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0718002)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军赵沁沁徐爱才李鑫欧阳文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工程菌产甜蛋白monellin发酵培养基被引量:5
- 2011年
- 对酿酒酵母工程菌WHF9/monellin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甜蛋白monellin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子试验筛选出细胞生长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玉米浆干粉,且应添加微量元素溶液。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菌体生物量的3个显著因素:蔗糖、玉米浆干粉、微量元素溶液。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出蔗糖、玉米浆干粉、微量元素溶液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2.2g/L,33.9g/L,4.5mL/L。菌株在优化后的生长培养基中的生物量比在YPD培养基中提高了81.38%。在诱导剂半乳糖最适浓度102.2g/L条件下,菌株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monellin的表达量达到226.7mg/L,比在YPG中表达的monellin提高了4.2倍,且表达的monellin具有生物活性。
- 赵沁沁刘军徐爱才欧阳文闫达中赵胜军
- 关键词:MONELLIN酿酒酵母响应面法
- 甜蛋白Monellin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被引量:3
- 2011年
- 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人工合成了单链甜蛋白Monellin基因,构建了胞内表达载体pPICZA-Mon,重组载体经Sac I线性化后,电击转入毕赤酵母GSll5,转化子经PCR分析鉴定后通过甲醇诱导实现了甜蛋白Monellin在毕赤酵母中的胞内表达。采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利用响应面法对毕赤酵母盐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研究发酵培养基各成分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提取物、硫酸钙和磷酸缓冲液为3个主要因素;利用最陡爬坡法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培养基组成为0.6%酵母提取物,0.03%硫酸钙,0.45%硫酸镁,4%甘油,1.25%硫酸铵,7.7%100mmol/L磷酸缓冲液(pH值为6.0)。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工程菌生物量增加0.5倍,蛋白表达量提高近60%。
- 徐爱才刘军李鑫赵沁沁
- 关键词:MONELLIN毕赤酵母
- 共表达SHMT和TPase载体的构建及双酶法合成L-色氨酸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和色氨酸酶(TPase),并利用双酶法合成L-色氨酸。采用PCR从大肠杆菌K12基因组中扩增上述两种酶的基因,利用pET-28a载体,构建单表达重组质粒pET-SHMT、pET-TPase和共表达重组质粒pET-ST。将上述3种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单表达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SHMT和BL21(DE3)/pET-TPase分别在47kDa(SHMT)和50kDa(TPase)处有蛋白表达带;共表达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ST在上述两处均有蛋白表达带。与宿主菌相比,单表达SHMT基因工程菌产酶活性提高了6.4倍;单表达TPase基因工程菌产酶活性提高了8.4倍;共表达SHMT和TPase基因工程菌产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1和6.9倍。利用工程菌所产酶进行双菌双酶法和单菌双酶法合成L-色氨酸。两菌双酶合成L-色氨酸的累积量达到41.5g/L,甘氨酸转化率为83.3%,吲哚转化率为92.5%;单菌双酶合成L-色氨酸的累积量达到28.9g/L,甘氨酸转化率为82.7%,吲哚转化率为82.9%。
- 李鑫刘军赵沁沁徐爱才
- 关键词: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