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无)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赵宁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哲学
  • 2篇课程
  • 1篇哲学解读
  • 1篇哲学考察
  • 1篇知识
  • 1篇人性
  • 1篇人性化
  • 1篇文化哲学
  • 1篇课程存在
  • 1篇课程评价
  • 1篇课程实施
  • 1篇课程研究
  • 1篇课程研制
  • 1篇存在性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赵宁宁

传媒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课程存在的时间化历程——课程研究问题史的文化哲学解读
2005年
课程研究的问题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课程研究者所面临的紧张状态。在课程时空存在的历史中,课程从计划性维度走向非计划性维度。在计划的视野下,课程研制者将流淌的时间简化为空间的平面。随着课程参与者的不断争取,每一个课程参与者都在不同的时空里实现了课程研制,从而构造出一幅分形存在的计划。同时,这种努力将问题领域拉到非计划维度,研究者开始关注课程实施,关注超越时空的空白课程。课程评价领域也发生着同样的价值转向:从目标核准的评价到动态生成的评定。而所谓的课程存在的时间化历程正是人的优化的历程。
赵宁宁
关键词:课程课程研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存在性符号的人性化历程——课程研究问题史的文化哲学考察被引量:4
2007年
在文化哲学的视角下,以“知识”为讨论平台,个人性课程对存在性课程发起两大冲击:对个人意义的肯定,对知识权威的破除。借助知识的自为价值和功能价值的分析框架,在前课程研究领域,伴随着激烈的文化选择,存在性取向和个人性取向同样朝向了现实的幸福生活,但初步萌发了争论的焦点。现代学校的建制奠定了存在性课程的合法地位。在现代课程研究领域中,围绕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怎样对课程进行逻辑的组织”的问题,个人性课程从课程框架入侵,而后发展到课程结构的渗透;围绕着对“谁的知识”、“怎样的知识组织”、“怎样的知识传递”的问题的回答,存在性取向课程和个人性取向课程的争论又重新融合,再次走向人类的理想未来。
赵宁宁
关键词:课程研究知识文化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