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06)

作品数:53 被引量:435H指数:13
相关作者:魏湜李晶顾万荣龚振平徐凤花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4篇玉米
  • 9篇土壤
  • 8篇秸秆
  • 6篇幼苗
  • 6篇大豆
  • 4篇稻秸
  • 4篇玉米幼苗
  • 4篇沼液
  • 4篇水稻秸秆
  • 4篇微生物
  • 4篇小黑麦
  • 4篇胁迫
  • 4篇菌系
  • 4篇化感
  • 4篇黑麦
  • 4篇黑土
  • 3篇氮素
  • 3篇盐胁迫
  • 3篇沼渣
  • 3篇生理特性

机构

  • 38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黑龙江大学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黑龙江省农垦...
  • 3篇黑龙江省海林...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农业机械...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省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大荒垦丰种...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沈阳奥吉娜化...

作者

  • 15篇魏湜
  • 14篇李晶
  • 10篇顾万荣
  • 7篇龚振平
  • 7篇徐凤花
  • 6篇刘丽君
  • 5篇姜佰文
  • 5篇董守坤
  • 5篇赵先龙
  • 5篇乔天长
  • 5篇马春梅
  • 5篇焦健
  • 5篇吴优
  • 5篇张书敏
  • 5篇张蕴琦
  • 4篇孟凯
  • 4篇闫超
  • 4篇左师宇
  • 4篇袁旭峰
  • 4篇崔宗均

