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GCX2-YW-215-2)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胡静姚洁王公应杨先贵柳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氨基
  • 3篇甲酸
  • 2篇碳酸
  • 2篇碳酸二甲酯
  • 2篇甲酯
  • 2篇二甲酯
  • 2篇氨基甲酸
  • 1篇丁酯
  • 1篇亚甲基
  • 1篇氧化锆
  • 1篇一步法
  • 1篇一步法制备
  • 1篇蒸馏
  • 1篇酸酯
  • 1篇尿素
  • 1篇铅化合物
  • 1篇热分解
  • 1篇硝基
  • 1篇六亚甲基-1
  • 1篇甲基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2篇杨先贵
  • 2篇王公应
  • 2篇李会泉
  • 2篇姚洁
  • 2篇柳海涛
  • 2篇胡静
  • 1篇张毅
  • 1篇王庆印
  • 1篇王瑶
  • 1篇张懿
  • 1篇李子健
  • 1篇沈鹏飞
  • 1篇李建国
  • 1篇裴义霞
  • 1篇张磊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合成化学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铅化合物催化二氨基二苯甲烷与碳酸二甲酯反应机理的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了Pb(OAc)2.3H2O催化二氨基二苯甲烷(MDA)与碳酸二甲酯(DMC)反应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稳定性和成分变化,发现乙酸铅在反应过程中会形成含氨基配体的碱式碳酸铅,该化合物对MDC的合成仍具有较高活性.采用红外光谱结合原位控温液体池技术研究了其催化机理,结果表明,铅催化剂的配体对其催化活性起重要作用,双齿配位方式向单体配位方式的转变是催化剂起作用的关键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铅催化剂催化MDA与DMC反应的机理.
裴义霞李会泉柳海涛张懿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铅化合物红外光谱
硝基修饰MOF-5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氨基甲酸酯热分解!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直接混合法在室温下制备了含硝基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NO2,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N2等温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OF-5-NO2具有与MOF-5相似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二者都具有高比表面积及微孔特性,但由于硝基的吸电子效应,MOF-5-NO2比MOF-5具有更强的Lewis酸性,因而对氨基甲酸酯热分解制备异氰酸酯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无溶剂条件下,MOF-5-NO2使苯氨基甲酸甲酯热分解的反应速度显著提高,催化剂转化频率达到ZnO的7倍以上;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苯酯热分解的中间产物减少,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收率达到81.6%.
张毅杨先贵王庆印姚洁胡静王公应
关键词:硝基氨基甲酸酯热分解LEWIS酸
一步法制备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丁酯被引量:1
2013年
以己二胺(1),尿素(2)和正丁醇(3)为原料,ZrO2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制备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丁酯(4),其结构经GC-MS确证。在最佳反应条件[18 g,ZrO290 mg,m(1)∶m(2)∶V(3)=1.00∶1.29∶18.75,于180℃反应1 h;于220℃反应3 h]下,转化率100%,收率90%。
张磊李建国李建国李子健杨先贵胡静姚洁
关键词:尿素醇解二氧化锆
反应耦合法制备苯氨基甲酸甲酯产物分离过程的模拟被引量:3
2010年
对碳酸二甲酯(DMC)和二苯基脲反应耦合法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MPC)的产物进行分离研究;测定了MPC的热重数据以及MPC-DMC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在考虑了各组分分离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单塔减压侧线采出工艺;采用AspenPlus过程模拟软件对分离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优化的操作条件为:理论塔板数为12块,进料位置为第8块塔板,侧线采出位置为第4块塔板,塔顶采出量为535.3kg/h,侧线采出量为16.0kg/h,塔釜绝对压力为98.94kPa,回流比为0.12。在此条件下,分离得到的塔顶产品中xDMC=99.6%,DMC的收率大于99.0%;塔釜产品中xMPC=98.7%,MPC的收率大于99.0%。
沈鹏飞李会泉王瑶柳海涛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苯氨基甲酸甲酯二苯基脲蒸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