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45102)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刘胜吉孟浩东李舜酩尹必峰白莹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柴油机
  • 4篇柴油
  • 3篇燃机
  • 3篇总成
  • 3篇内燃
  • 3篇内燃机
  • 3篇非道路
  • 2篇动力总成
  • 2篇噪声源
  • 2篇声源
  • 2篇缸套
  • 2篇操纵手柄
  • 1篇单缸
  • 1篇单缸柴油机
  • 1篇低排放
  • 1篇动态特性
  • 1篇异响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
  • 5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常州信息职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李舜酩
  • 5篇刘胜吉
  • 5篇孟浩东
  • 3篇白莹
  • 3篇尹必峰
  • 2篇黄晨春
  • 1篇王建
  • 1篇尹海云
  • 1篇胡国梁
  • 1篇曹晓辉
  • 1篇钱晏强
  • 1篇陈玉炜
  • 1篇马淋军
  • 1篇吕志翔
  • 1篇张袁元
  • 1篇郭晨海
  • 1篇李晓东
  • 1篇安木金
  • 1篇符永宏
  • 1篇陆勇

传媒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内燃机工程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小型内燃机与...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道路小型柴油机降低机油耗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以186FA柴油机为样机,通过对曲轴箱负压、配缸间隙、气缸孔实际工作圆柱度及活塞环参数改进试验和分析,得出了小型单缸柴油机减少机油消耗量降低颗粒排放的技术措施和机理。经控制参数优化,186FA柴油机机油耗由2.31g/(kW·h)降至0.65g/(kW·h),柴油机颗粒排放降低至0.43g/(kW·h)。加装氧化催化剂后处理,柴油机达到了美国EPA Tire4排放限值和安全要求。
刘胜吉匡欣王建
关键词:内燃机小型柴油机机油消耗气缸套活塞环
小型非道路柴油机低排放燃油喷射系统仿真与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HYDISM模拟软件建立了某小型非道路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用实测高压油管压力验证了模型的精度,研究了喷油泵凸轮型线与柱塞直径、高压油管内径及喷油器类型与参数等几个重要因素对燃油系统液力过程性能影响,并确定燃油系统优化匹配改进方案。对比试验证明:优化方案提高了燃油系统燃油喷射压力,高压油管泵端压力增大了10.2MPa,嘴端压力增大了16.8MPa,分别提高了25.4%和33.6%,喷油速率提高了20%,喷油持续期缩短了22%,从而改善了燃油的雾化性能与燃烧过程,装机后排放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排放指标满足非道路柴油机国Ⅱ排放限值要求,且具有较高裕度。
黄晨春刘胜吉尹必峰何建光徐毅程用科
关键词:柴油机燃油系统优化设计
某单缸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试验分析与改进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某单缸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过大,整机声功率级超标的问题,采用9点声功率法与近场声压扫描阵面法相结合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柴油机主要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的试验分析,发现齿轮室盖、油底壳、水油箱是单缸柴油机主要表面噪声源的主要辐射部件。通过采用频谱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主要辐射部件振动特性与表面噪声辐射特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高插入损失的紧贴式齿轮室盖隔声结构、选择了具有高阻尼特性的复合阻尼钢板油底壳、选取了新型尼龙合金复合材料制造的水油箱来降低单缸柴油机的表面辐射噪声。综合以上各种降噪方法,使得单缸柴油机整机噪声水平降低了1.5dB(A),优于国家标准要求。
孟浩东李舜酩白莹徐毅孙建中饶海生
关键词:单缸柴油机噪声源隔声结构复合阻尼
柴油机前端齿轮室总成异响源识别分析与改进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柴油机前端齿轮室总成在常用转速下产生异响的问题,采用EEMD小波时频分析方法进行了异响源的识别分析;通过整车定置试验和台架试验分析,提取了异响源的时频特征;通过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计算了齿轮室总成结构的约束模态频率和振型。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发现,异响原因是壳体件结构局部刚度不足引起的系统共振。通过改进齿轮室总成结构,提高了固有频率,消除了齿轮室总成异响。
孟浩东李舜酩吕志翔李殿荣徐毅缪岳川