传媒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作物杂志
  • 3篇大豆科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沼气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大豆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的选育及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以腐木和堆肥样品为材料,通过限制性继代培养和混合培养,筛选出一组高效稳定的低温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Y。对复合菌系Y不同生长阶段pH、酶活、失重率及产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6 d为复合菌系Y的对数生长期,4 d内滤纸条完全崩解,在20℃下静置培养10 d,水稻秸秆的降解率达到59%,酶活为103.5 U/mL,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酸,并有少量的丁酸和丙酸,含量分别为1.70、0.21、0.12 g/L,其中乙酸占总挥发酸含量的85%。复合菌系Y适用于以秸秆为原料的低温产沼气发酵。
盛铭浩徐凤花代欢张晴
关键词:选育水稻秸秆代谢产物
沼液回流对棉花秸秆产甲烷效率及微生物群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试验在中温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研究了沼液长期回流对棉花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对固定进水负荷下的发酵罐运行参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发现: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 d,进水有机负荷为4 g TS·L^(-1)d^(-1)的条件下,与未回流组相比,回流组在第153天时产气受到抑制,产气下降了23.1%;pH值在7.1上下波动而未回流组为6.8;氨态氮浓度为108 mg·L^(-1),未回流组在71 mg·L^(-1)左右;粘度由54 mPa·s增至139m Pa·s;VFAs含量高于未回流组,其中乙酸和乳酸积累较为明显。结果表明:一方面,沼液回流提高了反应器有机负荷率及缓冲能力,大大节约淡水资源,同时对产沼气体系产生搅拌作用,节约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回流组沼液粘度的增加、乙酸和乳酸的积累是其产甲烷率降低的原因,其纤维素分解菌种类较少,但主要产甲烷菌-甲烷鬃毛菌随着乙酸的积累而增长,对稳定沼液回流条件下的厌氧发酵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晗王文政袁旭峰袁旭峰杨中旭
关键词:厌氧发酵棉花秸秆
氮钾调控对春玉米氮钾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以哈尔滨地区主栽品种先玉335号为供试品种,通过不同氮钾配比确定氮钾在玉米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器官的积累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玉米叶茎氮钾积累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抽雄期达到最大;籽粒中氮钾逐渐增加,但钾素含量相对较低;处理A2B2(N 150 kg.hm-2+K2O100 kg.hm-2)产量最高。
姜佰文谭贺于亚利王春宏
关键词:春玉米
不同株型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可溶性糖含量和子粒淀粉积累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株型玉米灌浆期间子粒积累的影响,于2010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不同密度处理下紧凑型玉米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丰禾1号灌浆期功能叶可溶性糖含量及子粒淀粉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灌浆期各密度处理下的两种株型玉米穗位叶可溶性糖含量及子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积累均呈上升趋势。灌浆后期,郑单958和丰禾1均在低密度处理(4万株/hm2、5万株/hm2)下穗位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丰禾1直链淀粉在6万株/hm2处理最高,支链和总淀粉含量及淀粉产量在5万株/hm2处理最高,郑单958的直链、支链及总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均在6万株/hm2处理最高。
孙继顾万荣赵东旭孟繁美魏湜
关键词:玉米株型淀粉积累可溶性糖
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系的筛选及培养基碳氮源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为加速玉米秸秆的降解,减轻对环境的压力,筛选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系,并使其大量扩繁,为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提供菌种资源。[方法]将富集培养的18组菌系以玉米秸秆为限制性因素,在30℃摇床驯化至18代酶活稳定,筛选出4组酶活较高的菌系,对优良菌系进行培养基碳氮源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产酶培养基碳氮源优化。[结果]18代时,菌系3、6、12、16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力分别为56.35、50.44、49.99、82.40 U/m L,菌系16的响应面优化培养基碳源、氮源最佳比例为秸秆12.21 g/L、麸皮14.53 g/L、豆粕12.97 g/L时,酶活力最大为229.68 U/m L,各因素对CMC酶活力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粕、秸秆、麸皮,且秸秆与麸皮交互项对CMC酶活力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筛选出的菌系16能加速玉米秸秆的降解,在优化的产酶培养基中酶活力较高。
张书敏徐凤花张蕴琦吴优代欢
关键词:纤维素菌系酶活培养基响应面
高含固率秸秆和牛粪混合物料发酵产甲烷工艺被引量:13
2014年
