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502263)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李运刚翟玉春梁精龙蔡宗英唐国章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冶金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位
  • 2篇循环伏安
  • 2篇软磁
  • 2篇软磁合金
  • 2篇合金
  • 2篇薄带
  • 2篇FE-SI合...
  • 2篇NA_2
  • 1篇电沉积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电极
  • 1篇电位法
  • 1篇循环伏安法
  • 1篇熔盐
  • 1篇轴承钢
  • 1篇转炉
  • 1篇转炉流程
  • 1篇计时电位法
  • 1篇夹杂

机构

  • 4篇河北理工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1篇石家庄钢铁有...

作者

  • 2篇翟玉春
  • 2篇唐国章
  • 2篇李运刚
  • 2篇蔡宗英
  • 2篇梁精龙
  • 1篇杜珊
  • 1篇王硕明
  • 1篇闫绍维
  • 1篇王娜
  • 1篇刘宪民

传媒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特殊钢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有色金属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熔盐电沉积硅的基础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在FLINAK-Na2SiF6熔盐体系中,以Pt为参比电极、硅钢片为工作电极、石墨为辅助电极,在750℃下,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对Si4+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和扩散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熔盐体系进行电沉积硅是可行的,该体系中硅离子的还原为扩散控制的可逆电极过程,且产物不可溶;整个还原过程为Si4++4e→Si0;该熔盐体系中阴极电位不应负于-2V,否则会有Na沉积出来,从而影响沉积层质量;Si4+的扩散系数为:D=5 42×10-11m2/s(C=2 58×103mol/m3)。
李运刚蔡宗英唐国章梁精龙
关键词:熔盐循环伏安计时电位法
Fe-6.5Wt%Si薄带的制备技术与发展被引量:8
2004年
本文回顾了Fe-Si合金的发展历史,介绍了Fe-6.5wt%Si薄带的制备技术,指出在Fe-6.5wt%Si薄带的制备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可作,开发新的经济有效的制备技术仍是今后材料科学工作者的任务.
李运刚
关键词:FE-SI合金软磁合金
转炉-LF-VD-CC流程轴承钢显微夹杂物的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系统分析了石钢45 t顶底复吹转炉-LF-VD-中间包冶金过程各工序轴承钢中显微夹杂物的行为、特征、数量及变化历程。钢中的夹杂物由LF处理前的块状Al_2O_3、铬硅酸盐和铬锰酸盐逐步转变为铸坯中的铬钙酸盐、球状铬硅酸盐和条状铬锰酸盐夹杂;显微夹杂数量平均值由LF处理前8.74个/mm^2减少为铸坯中2.72个/mm^2,夹杂物尺寸亦减小。
杜珊闫绍维王硕明刘宪民
关键词:转炉流程轴承钢
Na_2WO_4-ZnO-WO_3熔盐体系的电导率被引量:5
2005年
用平行四电极法研究了Na2WO4-ZnO-WO3熔盐体系在x(Na2WO4)为0.40~1.00,x(ZnO)为0~0.4,x(WO3)为0~0.50组成范围内的电导率.结果表明:体系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倒数呈指数关系;体系各组元对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受x(ZnO)与x(WO3)比值的控制,当该比值小于1时,用ZnO逐步替代Na2WO4将导致体系的电导率增大,用Na2WO4逐步替代WO3也将导致体系的电导率增大,用WO3逐步替代ZnO将导致体系的电导率减小;当该比值大于1时,其规律正好相反;在Na2WO4含量一定的条件下,x(ZnO)与x(WO3)的比值为1时体系的电导率最大.
李运刚翟玉春王娜梁精龙
关键词:电导率
FLINAK-Na_2SiF_6熔盐体系中Si的电结晶机理被引量:4
2005年
在FLINAK-Na2SiF6熔盐体系中,以Pt为参比电极、硅钢片为工作电极、石墨为辅助电极,在750℃的温度下,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安培法对硅的电结晶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熔盐体系中硅的电沉积经历了晶核形成过程,并需要一定的过电位,其电结晶按连续成核和三维生长方式进行,晶体生长速度常数k’的对数值与阶跃电位基本呈线性关系,并随阶跃电位的负移而增大,外加电位对Si晶体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
李运刚蔡宗英翟玉春唐国章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参比电极辅助电极过电位
Fe-6.5wt%Si薄带的制备技术与发展
本文回顾了Fe-Si合金的发展历史,介绍了Fe-6.5wt%Si薄带的制备技术,指出在Fe-6.5wt%Si薄带的制备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可作,开发新的经济有效的制备技术仍是今后材料科学工作者的任务。
李运刚梁精龙唐国章蔡宗英
关键词:FE-SI合金软磁合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