柴油机缸套表面微沟槽织构润滑性能仿真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针对缸套表面织构微沟槽形貌,建立了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混合润滑理论模型,并采用MATLAB编程计算来分析微沟槽形貌参数对其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缸套表面微沟槽可以形成很好的油膜压力,有效地改善缸套-活塞环间的润滑状态;随着微沟槽角度的增大,最小膜厚比逐渐增大,其润滑效果也越来越好,综合考虑摩擦润滑性能和机油耗性能情况下,最佳的微沟槽角度为60°。在上止点附近,面积占有率变化Sp对量纲一摩擦力影响较大;在其他区域,面积占有率对摩擦力影响不大;综合考虑油膜厚度与摩擦力,当Sp=0.15时效果最好。随着微沟槽深宽比e的增大,量纲一摩擦力不断增大,当e从0.025增大到0.150时,平均量纲一摩擦力增大了2.3倍,但深宽比过大,润滑效果将会减弱。研究结果认为,最佳深宽比的范围为0.05~0.08。
尹必峰钱晏强李晓东刘胜吉符永宏
关键词:缸套表面织构混合模型润滑
某型柴油机机体变形评价方法研究及结构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国内对于柴油机机体变形评价方法不完整的情况,提出对于圆孔变形采用同轴度、圆柱度、各截面圆度及漏光率作为评价指标,对于平面变形采用平面度作为评价指标,并进行了详细描述。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单缸柴油机机体进行结构分析,采用新的变形评价方法对比不同方案下机体的刚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变形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地评价柴油机机体的变形情况,改进设计后的铸铝合金机体与原铸铁机体相比,气缸套内孔圆柱度显著减小,气缸套各截面的圆度与漏光率下降,且其他圆孔和平面的变形都能满足要求;与直接改为铸铝合金的机体相比,刚度得到很大优化。
康清影曹晓辉郭晨海胡国梁邢首辰尹海云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有限元法刚度铸铝合金
某车辆动力总成异常振动分析与改进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某SUV车柴油机动力总成产生异常振动导致操纵手柄剧烈振动这一实际问题,将振动试验测试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结合起来研究动力总成的振动动态特性。通过整车道路试验及转鼓试验,发现柴油机工作转速的二阶激励激起了动力总成系统共振,通过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种柴油机动力总成振动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此动力总成的振动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找到了导致动力总成弯曲刚度变差的原因——飞轮壳结构刚度不足。在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合理性基础上,通过改进设计飞轮壳结构,提高了动力总成的固有频率,使其避开了共振频率区间,最终消除了操纵手柄的异常振动。该试验与仿真分析方法对解决同类工程问题具有参考指导和应用价值。
孟浩东李舜酩吕国华徐毅
关键词:动力总成操纵手柄动态特性
柴油机动力总成异常振动试验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对某SUV车柴油机动力总成产生的异常振动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在介绍柴油机动力总成振动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整车道路及转鼓试验,进行了整车及台架条件下动力总成的振动模态试验。通过对动力总成的振动特性分析,找到了引起动力总成操纵手柄异常振动的原因:飞轮壳刚度偏低,动力总成系统固有频率落入柴油机工作转速的激励频率区间,导致了系统共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设计飞轮壳结构,提高动力总成系统固有频率,能消除共振引起的操纵手柄异常振动。
孟浩东李舜酩白莹安木金张袁元
关键词:动力总成模态试验操纵手柄
高性能低排放小型非道路柴油机的开发被引量:15
2012年
以某小型非道路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CAE与CFD优化设计技术,从燃烧系统多参数优化匹配与机械系统改进设计2个方面入手,进行高性能低排放小型非道路柴油机开发。利用Hydism与Fire等多维模拟软件,对燃油供给系统参数、燃烧室与进气涡流参数进行虚拟协同优化,分析三者对燃烧过程与排放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优化方案;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体、缸盖及活塞等机械系统进行改进设计,提高整机的刚度强度及可靠性,有效降低机油耗。试验结果表明:最终优化方案与原机相比,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能得到有效改善,CO、HC+NOx、PM排放分别减少了49%、58%、74%,燃油耗降低了6.9%,机油耗降低了59%,可满足EPA非道路柴油机第Ⅳ阶段法规限值,为高性能小型非道路柴油机开发提供了参考。
尹必峰黄晨春刘胜吉何建光孙建中程用科
关键词:柴油机机械装置燃烧系统
V型双缸柴油机噪声源及其激励源响应的识别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基于四阶累积量的JWSmICA技术,对V型双缸柴油机噪声源及其激励源进行识别。该技术首先在不同工况下利用单缸熄火法对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进行了分离与识别,得到了柴油机主要噪声源,然后把基于四阶累积量的联合近似对角化算法(JADE)及小波时频分析结合起来,对标定工况下噪声源的主要激励源响应进行了分离与识别,结合单缸熄火与ICA识别结果,找到了以气门落座冲击和活塞敲击为主的主要机械激励源与燃烧激励源。利用该技术分析得出了降低燃烧激励源响应的中低频振动能量是控制噪声源关键的结论。
孟浩东李舜酩白莹孙建中庄华良
关键词:噪声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