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34-3)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郑立陈军辉李俊飞李景喜李昉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更多>>
-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海洋药用红藻龙须菜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建立海洋药用红藻龙须菜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Extend C18色谱柱,以乙腈-0.1%(V/V)磷酸水为流动相,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26 nm,进样量为30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其特征峰进行快速分析;通过相似度分析对8批龙须菜进行评价。结果以8批龙须菜样品的6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建立了龙须菜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以上;通过HPLC-MS分析获得4个特征峰的质谱信息,实现了龙须菜指纹图谱共有峰和特征峰的准确定位。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稳定性好,是龙须菜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 史倩陈军辉张道来程红艳赵恒强王小如
- 关键词:龙须菜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 TLC-FID特征指纹鉴别不同来源原油被引量:1
- 2012年
- 优化了TLC-FID分析原油族组成的条件,在优化的条件下对原油进行了分析,得到原油的TLC-FID特征指纹图谱及其SARA族组分相对百分含量,采用EXCEL2003对原油SARA族组分相对百分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采用SPSS11.5对原油TLC-FID特征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以进行不同来源原油的鉴别。结果表明:原油TLC-FID特征指纹图谱结合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能够鉴别不同产地来源的原油,但对差异较小的原油的区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余卫娟殷月芬张杰叶朝霞郑立王小如黎先春
- 关键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甲苯中微量金属元素被引量:2
- 2013年
- 甲苯样品经硝酸-乙醇-水(0.04+1+1)溶液稀释.超声分散均匀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锰、铁、钴、镍、锌、银、镉和铅等金属元素含量,选择铼作为内标元素。方法的检出限(3s)在0.012 7~0.690 ng·L^(-1)之间。方法用于甲苯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71.9%~11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8%。
- 李俊飞李景喜陈军辉郑立韩彬王志广李昉
-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金属元素甲苯
- 近岸海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测定
- <正>近年来,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日益成为环境科学关注的热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可随地球水循环过程最终汇集于海洋之中,而海洋水体则成为PFCs污染物的主要环境污染受体...
- 李鑫陈军辉蒋凤华郑立王小如
- 文献传递
- 甲苯中微量金属元素测定及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乙醇-水-稀硝酸乳化体系分散溶解甲苯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甲苯中V、Cr、Mn、Fe、Co、Ni、Cu、Zn、Ag、Cd及Pb等微量金属元素的新方法。采用有机进样系统,以Re多元素混标为内标元素,优化了仪器射频功率、载气流速、采样深度等仪器参数,以及乙醇-水比例和硝酸含量等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甲苯中多数微量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均可达ng/L级,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r=0.998 4~1.000);方法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8.0%;准确度和重现性较好,相对误差不高于10%。对不同厂家的甲苯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厂家样品的Zn、Mn与Co元素差异较大。该方法能够对不同厂家来源的甲苯进行区分,从而为实现海洋泄漏污染工业苯系物的鉴别提供一种新的辅助分析方法。
- 李俊飞李景喜陈军辉郑立韩彬王志广李昉
- 关键词:甲苯微量金属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