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216202)

作品数:12 被引量:70H指数:6
相关作者:叶正寅刘子强王刚季辰叶坤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航天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气动
  • 8篇气动弹性
  • 6篇高超声速
  • 6篇超声速
  • 4篇定常
  • 4篇气动力
  • 4篇非定常
  • 4篇风洞
  • 3篇当地流活塞理...
  • 3篇网格
  • 3篇活塞理论
  • 3篇非定常气动
  • 3篇非定常气动力
  • 2篇气动加热
  • 2篇风洞实验
  • 1篇大展弦比
  • 1篇大展弦比机翼
  • 1篇大振幅
  • 1篇亚临界
  • 1篇展弦比

机构

  • 7篇航天空气动力...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刘子强
  • 6篇叶正寅
  • 4篇吕计男
  • 4篇季辰
  • 3篇叶坤
  • 3篇王刚
  • 2篇赵玲
  • 2篇屈展
  • 2篇曾铮
  • 1篇付志超
  • 1篇冯峰
  • 1篇刘毅
  • 1篇李锋
  • 1篇张伟伟
  • 1篇朱剑
  • 1篇陈丁
  • 1篇郭力
  • 1篇武洁
  • 1篇王强

传媒

  • 4篇空气动力学学...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力学学报
  • 1篇实验力学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北京力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目视觉技术在高超声速颤振风洞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以验证高超声速颤振风洞试验技术为目标,为了获取试验模型在风洞流场激励下的位移形貌,运用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某翼面模型的颤振特性。采用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系统的试验方法,系统主要由CCD相机、图像采集卡和控制计算机组成,通过立体视觉标定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解算出模型变形的形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成功,与CFD/CSD数值计算结果比对良好,验证了该技术在高超声速风洞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陈丁吕计男季辰刘子强
关键词:双目视觉风洞试验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舵面热气动弹性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鉴于高超声速中气动热预测的不确定性影响热气动弹性分析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温度分布参数化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高超声速舵面热气动弹性中气动热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求解N-S方程得到物面的温度分布,对此温度分布进行参数化,分别采用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方法和稀疏网格数值积分(spare grid numerical integration,SGNI)方法生成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所需样本,对所有样本都进行热气动弹性分析,热气动弹性分析过程为:由样本得到温度分布,基于此温度分布,考虑热应力和材料属性的影响,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将结构模态插值到气动网格,采用基于CFD的当地流活塞理论进行了气动弹性分析.分别在两种飞行状态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M=5,H=15 km,结构固有频率和颤振分析结果的变异系数约为5.83%;(2)M=6,H=15 km,结构和颤振分析结果的变异系数约为8.84%.两种状态下,两个不确定参数的全局灵敏度都在50%左右,两者耦合作用很小,约为0.与MCS方法相比,SGNI方法显著的提高了不确定性分析效率.
叶坤叶正寅屈展邬晓敬张伟伟
关键词:高超声速全局灵敏度当地流活塞理论
风洞颤振实验模型数值模拟
本文通过CFD/CSD耦合数值计算方法对某风洞试验模型进行了颤振边界预估。对流场/结构之间数据传递方式及时间步长进行了研究,与活塞非定常气动力理论的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
吕计男赵玲季辰刘子强
关键词:CFD/CSD气动弹性非定常
文献传递
气动力模拟非接触式加载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介绍了一种地面电磁干风洞的实验方法,可以利用电磁场和安培力实现气动力的模拟,在不接触模型的条件下对模型进行静态和动态加载。这在一些非气动力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多学科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验证实验技术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验证试验,给出了静载荷试验和动态准模态试验的结果,证明了实验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与经典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电磁干风洞装置可以准确地进行加载,取得合理的试验结果。
侯英昱付志超朱剑刘子强吕计男
关键词:气动弹性大展弦比机翼
基于电磁干风洞的大柔性结构准模态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结构的频率是结构的重要动力学特性,对于飞行器来说,当机翼等大型结构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时,其频率也会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了一种地面电磁干风洞试验方法,利用电磁场和安培力实现气动力的模拟,在不接触模型的情况下对模型进行静动态加载。基于这种新的试验技术,建立了一种地面电磁干风洞实验方法,利用电磁场和安培力实现气动力的模拟,可有效实现对模型结构的非接触式静态和动态气动力跟随加载。利用该实验系统,研究了静动态条件下,结构质量、刚度分布对飞机内载荷的影响;结构变形对结构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的弯曲变形会影响结构的弯曲和扭转频率,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会对结构内载荷产生较大影响。这种新的试验方法有利于研究大柔性结构的气动弹性特性,对新型飞机的设计和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侯英昱刘子强
