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1GXNSFA018098)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玉红何慧孟翠丽唐广田谭宗琨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桂林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广西稻飞虱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预警被引量:2
- 2016年
- 稻飞虱是影响广西水稻最严重的害虫,其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为探索气象条件与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关系,进而开展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预警。笔者利用1991—2008年广西64个农业病虫测报站和对应县市的气象台站资料,对早稻稻飞虱发生等级与各项气象因子单因子做相关分析,找出具有生物学意义且指示性强的主要气象因子作为建模备选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早稻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预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历史回代及2009—2012年的独立样本预测试报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历史回代检验,早稻稻飞虱发生气象等级的模型与实测值达到基本一致,为89%;独立样本预测试报的模型预测检验结果达到基本一致以上,为75%,模型总体效果良好,其预测预警可为相关部门及时制定稻飞虱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 孟翠丽何燕陈中云龙梦玲谢茂昌
- 关键词:气象因子预测预警
-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广西稻飞虱发生等级预测被引量:9
- 2014年
- 利用广西45个农业病虫测报站1988—2012年稻飞虱发生等级及1987—2012年气象要素、大气环流特征量等资料,采用模糊聚类分析、BP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将广西早稻稻飞虱发生等级分为桂东、桂西南和桂西北3个区域,分别对各区域稻飞虱发生等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各区域稻飞虱发生等级与气象要素及大气环流密切相关,冬春季气温高、雨日多、湿度大、光照少等因素均利于稻飞虱发生,副热带高压、印缅槽和西南气流等均对稻飞虱发生等级有影响;各区域稻飞虱发生等级序列从冬春季气象要素、大气环流特征量中选择初选预测因子,对初选预测因子作EOF展开构造综合预测因子,分区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交叉检验表明,3个区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平均拟合绝对误差比逐步回归模型分别小0.07、0.1和0.02,2011、2012年独立样本预测试验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的实际预测绝对误差为0.42和0.5,可见稻飞虱发生等级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比传统逐步回归模型有更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为稻飞虱与气象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 何燕何慧孟翠丽谢茂昌龙梦玲李玉红
- 关键词:模糊聚类气象要素人工神经网络
- 2008年广西褐飞虱发生特点及灾变气候背景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给褐飞虱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2008年广西13个植保站资料,结合气温、降水、NCEP/NCAP气象资料,借助ArcGIS及GrADS平台,研究广西褐飞虱的发生特点及灾变性迁入的气候背景。结果表明:2008年广西褐飞虱始见期偏早、终见期偏迟,盛发时间长达222天;褐飞虱迁入虫量大,占稻飞虱比例高,为害有提早趋势;3—4月气温偏高是广西褐飞虱偏早迁入的重要原因,6—10月夜间适当强度、多频次的降水是当年褐飞虱当年迁入峰次多、降虫量大的主导因素;4—8月850hPa风场上偏南暖湿气流是褐飞虱从中南半岛各国北迁至广西的重要动力,而9—10月925hPa高度频繁的偏北气流有利于褐飞虱从江西、湖南等地回迁至广西。
- 唐广田邹丽霞谭宗琨
- 关键词:褐飞虱灾变气候背景
- 广西稻飞虱发生等级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6
- 2014年
- 根据1988-2010年广西60个农业病虫测报站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趋势系数计算、线性倾向计算、M-K检测等方法,对广西稻飞虱发生等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上半年稻飞虱平均发生等级高于下半年,广西东部高于西部。从逐年变化特征来看,上半年和下半年平均发生等级都呈上升趋势,而下半年的上升趋势更显著。在区域变化特征上,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可以分为3个主要空间区域,各分区平均发生等级的变化可能与广西各地气候变化的差异也有关。通过对各空间区域代表站的资料进行分析,上半年桂西北区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1994年发生了明显增高的突变,而桂西南区和桂东区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下半年桂西北区和桂东北区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分别在2006年和1998年发生了明显增高的突变,而桂南区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
- 何慧何燕孟翠丽龙梦玲谢茂昌李玉红
- 关键词:稻飞虱时空变化特征突变
- 湘桂走廊褐飞虱灾变性迁入路径及虫源地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为研究湘桂走廊褐飞虱的迁飞特点,以期为褐飞虱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地处湘桂走廊要冲的3个植保站1990—2014年共25年褐飞虱灯诱数据,挑取灾变性迁飞高峰日,通过HYSPLIT软件模拟其后向轨迹,在个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糊空间聚类分析,分别从个性及共性角度研究湘桂走廊褐飞虱主要迁入路径及虫源地。结果表明:偏南路径(西南、正南、东南)是春、夏季节褐飞虱迁入湘桂走廊的主要路径,占总迁入路径的91%以上,偏北路径少于9%,主要虫源地为越南、老挝北部,其次是海南及广东南部。东北路径是湘桂走廊秋季褐飞虱迁入的主要路径,其中全州站虫源是湖南及江西中南部的占61%,虫源地为湘、赣北部及湖北南部地区的占39%;而永福站秋季迁入虫源中,19%来自广东北部及江西南部,其余的81%来自湖南大部及江西北部、湖北南部。综上所述,湘桂走廊春、夏季虫源主要来自偏南方向的中南半岛及海南稻区,而秋季虫源则主要来自偏北方向的湖南及江西稻区。
- 唐广田邹丽霞谭宗琨何燕
- 关键词:褐飞虱
- HJ-1星水稻生育期长势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环境减灾卫星(HJ星)CCD多光谱数据提取水稻种植面积,采用全区、样方2种尺度对水稻生育期间遥感植被指数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监测区水稻长势分布状况。利用2009—2011年3年水稻监测结果,结合农情资料,分析水稻生育期NDVI变化规律,为建立水稻生育期定量遥感监测模型奠定基础。
- 陈燕丽钟仕全莫建飞王君华莫伟华王莹
- 关键词:水稻长势遥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