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79007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790076)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3
- 相关作者:于冷赵卓金爱民杨雪王亚栋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长三角地区种植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阐述了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两种主要方法——索洛余值法与指数法。并专将种植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1995年至2006年上海,浙江和江苏省三地种植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分析对比三地生产要素弹性的基础上,发现21世纪后三地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下降。这显然与整个农林牧渔业领域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上升有悖。因此,认为我国在加快促进林牧渔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了种植业领域的科技进步。
- 陈朝芬何方也于冷
- 关键词: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索洛余值法
-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被引量:9
- 2010年
- 从标准化推广实施、经济效益、技术进步、质量控制、社会与生态效益五个角度,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效果进行评价,并确定权重值。
- 金爱民于冷
-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层次分析法
- 对政府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分析被引量:34
- 2007年
- 我国政府主导的农业标准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普及是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实出发,在深入分析农业标准化概念的基础上,对政府干预农业标准化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结合国情,提出了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中的政府定位、农业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和实施对策。
- 于冷
-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现代农业
- 实施标准化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被引量:1
- 2008年
- 文中针对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从标准概念和标准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进一步明确了农业标准化的内涵,阐述了农业标准化的作用,结合现代农业特征,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对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 于冷赵卓
-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现代农业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市场化
- 上海市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在对上海市36家标准化农业园区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标准化实施主体、生产流程横纵2个不同视角进行理论设计,并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形成标准化评价体系。
- 王亚栋于冷
-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聚类分析
- 投资视角下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实证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开展了实证性研究。对农民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有别于以往一般研究的基本假设,从投资的角度对广义消费支出进行了新的分类;对近年我国农民收入—消费增量数据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验证了主要假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杨雪于冷
- 关键词:农民消费结构农民收入
- 上海市种植业农民技术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本文以上海市嘉定区为调研地点,对92位农民的技术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做了调查。通过分层聚类分析法对农民选择的各项技术进行分类和优先序的排列,并通过构造农民技术选择行为的实证模型,使用多元逻辑模型对其进行估计。研究表明,农...
- 杨晓芸于冷
- 关键词:农业技术LOGIT模型
- 文献传递
- 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现实:国外文献综述被引量:3
- 2009年
- 农产品质量等级化日益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工作,但相关的经济学研究在国内尚未得到重视。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表明,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于,分级满足了市场的偏好差异,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使得农产品真正成为一种以需求为导向、市场化流通的商品,而等级价格信息将激励生产者优化要素配置。这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分级方面的经验。
- 赵卓于冷
-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现代化偏好差异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