关键词:非定常气动力气动弹性
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实现在高超声速风洞中开展颤振试验研究,设计了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装置和模型保护机构。风洞试验表明该试验装置可用于开展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研究,支撑方式可避免风洞及其他机构对模型的频率干扰;保护机构在高动压情况下可正常工作,达到模型保护效果。试验验证了高超声速风洞固定马赫数阶梯变动压和连续变动压两种风洞开车方式。为验证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对平板翼进行了高超风洞颤振试验,试验马赫数为5.0和6.0。试验采用随机子空间法(SSI)辨识结构模态参数,采用Zimmerman-Weissenburger方法预测颤振临界动压,其颤振预测动压比采用活塞理论计算值高12.7%。试验表明目前采用的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可用于开展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研究。
季辰李锋刘子强
关键词:高超声速亚临界气动弹性
高超声速热气动弹性中结构热边界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分层求解思路研究结构热边界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全动舵面和翼面结构热气动弹性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CFD求解N-S方程得到热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的瞬态热传导分析,进而分析结构由于温度梯度产生的热应力和温度对材料属性的影响下的模态固有特性,然后将结构振型插值到气动网格上,最后,通过求解Euler方程得到流动参数,基于CFD的当地流活塞理论计算气动力,在状态空间中进行了气动弹性分析。通过对4组结构模型进行热气动弹性分析,研究了结构热边界对舵面和翼面热气动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全动舵面而言,结构热边界首先会影响舵轴处结构的热传导过程及温度分布,进而对结构固有频率、频率间距、颤振速度以及颤振频率的变化产生的影响达到了16%。对翼面而言,结构热边界对结构固有频率、频率间距、颤振速度以及颤振频率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约为1%。因此,工程实际当中,进行热气动弹性分析时应采用合理的结构热边界。
叶坤叶正寅屈展
关键词:高超声速气动加热当地流活塞理论
RBF整体网格变形技术与多体轨迹仿真被引量:17
2015年
在多体分离的CFD动态轨迹仿真中,计算网格需要准确刻画固壁边界之间幅度很大的相对运动。理想的状况是采用整体网格,在不增删网格节点和不改变原网格拓扑结构的条件下,通过网格变形来刻画多体边界间的相对运动。为此,以先前发展的径向基函数(RBF)网格变形技术为基础,通过引入一种改进的拉普拉斯光顺算法,大幅改善了单独RBF网格变形技术在处理大幅度边界位移时的网格质量下降和网格拓扑破坏问题,成功实现了多体分离中的超大幅度网格变形。在改进的拉普拉斯算法中,针对四面体、三棱柱、六面体、金字塔四种网格单元类型提出了一套统一的网格质量评估标准,并将其用于非结构混合网格下的拉普拉斯光顺。通过耦合求解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和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利用典型跨声速下机翼与外挂物分离问题对以上网格变形和光顺技术进行验证,将计算获得的外挂物投放过程的空间位置、姿态角和气动力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不采用网格嵌套和局部重生的前提下,与改进的拉普拉斯光顺相结合的RBF网格变形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多体分离过程中的网格大幅度变形问题,且网格质量能够满足精确刻画外挂物投放飞行轨迹的要求。
曾铮王刚叶正寅
关键词:网格变形径向基函数
典型外形高超声速气动力/气动热数值计算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综合研究,比较了网格密度不同对计算的影响,研究了中心格式和3种迎风格式(AUSM+格式、AUSM+up格式、Roe格式)的计算性能,探讨了壁面温度变化对气动力/气动热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格密度变化对气动力计算影响不大,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热流的计算及流动分离的模拟;各空间格式都能准确地计算出流场压力分布,有较高的激波分辨率,但鲁棒性有所差异,其中AUSM+up格式在高超声速流场计算中鲁棒性较好;壁面温度升高会导致所得分离区增大,气动力/气动热分布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在分离区后的流动再附会很大程度上增大该区域的热流值。
刘毅王刚叶正寅
关键词:高超声速网格壁面温度
大振幅振荡来流条件下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计算验证与弱可压缩性修正
2017年
针对大振幅振荡来流条件下薄翼受到的非定常气动力,Isaccs和Greenberg分别发展了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这两种模型可以用于直升飞机桨叶与风力发电叶片的气动力分析,模型在不可压缩无黏来流条件下建立,但实际流动不可避免粘性和弱可压缩性的影响,需要检验两种模型的适用性。针对粘性效应的影响,2014年Strangfeld对于NACA0018翼型,通过风洞实验验证了在Reynolds数25万时,Isaccs和Greenberg的模型仍适用,实验的Mach数为0.0326,流动近似不可压缩流动。针对可压缩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重复了实验在Mach数为0.0326时的结果,并进一步考察了当Mach数提高为0.1、0.2和0.3时非定常气动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Mach数的提高,升力系数的最高点逐渐高于模型,并且相位逐渐落后,在Mach数为0.3时差别最明显,非定常升力系数最高点计算与模型相差50%。此即表明弱可压缩性对模型的预测结果影响不可忽略。为了扩展模型在Mach数变化时的适用范围,对模型进行了弱可压缩性修正。通过考虑速度变化引起均匀来流中密度的变化,修正了翼型附近流体密度,使其跟随来流Mach数变化。采用此方法,将计算与模型的幅值差别减小到5%左右。
郭力吕计男冯峰王强
关键词:非定常气动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