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5BA517A0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5BA517A07)
-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洪晓李振东张金屯王妍吴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人工榆树林对温带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在样线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内蒙古四子王旗人工榆树林对温带草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榆树林对草原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影响.随榆树林树木密度的提高,林下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指数均呈降低趋势.靠近榆树林的草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指数高于远离榆树林的草原群落.喜生于树林内部的草本植物有旱麦瓶,喜生于榆树林周边草原的草本植物有阿尔泰狗娃花、扁蓄豆、二裂委陵菜、赖草和糙隐子草等.可见,盲目排斥草原地区造林并非科学之举,应选择土壤水分相对丰富的地段营造适当规模的人工林,以促进草原地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
- 杨洪晓王学全杨文斌卢琦
- 关键词:草原人工林植物多样性
- 毛乌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种群空间格局对比被引量:30
- 2008年
- 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半方差分析和九项轨迹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比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优良固沙小灌木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在不同沙地条件下的小尺度种群格局。结果表明:在半固定沙地上油蒿种群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较强,同时斑块与斑块间隙的分化较为显著;在固定沙地上油蒿种群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较弱,同时斑块与斑块间隙的分化较轻微。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的空间格局可能受控于地表风沙流,因为频繁而强烈的风沙流可以通过淘汰非聚集植株促使油蒿种群发生斑块分化。聚集斑块不仅是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生存的重要形式,而且是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继续发展的基础。在半固定沙地上油蒿种群的面积扩增很可能通过斑块边缘的连续性扩张过程实现。固定沙地油蒿种群缺乏斑块分化的现象可能与种群盖度高和种内竞争剧烈有关。研究结果对流沙治理具有指导意义,当把油蒿人工移栽到流动沙地时,如果将其配置为斑块与斑块间隙交替排列的格局,将有助于提高流沙固定和植被恢复重建的效率。
- 杨洪晓张金屯李振东吴波张忠山王妍
- 关键词:沙地固沙植物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