该研究针对高含固率纤维质物料难以连续厌氧发酵、甲烷产率低的问题,利用所研制的一套能连续进出料、具有高有机负荷承载力的新型反应器,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通过调控搅拌强度和投料强度在反应器内建立了“分区发酵”体系,比较了3种高含固率(10%、15%和20%)物料在不同有机负荷下的甲烷容积产率,系统研究了物料含固率、搅拌强度和投料强度对“分区发酵”体系形成功能分区的高度、各功能区的pH值和甲烷容积产率的影响,旨在为纤维质物料产甲烷提供高效的发酵工艺和可靠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含固率为10%和15%的反应器,甲烷容积产率随有机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甲烷体积分数稳定在52%左右,二者在有机负荷分别为13.44和20.17 kg/(m3·d)时,甲烷容积产率最高,分别为1.62和1.66 m3/(m3·d),在有机负荷分别为20.17和30.0 kg/(m3·d)时,甲烷产量明显下降;含固率为20%的反应器,甲烷容积产率随有机负荷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且较低(0.98 m3/(m3·d)),当有机负荷达到30.0 kg/(m3·d)时,发酵体系酸败,甲烷产量明显下降。双因素优化结果表明,当物料含固率为10%和15%、搅拌强度为6~12 h/d、投料强度为6.5~10 d时,发酵体系可形成高效的酸化区和产甲烷区,二者的高度之比为1.1~1.6:1,甲烷容积产率可达1.63~1.69 m3/(m3·d)。综上,该反应器可实现含固率为10%~20%的纤维质物料连续进出料,并在含固率为10%和15%时能高效、稳定地产甲烷,通过调控搅拌强度和进料强度能提高其甲烷容积产率。该发酵工艺有规模化应用的前景。
马旭光李传友袁旭峰朱万斌王小芬程序崔宗均
关键词:秸秆发酵甲烷
寒地稻秸还田与施钾肥对土壤水溶性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秸秆还田或施钾肥可增加作物产量,而土壤溶液是作物自土壤吸收养分的主要媒介,养分含量直接反映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为研究秸秆还田和施钾肥对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水溶性钾浓度和产量的影响,小区试验设置高量秸秆还田(S2)、低量秸秆还田(S1)和不还秸秆(S0)三个处理,盆栽试验在高量秸秆还田(S2)和不还秸秆(S0)基础上设置5个钾肥施用水平。结果表明,随着水稻生育时间延长土壤水溶性钾浓度逐渐降低,对数方程对土壤溶液中速效钾的变化动态拟合效果良好。秸秆还田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钾浓度,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增施钾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钾浓度,秸秆还田和施钾肥并没有改变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水溶性钾浓度变化趋势。秸秆还田和增施钾肥均能够增加水稻产量,在钾肥施用量较低水平,秸秆还田增产作用显著;秸秆还田量达到6.25 t·hm-2后继续增加秸秆量水稻产量无明显增加。
闫超颜双双王家睿董守坤龚振平
关键词:水稻土壤溶液
开花后小黑麦旗叶氮代谢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品种间差异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解不同类型小黑麦(×Triticosecale)氮代谢及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差异,本文以加工型品种‘东农8809’、饲用型品种‘东农5305’和粮饲兼用型品种‘东农96026’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究3个类型小黑麦品种氮同化、氮素积累及转运、蛋白质积累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型品种‘东农8809’花后氮素同化量高而氮素转运量低,籽粒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花后植株的同化吸收;饲用型品种‘东农5305’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高,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对氮的贮存能力高,利于生育后期向籽粒转运;粮饲兼用型品种‘东农96026’的NR和GS活性较低,且生育后期GS降幅大,氮同化能力较低,氮素转运量和氮转运效率小,氮素转运能力弱。
王丽华曹鑫波左师宇魏湜李晶
关键词:小黑麦氮同化籽粒蛋白质
利用废纸产纤维素酶复合菌系的筛选及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获得1组能够高效分解废纸并产胞外纤维素酶的复合菌系,采用外淘汰法,在常温条件下以土壤及枯枝落叶为菌源,以废打印纸为唯一碳源,筛选得到1组复合菌系PSD。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能够在6 d内分解纸总质量的71%,其中纤维素降解率为72%,半纤维素降解率为48%。此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在分解3 d时达到最高值3. 26 U/m L,半纤维素酶活性在分解4 d时达到最高值6. 37 U/m L。当培养温度在25~35℃,培养基p H值在6. 0~8. 0,培养基为Hutchinson时,复合菌系具有较好的纸分解效果和产酶活性。利用16S及26S rRNA克隆技术分析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由细菌和真菌组成,其中细菌主要包括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及拟杆菌门,真菌主要包括波氏假性霉样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由研究结果可知,得到的复合菌系PSD能够有效分解废纸并同时分泌纤维素酶,对打印纸废弃物的分解及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曹燕篆曹燕篆王小娟袁旭峰王小芬
关键词:复合菌系纤维素酶微生物组成
秸秆腐解液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腐解时间(0、60、120和180d)、不同腐解浓度(0、0.125、0.25和0.5gDW/mL)玉米秸秆腐解液对苗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在60和120d处理下随着腐解液浓度增大,先增加后减小,与对照相比,低、中浓度(0.125和0.25gDW/mL)腐解液起促进作用,高浓度(0.5gDW/mL)则有抑制作用。玉米幼苗四叶、五叶、六叶期,表现出在腐解120d、0.125gDW/mL浓度处理下各项根系指标达到最大值,在腐解120d、0.5gDW/mL浓度处理下达到最小值。玉米秸秆腐解液对玉米幼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的影响,随腐解液浓度增加,有"低促高抑"的化感效应;随腐解天数的增加,对其影响先增大后减小;随叶龄增加,其影响逐渐减弱。
乔天长赵先龙张丽芳魏湜顾万荣焦健陈光寿李晶
关键词:玉米根系生长化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