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2008ZX10002-005)

作品数:16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黄建荣潘晨周锐甘巧蓉陈立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衰竭
  • 9篇乙型
  • 9篇肝炎
  • 8篇功能衰竭
  • 8篇肝功
  • 8篇肝功能
  • 8篇肝功能衰竭
  • 7篇肝衰
  • 7篇肝衰竭
  • 6篇乙型肝炎
  • 5篇预后
  • 5篇慢性
  • 4篇人工肝
  • 4篇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4篇肝衰竭患者
  • 3篇人工肝治疗
  • 3篇终末期肝病
  • 3篇疗效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州市传染病...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10篇黄建荣
  • 8篇潘晨
  • 7篇周锐
  • 4篇甘巧蓉
  • 4篇郑彩霞
  • 4篇陈立
  • 3篇周文
  • 2篇李红霞
  • 2篇甘建和
  • 2篇赵卫峰
  • 2篇江敏华
  • 2篇秦爱兰
  • 2篇高志良
  • 2篇罗二平
  • 2篇黄小平
  • 2篇黄祖雄
  • 2篇吴绍宏
  • 1篇于君
  • 1篇李学俊
  • 1篇李芹

传媒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肝脏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纵向评估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本研究在肝衰竭患者中对静态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MELD)评分系统进行纵向的改良,以期通过动态的MLED评分更好的判断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
甘巧蓉陈立周锐黄建荣李芹潘晨
关键词:肝衰竭预后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准种(quasispecies)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自然存在方式,而准种的存在不仅可能使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监视,导致感染慢性化及病情进展,而且可能影响抗病毒疗效和耐药发生。本文就目前HBV准种与感染慢性化、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与耐药的关系作一综述。
郑彩霞陈立潘晨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准种感染慢性化抗病毒疗效HBV准种免疫监视临床转归
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和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住院患者88例,其中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分别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LAM(35例)或ETV(26例)抗病毒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TBi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MEL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好转率和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按治疗前MELD评分高低分为两组,发现MELD评分≤25时,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MELD评分>25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M组与ETV组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M和ETV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均具有较好疗效,宜尽早使用。
郑彩霞潘晨陈立黄祖雄高海兵周锐黄建荣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拉米夫定恩替卡韦
人工肝对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及分析方法的选择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分析方法的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的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成人工肝治疗组和内科综合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0年12月15日,分别记录治疗后30 d、60 d、90 d及最后统一随访时的生存状态及生存时间。用卡方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60 d、90 d的存活率;用Kaplan-Meier分别绘制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60 d、90 d及最后统一随访时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的生存率。结果两组间基线时基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组后30 d、60 d的生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90 d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60 d、90 d以及最后统一随访时生存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提高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生存分析可用于分析一种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周锐甘巧蓉郑彩霞李红霞周文黄建荣潘晨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预后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的短期疗效及对Th1/Th2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短期疗效及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35例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患者分为两组,干细胞治疗(治疗组)13例,均采用内科综合基础上加用MSCs移植治疗;对照组22例,予以内科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和4周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与IL-4的水平,分析Th1/Th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治疗组Th1/Th2的变化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全部成功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治疗组后4周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其中ALT、P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B、T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干细胞治疗后IFN-γ均升高,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干细胞治疗后IL-4升高,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干细胞治疗后IL-4下降。治疗组干细胞治疗后Th1/Th2较治疗前升高。结论 MSCs治疗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是安全有效的,对Th1/Th2轴可能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于君彭亮林炳亮张耿林王培培曹会娟高志良罗光汉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终末期肝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作用的初步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的治疗作用。方法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筛选法分离纯化大鼠MSC;四氯化碳灌胃制作大鼠FHF模型,分为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各20只,8只灌服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作为空白对照组。