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648)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志勇孙保存张艳辉程润芬李逸仙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细胞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拟态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诱导分化
  • 1篇诱导培养基
  • 1篇培养基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干细胞
  • 1篇转分化
  • 1篇细胞样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癌
  • 1篇结肠癌细胞
  • 1篇分化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孙保存
  • 2篇刘志勇
  • 1篇赵秀兰
  • 1篇齐丽莎
  • 1篇李逸仙
  • 1篇程润芬
  • 1篇张艳辉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诱导培养基促进结肠癌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在血管内皮诱导环境下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方法:将3种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癌细胞HCT116、SW480和HT29分别置于含有内皮细胞诱导因子的条件培养基中培养15 d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特异性指标白细胞分化抗原31(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1,CD31)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4,CD34)的表达变化;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HCT116细胞在内皮诱导培养基及普通培养基中CD31、CD34的表达变化;通过三维培养观察内皮诱导培养基对HCT116细胞体外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显示诱导培养15 d后的3种细胞中低分化HCT116细胞的CD31、CD34表达增强最明显,而中分化的SW480细胞和高分化的HT29变化不显著。细胞免疫荧光显示与普通培养基相比,内皮诱导培养基中HCT116细胞的CD31、CD34表达显著增强。体外三维培养发现经内皮诱导培养后的HCT116细胞较对照细胞成管能力显著增强。结论:血管内皮诱导培养基促进具有较强干细胞样特性的结肠癌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
李逸仙孙保存刘志勇赵秀兰张艳辉程润芬齐丽莎
关键词:结肠癌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血管异质性被引量:5
2014年
肿瘤血管新生是肿瘤发生和恶性演进过程中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传统的血管生成理论认为肿瘤血管新生主要通过由宿主血管网内皮细胞增殖、迁移长入肿瘤组织或由肿瘤组织募集骨髓中的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以构建新生血管,即内皮依赖性血管是肿瘤血供的唯一方式。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的微循环网络是异质性的且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血管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对不同肿瘤血管新生模式的作用及其作为肿瘤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潜在靶点做一概述,并对肿瘤干细胞促血管生成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刘志勇孙保存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血管新生转分化血管生成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