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2Z305)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郑之明贡国鸿赵根海桂芳王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诱变
  • 2篇青霉
  • 2篇青霉素
  • 2篇产黄青霉
  • 1篇代谢工程
  • 1篇选育
  • 1篇诱变机理
  • 1篇诱变选育
  • 1篇诱变研究
  • 1篇诱变育种
  • 1篇育种
  • 1篇几丁质
  • 1篇几丁质合成酶
  • 1篇合成酶
  • 1篇高产菌
  • 1篇N^+注入
  • 1篇RNA干扰

机构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郑之明
  • 2篇赵根海
  • 2篇贡国鸿
  • 1篇桂芳
  • 1篇王鹏
  • 1篇王鹏
  • 1篇王鹏
  • 1篇袁成凌
  • 1篇王丽
  • 1篇王丽
  • 1篇刘会
  • 1篇刘会
  • 1篇蔡晓春
  • 1篇汪维云
  • 1篇胡以华
  • 1篇王辉
  • 1篇王辉
  • 1篇桂芳
  • 1篇丁艳

传媒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N^+注入诱变选育井冈霉素A高产菌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一株井冈霉素生产菌株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Streptomyces hyroscopicus var.Jingganggensis yen)SHJ001为出发菌株,经能量10 keV,剂量80×2.6×10^(13)ion/cm^2氮离子注入诱变,摇瓶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SHJ381,其有效成分井冈霉素A(VAL-A)含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3%。高产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后,井冈霉素A含量由24 823 mg/L提高到34 488 mg/L,增加了38%。通过菌种选育和发酵优化,发酵液中VAL-A含量较最初提升了约56%,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丁艳郑之明王丽王鹏赵根海贡国鸿汪维云
关键词:N^+注入诱变
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低温空气等离子体诱变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Pc05为出发菌株,利用物理诱变方法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为30 min内时,产黄青霉孢子的存活率随处理时间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马鞍型"曲线;正突变株占所有突变株比例为44.19%,且负突变率很低。经过初筛、复筛获得突变株aPc051310,最终其青霉素效价比出发菌提高了42.1%。化学活性粒子和带电粒子的协同作用被认为是诱变发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证明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工业微生物菌种诱变方法,具有应用潜力。
桂芳刘会王辉王鹏袁成凌郑之明
关键词:产黄青霉诱变育种青霉素诱变机理
产黄青霉形态代谢工程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丝状真菌广泛应用于工业微生物发酵,其发酵形态的多样性和调控复杂性为业界广泛关注.本文对产黄青霉的形态、调控以及与产量相关性展开研究.通过一种有效菌丝形态图像处理方法,获得菌丝形态特征参数,并应用于产黄青霉的形态动力学分析;以低能离子注入和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产黄青霉进行了复合诱变选育,比较产黄青霉形态突变株与原始菌的形态差异,揭示菌丝形态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相关性;以Ⅲ类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hs4为目的基因,通过RNA干扰构建形态突变株,发现形态突变株菌丝变得粗短、分枝增多,转化株青霉素产量明显高于原始菌,其中PcRNAi1-17和PcRNAi2-1的青霉素产量分别比原始菌提高27%和41%,为产黄青霉形态代谢工程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郑之明赵根海王鹏刘会胡以华蔡晓春王丽贡国鸿桂芳王辉
关键词:诱变几丁质合成酶RNA干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