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XW027)

作品数:15 被引量:105H指数:7
相关作者:郑素侠李晓培郭铮郝放陈楠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媒介
  • 5篇媒介素养
  • 5篇教育
  • 4篇素养教育
  • 3篇媒介素养教育
  • 3篇儿童
  • 2篇农民工子女
  • 2篇青少年
  • 2篇子女
  • 2篇媒介使用
  • 2篇民工子女
  • 2篇城市
  • 1篇电子媒介
  • 1篇印刷媒介
  • 1篇英国青少年
  • 1篇中国教育
  • 1篇少年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融合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郑素侠
  • 1篇李凌凌
  • 1篇陈楠
  • 1篇郭铮
  • 1篇李晓培

传媒

  • 4篇新闻爱好者
  • 2篇新闻大学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媒介使用与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象认知——基于河南省三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作为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边缘人",农民工子女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主动融入城市的意愿和决心。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大众传媒作为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以及个体感知社会、介入社会的重要工具,其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形象认知的影响有待探讨。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媒介使用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形象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使用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象认知有显著影响,愈是偏好网络的互动与娱乐内容的农民工子女,愈对城市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在建构城市形象上,传统媒体电视和广播的功效甚微,而报纸媒体则显示出较为强大的功效:读报时间愈长的农民工子女,愈对城市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由此揭示出报纸媒体通过设置议程、形成舆论,进而培养城市认同的功效。
郑素侠
关键词:媒介使用城市形象农民工子女
媒介技术与移民儿童的社会融合——欧洲CHICAM项目及其启示
2013年
自20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经历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作为移民浪潮的"附属产品",移民儿童面临社会、心理及文化适应的挑战,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备受关注。媒介技术作为人类了解社会、进行沟通的工具,其在促进外来移民社会融合中的角色和作用,为西方传播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者所关注。在欧洲委员会的资助下,伦敦大学"媒介与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展的大型跨国研究项目Children in Communication about Migration(CHICAM),以参与式行动的视角,探讨了媒介技术在促进移民儿童融入当地社会中的价值与作为。本文对这一研究项目及其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从当前我国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流动儿童面临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合这一现实出发,探讨了CHICAM项目对解决我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的启示。
郑素侠
关键词:媒介技术社会融合
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参与式行动的视角被引量:28
2013年
大量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背后,是被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相当多的留守儿童迷恋媒介交流,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媒体。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表明,电视和网络在留守儿童生活中并未起到提供信息、增长见识的工具性作用,而仅仅扮演了提供精神慰藉的角色。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对留守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项迫切而现实的课题。本文结合郑州大学12名志愿者针对河南省30名留守儿童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在行动",探讨了参与式行动方法在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并对如何实现留守儿童真正的、最大程度的参与,以及如何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赋权"目标进行反思,以期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郑素侠
关键词: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个体经验与城市认知:农民工子女眼中的城市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分析农民工子女在命题作文中记述的"进城经历",探讨了农民工子女的个体经验与城市认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由个体经验所构建的城市认知,与农民工子女通过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所形成的城市认知发生了冲突,并在他们心中造成了认知失调:对城市的繁华与文明充满渴望和向往,同时又惧怕甚至厌恶城市的繁华与文明。认知失调引发身份认同的危机,由此产生了防御性认同和进取性认同。但防御性认同仅使农民工子女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并不能缓和认同的危机;进取性认同作为一种激励性力量,可激发农民工子女向上流动的愿望,但现存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限制了他们向上流动的机会。
郑素侠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被引量:7
2013年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在理念上,应超越保护主义,让儿童学会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注重培养儿童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儿童学会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方法上,学校及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将媒介知识融进相关课程或课外活动;传媒应通过制作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节目向儿童普及媒介知识;研究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可通过参与式行动的开展培养儿童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
郑素侠
关键词:儿童媒介素养
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被引量:7
2013年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利维斯等学者对传统文化的捍卫与坚持,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防御大众媒体阶段、欣赏大众文化阶段、解密意识形态阶段和超越保护主义阶段。作为世界上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英国在理论研究、政府保障、社会力量、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郭铮
关键词:青少年媒介素养
美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被引量:9
2013年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尽管美国各个州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并不均衡,但美国中小学生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成效显著,对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表现在: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进课程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开展针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美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在课程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需要加强政府介入,并实现政府与学校的联合,真正推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李晓培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保护电子和网络媒介影响下的童年被引量:5
2013年
科技进步使当代社会处于急速变化之中,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场所变动导致亲子相处时间缩短,关系疏离,电子媒介成为陪伴儿童成长的"精神保姆"。媒介文化研究者波兹曼曾提出,"童年"的产生归功于印刷媒介的出现,而"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如今,以卫星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构成的全新媒介环境正对儿童社会化构成新的影响与挑战。本文从分析印刷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入手,着重探讨电子和网络媒介对儿童世界的侵蚀,在此基础上,讨论家庭、学校和媒介工作者应该如何为保护儿童的童年做出努力。
李凌凌陈楠
关键词:儿童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社会化
城乡青少年媒介使用的家庭环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3年度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完成社会化的"第二课堂",但在一些偏远农村,青少年使用媒介的家庭环境与城市青少年之间仍存在较大落差。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全国性数据,探讨了城乡青少年媒介使用的家庭环境差异,研究发现:一、在电脑和网络的拥有上,农村家庭拥有电脑和网络的比例明显低于城镇家庭;二、在使用媒介时,城镇青少年比农村青少年能享受到更多的亲子陪伴;三、在使用媒介的时间干预上,城乡青少年父母对子女的看电视时间和上网时间都进行了干预,但比较而言,农村青少年父母对子女上网时间的干预更为严格,城镇青少年父母对子女看电视时间的干预更为严格。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本文分析了造成城乡青少年媒介使用家庭环境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就优化农村青少年媒介使用的家庭环境、弥合城乡青少年之间的"数字鸿沟"提出了政策建议。
郑素侠
关键词:城乡青少年媒介使用媒介素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