将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大鼠MSc1.0×10^6从尾静脉移植入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尾静脉注入模型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14d处死各组部分大鼠,评价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一般状况、生存率、肝功能、TNF-a水平、肝脏病理、MsC归巢至肝脏的情况。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术后3d开始,实验组存活大鼠一般情况比模型对照组好转更加明显;术后7d,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各有15只和8只大鼠存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2,P〈0.05);术后7d以及14d,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肝功能指标、TNF-a水平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学检查肝组织炎性反应改善情况实验组均更为明显;术后实验组MSC归巢细胞逐渐增多,空白对照组只观察到很少量归巢细胞。结论MSC经尾静脉同种异体移植,可以归巢到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改善大鼠免疫和肝脏组织炎性反应坏死状态,促进FHF大鼠肝功能的恢复,对FHF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周锐周元平郑玲黄祖雄黄建荣潘晨
关键词:骨髓移植间质干细胞移植流式细胞术
不同因素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因素对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大鼠MSCs,成脂诱导鉴定;采用TNF-α等因子干预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胞膜CXCR4的表达。结果 MSCs呈梭形、漩涡状方式贴壁生长,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可见胞浆内存在大量脂滴。肝衰竭大鼠血浆及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多糖(LPS)干预培养后MSCs胞膜的CXCR4表达率分别为(59.46±1.01)%、(56.34±0.89)%、(51.34±0.85)%和(44.66±0.36)%,与正常培养组的(26.80±0.35)%及大鼠血浆干预组的(27.13±0.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骨髓贴壁筛选法能够分离培养出纯度及活性较高的MSCs;TNF-α、IL-6等因素可以诱导MSCs胞膜CXCR4的表达。
吴绍宏甘建和秦爱兰黄小平罗二平赵卫峰江敏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白细胞介素-6内毒素肝衰竭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的生存分析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57例,根据患者意愿分成两组:治疗组93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人工肝治疗。记录两组基线时的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随访。用Kaplan-Meier分别绘制两组整体及早、中、晚期患者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人工肝治疗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整体、早期、中期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肝性脑病、血清铁、胆碱酯酶、血钠是人工肝治疗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人工肝能提高晚期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年龄、肝性脑病、高血清铁、低胆碱酯酶、低血钠是影响人工肝治疗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周锐甘巧蓉郑彩霞李红霞周文黄建荣潘晨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慢性肝功能衰竭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膜CXCR4的表达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09年
背景: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只有少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膜表达CXCR4,严重肝脏损伤环境是否会通过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XCR4表达而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脏归巢,参与肝脏再生呢?目的:观察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体液环境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膜CXCR4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1/2008-10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完成。对象:骨髓及正常人血浆标本来自健康志愿者,患者血浆取自1例慢性肝功能衰竭(CLF)住院患者常规检查后剩余标本,患者对实验知情同意。方法:分离培养健康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干预48h。正常人血浆和培养基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膜CXCR4的表达。结果: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白细胞介素6干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膜CXCR4表达分别为(28.03±0.45)%、(14.17±0.47)%和(17.07±0.40)%,正常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膜CXCR4表达为(9.20±0.46)%,前3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干预组和正常人血浆处理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膜CXCR4表达分别为(9.17±0.31)%和(8.77±0.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功能衰竭时,机体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膜CXCR4的表达明显增高,内毒素及白细胞介素6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黄小平秦爱兰赵卫峰江敏华罗二平吴绍宏甘建和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XCR4白细胞介素6流式细胞技术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263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基线时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胆固醇等反应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指标及重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其MELD评分。所有患者随访满1年。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1年的随访时间内,67例死亡,病死率为25.5%。死亡组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存活组低。血清胆固醇水平随着MELD值的升高而下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胆固醇≤2.5 mmol/L、MELD评分≥30是影响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分别为6.286、2.983、2.272、2.168及1.853。结论胆固醇≤2.5 mmol/L、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MELD评分≥30是决定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张冬青陈立甘巧蓉周锐黄建荣潘晨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