

传媒

  • 2篇纺织学报
  • 1篇丝绸
  • 1篇蚕学通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蜡染的文化探究被引量:5
2012年
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蜡染是兼具实用与文化双重功能的服饰品。基于对当地多个代表性村寨的实地调研,从歪梳苗男子、女子服饰特征入手,阐述蜡染在歪梳苗民族文化中的地位,系统分析其主题纹饰、构图布局、色彩方面的艺术特征,总结归纳了蜡染图案浪花纹、方形、鸟纹、龙头鱼、石榴花、圈圈花凝聚的歪梳苗丰富的历史、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意涵。服饰上精美的蜡染纹样体现着其艺术审美价值和歪梳苗妇女的艺术创作才能,也记录着歪梳苗的祖先、承载着他们的崇拜与信仰。
吴晓丽刘一萍
关键词:蜡染艺术特征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纺织高等教育的路径探析被引量:9
2013年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正面临衰退和变异。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具有雄厚的学科背景、完善的实验研究条件、大量专业人才等显著优势,可以通过挖掘、整理优秀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纺织高等教育的载体与平台,为其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刘一萍卢明吴大洋
关键词:高等教育
自然地理环境对苗族服饰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服饰的多样性。以湘西、黔东、黔中南、川黔滇、海南苗族服饰特征的对比分析为基础,综合分析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生物环境等自然地理因素对不同类型苗族服饰的影响过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苗族服饰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其形制、用料、饰物、色彩和图案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的特色苗族服饰所拥有的价值已经不仅是单纯的遮体保暖功能,更应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遗产而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
刘一萍王成吴大洋
关键词:气候生物环境苗族服饰
植物靛蓝染色历史及其发展被引量:29
2014年
靛蓝是提取自含靛植物的染料,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在传统染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地主要的制靛植物,梳理了靛蓝染料在中国和欧洲的使用历史,总结了其应用领域。分析认为:木蓝、菘蓝、蓼蓝和马蓝为主要的制靛植物;靛蓝在中国的应用经历了从直接染色法到还原染色法的过程,发展出独立的靛蓝业;欧洲人一直坚持使用其本土制靛植物生产的菘蓝,但欧洲的菘蓝贸易仍被提取自木蓝的靓蓝的大量进口所冲击;植物靛蓝可以用于纺织品上染、建筑用涂料、绘画用颜料、化妆品和药品。
刘一萍卢明吴大洋
关键词:植物染料天然染料靛蓝染色纺织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