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B0010018)

作品数:9 被引量:142H指数:6
相关作者:邢世和黄河黄吉毛艳铃罗文光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厅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耕地
  • 4篇地理信息
  • 4篇地理信息系统
  • 4篇信息系统
  • 4篇GIS
  • 4篇GIS技术
  • 2篇地价
  • 2篇数学模型
  • 2篇区域耕地
  • 2篇林地
  • 2篇空间分异
  • 2篇耕地价值
  • 2篇GIS支持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力
  • 1篇地力评价
  • 1篇生产力
  • 1篇碳储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碳

机构

  • 8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福建省农业厅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包头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邢世和
  • 3篇黄河
  • 2篇毛艳铃
  • 2篇马丹
  • 2篇谢钊
  • 2篇韦红
  • 2篇黄吉
  • 2篇罗文光
  • 1篇刘留辉
  • 1篇高承芳
  • 1篇崔纪超
  • 1篇沈金泉
  • 1篇范胜龙
  • 1篇丛艳静
  • 1篇胡争辉
  • 1篇魏多落
  • 1篇卢超
  • 1篇曹榕斌

传媒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土壤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GIS支持下的莆田县耕地基础地力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对策被引量:16
2004年
利用莆田县耕地地力实测资料,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分别对莆田县水田和旱地的地力状况及限制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莆田县耕地以中、低产田为主,总体基础地力不高,二、三等耕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7.31%.耕地限制类型主要是旱限制型、酸限制型和缺K限制型,分别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9.78%、60.26%和52.00%.在耕地地力及限制因素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莆田县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黄河
关键词:耕地地力可持续利用
国内外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及展望被引量:33
2009年
近年来,碳储量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研究土壤碳储量对正确评价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土壤碳储量研究现状,总结分析了土壤碳储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碳储量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五点对策。
刘留辉邢世和高承芳崔纪超魏多落胡争辉卢超
关键词:碳储量
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质量评价被引量:43
2002年
通过设立耕地代表性样区开展实地采样调查分析 ,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筛选和确定区域耕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及其权重 ,借助 GIS技术和动态聚类模型进行区域耕地质量评价 .结果表明 ,有机质含量、≥ 1 0℃积温、道路通达度、CEC、坡度、质地、地下水位和全 K含量等 8个因子与耕地粮食产量关系极为密切 ,可作为闽侯县耕地质量的主导评价因子 ,其中以有机质含量、≥ 1 0℃积温、道路通达度、CEC和坡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较大 ,合计权重达 80 %以上 .闽侯县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中低产耕地占 68.0 1 % .全县耕地主要限制型为砂、粘、冷和瘦限制 ,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2 5 .0 4%、1 2 .5 8%、1 2 .1 7%和 1 5 .2 7% .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方法可为快速。
邢世和黄吉黄河毛艳铃
关键词:GIS区域耕地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林地生产力估测与分区被引量:8
2006年
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利用福建省气象观测资料推算出全省年均温度、降水量和实际蒸散量的125m×125m栅格数据,采用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改进模型结合林地土壤质量系数,修正计算区域林地生产力栅格数据,然后借助动态聚类分析模型进行区域林地生产力分区。结果表明福建省林地生产力介于262.2g/(m^2·a)-2100.6g/(m^2·a),9个设区市林地生产力均值大小顺序为:漳州〉龙岩〉福州〉厦门〉三明〉莆田〉南平〉泉州〉宁德。全省林地以高、中生产力区占绝对优势,分别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76.26%和23.54%,其中高生产力区主要分布于闽北、闽西和闽中地区,而中生产力区则主要分布于闽北、闽中和闽东地区。
邢世和韦红
关键词:GIS数学模型林地生产力
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价值构成与分区评价被引量:5
2008年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区域耕地栅格空间经济价值、社会承载价值和生态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研究探讨福建省耕地资源的价值构成,并开展区域耕地资源价值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在福建省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分别占全省耕地资源价值的35.73%、53.99%和10.28%,耕地资源高、中、低价值区面积分别占全省耕地资源总面积的4.29%、38.14%和57.57%.可见:全省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在耕地价值中占有较高比重,而生态价值的比重则相对较小;全省大部分耕地资源的价值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邢世和范胜龙谢钊马丹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耕地价值
福建省林地林木产量和光能利用率评价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福建省气象要素观测及林地土壤调查资料,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进行区域林地林木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栅格空间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林地林木高、中、低产量区面积分别为230.97×104hm2、657.17×104hm2和3.90×104hm2,分别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25.89%、73.67%和0.44%,表明全省林地总体质量较高,多数林地的林木产量介于13.64m3/hm2~15.99m3/hm2·年,其中高产林地主要分布于南平、龙岩、三明和漳州4市,合计面积183.57×104hm2,占全省高产林地总面积的79.48%.全省林地高、中、低光能利用率区面积分别为473.76×104hm2、416.33×104hm2和1.95×104hm2,分别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53.11%、46.67%和0.22%,其中高光能利用率林地主要分布于南平、三明、龙岩和福州4市,合计面积为392.14×104hm2,占全省高光能利用率林地总面积的82.77%,其光能利用率介于0.66%~0.91%.
邢世和曹榕斌沈金泉
关键词:GIS数学模型林地林木产量光能利用率
区域耕地质量评价与合理利用对策被引量:24
2003年
借助GIS技术和动态聚类模型进行区域耕地质量的分级评价 ,结果表明闽侯县耕地资源总体质量较差 ,以中低产耕地为主 ,占耕地总面积的 68 10 % ,耕地主要限制型为砂、粘、冷和瘦限制 ,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2 5 0 4%、12 5 8%、12 17%和 15 2 7%。通过中低产田改良 ,全县耕地的增产潜力巨大。在区域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 ,探讨了闽侯县耕地合理利用的对策。
邢世和黄吉黄河毛艳铃
关键词:耕地GIS
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价值评价及其空间分异被引量:12
2009年
借助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耕地主要农作物栅格空间生产潜力和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研究探讨区域耕地价值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地价值变化于84.09~750.53万元/hm^2,总价值为5.92万亿元,福州市耕地总价值(7053.93亿元)>泉州(6774.95亿元)>漳州(6639.12亿元)>南平(4570.49亿元)>龙岩(4478.87亿元)>宁德(4254.15亿元)>三明(3916.01亿元)>莆田(2909.00亿元)>厦门(1234.06亿元),耕地单位面积价值量总体上呈现由闽东南、闽南沿海地区向闽东、闽西和闽北丘陵山地区递减的趋势。
罗文光丛艳静邢世和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耕地空间分异
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价值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在栅格空间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和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研究探讨区域耕地价值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福建省耕地单位面积价值变化于84.09-750.53万元.hm-2,总价值为5.92万亿元;(2)福州市耕地总价值(7053.93亿元)>泉州(6774.95亿元)>漳州(6639.12亿元)>南平(4570.49亿元)>龙岩(4478.87亿元)>宁德(4254.15亿元)>三明(3916.01亿元)>莆田(2909.00亿元)>厦门(1234.06亿元);(3)耕地单位面积价值量总体上呈现由闽东南、闽南沿海地区向闽东、闽西和闽北丘陵山地区递减的趋势.
邢世和罗文光韦红谢钊马丹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耕地空间分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