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ZH153)

作品数:2 被引量:62H指数:2
相关作者:谭亚莉廖建桥李骥王淑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伦理
  • 2篇伦理行为
  • 2篇非伦理行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社会
  • 1篇衍变
  • 1篇衍变过程
  • 1篇组织伦理
  • 1篇干预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2篇廖建桥
  • 2篇谭亚莉
  • 1篇李骥
  • 1篇王淑红

传媒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管理世界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管理者非伦理行为到组织腐败的衍变过程、机制与干预:基于心理社会微观视角的分析被引量:42
2011年
当前组织腐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心理社会微观视角出发,探讨了从管理者非伦理行为到集体不道德、最后导致组织腐败的衍变过程及内在机制。论文认为,管理者非伦理行为诱发阶段、横向扩散导致集体不道德阶段和纵向传递导致组织腐败的3个阶段中,心理动力机制和社会动力机制各不相同。针对各个衍变阶段的内在机制,本文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和治理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组织内管理者非伦理行为到组织腐败的衍变过程、机制与干预的综合模型,总结了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并指出了实证研究方向。
谭亚莉廖建桥李骥
关键词:非伦理行为衍变干预
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22
2012年
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本文基于文献述评,阐述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概念,介绍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两种主要的测量方法,分析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三个主要的情境诱发因素,总结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影响因素,指出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主要后果,最后指出了在我国开展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研究的重点议题。
谭亚莉廖建桥王淑红
关键词:非伦理行为组织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