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6091)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付永前孙小龙黄莹朱婷婷黄建丽更多>>
相关机构:台州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浙江金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米根霉
  • 6篇根霉
  • 5篇乳酸
  • 4篇L-乳酸
  • 3篇发酵
  • 2篇一步发酵法
  • 2篇菌体
  • 2篇菌体形态
  • 2篇发酵法
  • 1篇代谢流
  • 1篇代谢流分析
  • 1篇脂肪酶
  • 1篇乳酸发酵
  • 1篇生物柴油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突变菌株
  • 1篇苹果酸
  • 1篇羧酸
  • 1篇显微结构
  • 1篇离子

机构

  • 6篇台州学院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浙江金晟环保...

作者

  • 7篇付永前
  • 2篇孙小龙
  • 1篇黄莹
  • 1篇陈扬法
  • 1篇邱婵娟
  • 1篇裴银波
  • 1篇吴王杰
  • 1篇黄建丽
  • 1篇朱婷婷
  • 1篇洪璐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产胞内脂肪酶米根霉TZ-F2菌体形态控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产胞内脂肪酶米根霉TZ-F2菌体形态的控制。[方法]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初始pH以及培养转速对胞内脂肪酶、菌体干重以及菌体形态的影响。[结果]得到了最优的培养条件:地沟油40 g/L,胰蛋白胨20 g/L,初始pH 4.5,转速150 r/min。在此条件下,菌体形态基本能保持在球状,单位胞内脂肪酶活达109.45 U/g,干重达31.67 g/L。[结论]该研究为利用米根霉全细胞催化合成生物柴油提供了理论基础。
邱婵娟黄建丽陈扬法裴银波付永前
关键词:米根霉生物柴油菌体形态脂肪酶
米根霉分批补料一步发酵法高效积累L-乳酸的研究
2018年
在前期工作中,课题组创新性的提出了米根霉一步发酵法高效积累L-乳酸的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米根霉合成L-乳酸的生产效率,作者系统考察了葡萄糖分批补料策略对米根霉一步发酵合成L-乳酸的影响:包括不同初始葡萄糖浓度和残余葡萄糖控制策略。研究发现,控制初始葡萄糖浓度为50.0 g/L时,最有利于L-乳酸的高效积累,控制不同残余葡萄糖浓度对一步发酵法合成L-乳酸基本没有影响。在最优的分批补料条件下,L-乳酸产量和生产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162.0 g/L和6.23 g/(L·h),与前期工作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14.3%。
孙小龙陈耀付永前
关键词:分批补料培养L-乳酸米根霉
米根霉复合诱变筛选高产L-乳酸的形态突变菌株及碳代谢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以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NRRL 39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与亚硝基胍(nitroso-guanidin,简称NTG)复合诱变,筛选出几株形态突变株,其L-乳酸产量较高,在此基础上,对得到的3株形态突变菌株LA-UN-1、LA-UN-2、LA-UN-3和出发菌株NRRL 395进行代谢流分析。结果表明,在发酵初期,不同菌种的碳代谢流整体变化差别并不明显,尤其是流向有机酸合成的碳源所占的比例基本相同,此时细胞更多地合成生物量以及代谢所需的蛋白,对于球状菌体,其流向生物合成所需的碳相对较多;当发酵进入后期,碳流更多地用于有机酸的合成,而此时,不同菌体形态的碳代谢流明显发生变化,均匀球状菌体更有利于碳代谢流的流动,尤其是LA-UN-1球状菌体碳代谢流更易于流向L-乳酸合成途径,而原始菌株流向L-乳酸合成途径的碳流最小。
孙小龙付永前
关键词:米根霉L-乳酸
钙离子对米根霉菌体形态及L-乳酸合成的影响
2014年
采用添加钙离子的方法,考察钙离子对米根霉菌体形态及L-乳酸发酵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钙离子有利于球状米根霉形成.可溶性钙CaCl2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形成较小直径的菌球,利于L-乳酸生成;添加较高浓度的难溶性钙CaCO3(8.0 g/L除外)能形成较大菌球(约1.5 mm),更有利于L-乳酸合成,产量达58.6 g/L,高于CaCl2的57.2g/L,平均生产强度为1.22 g/(L?h),高于CaCl2的1.02 g/(L?h).但过量的CaCO3会包裹菌球,影响L-乳酸合成.
吴王杰洪璐孙小龙付永前
关键词:米根霉钙离子L-乳酸
米根霉一步发酵法高效积累L-乳酸的策略被引量:3
2017年
考察了2种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方法对L-乳酸合成的影响,基于动力学分析,优化了米根霉一步发酵合成L-乳酸的策略.结果表明,与传统发酵相比,一步发酵法能极大降低米根霉产酸过程的延滞期,提高生产强度,但产物比生成速率大大低于传统发酵法.最优的一步法合成L-乳酸的策略为孢子浓度10~5个/mL,葡萄糖浓度100 g/L,蛋白胨3.0 g/L,培养24 h后,菌体密度不变,发酵液体积减少50%.该条件下,发酵阶段发酵时间缩短至13 h,乳酸产量、生产强度和糖酸转化率分别为60 g/L,4.62 g/(L·h)和0.8 g/g,比传统发酵的时间(48 h)和生产强度[1.19 g/(L·h)]分别缩短72.9%和提高288%,比生成速率和糖酸转化率未降低.
胡嘉欢张谷涵付永前朱婷婷
关键词:L-乳酸米根霉
米根霉菌球特性对乳酸发酵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考察了接种量、蛋白胨和CaCO3浓度对菌球特性(形态、大小、密度和内部结构)的影响,并结合菌球内部结构深入剖析了菌球特性对乳酸发酵的影响。【方法】将孢子液接入到含不同蛋白胨和CaCO3浓度的种子培养基,控制不同的初始孢子浓度,培养36h,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菌球内部聚集形态结构分析,并进行乳酸发酵。【结果】结果表明,接种量是影响菌球形成以及大小的重要因素,接种量越大,菌球直径越小;蛋白胨浓度对菌球密度影响最大,浓度越高密度越大;CaCO3浓度主要影响孢子萌发以及菌丝分枝频率。【结论】菌球密度是影响乳酸产量最显著的因素,低密度的菌球易形成较薄外层和内部菌丝松散或者中空的结构,乳酸产量低,乳酸产量随着密度而增加,当密度增大到50-60kg/m3时,菌球内部形成外层较厚且紧密程度分布均一和内部较为松散的结构,此时乳酸产量最大;当密度过大时,菌球内部结构致密,影响传氧传质,导致产量下降。
章华婷黄莹付永前
关键词:显微结构乳酸米根霉
C_4二羧酸全生物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4年
富马酸、L-苹果酸和L-天冬氨酸是3种典型的C4二羧酸,目前工业化生产富马酸多采用化学合成法,以石油基富马酸为平台化合物,进一步衍生出L-苹果酸和L-天冬氨酸。依托于石油基工业生产C4二羧酸的工艺不仅带来较多负面问题,同时也限制了3种C4二羧酸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随着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C4二羧酸全生物合成技术成为历史必然。本文对生物合成富马酸、L-苹果酸和L-天冬氨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3种C4二羧酸的全生物合成技术的可行性及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孙小龙付永前
关键词:富马酸L-苹果酸L-天冬氨酸生物合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