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700)

作品数:32 被引量:107H指数:6
相关作者:李世拥安萍于波蔡慧云白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山西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直肠
  • 21篇肿瘤
  • 20篇直肠癌
  • 20篇肠癌
  • 18篇结直肠
  • 18篇肠肿瘤
  • 17篇直肠肿瘤
  • 14篇结直肠癌
  • 12篇结直肠肿瘤
  • 10篇蛋白
  • 9篇细胞
  • 5篇蛋白质
  • 5篇白质
  • 4篇蛋白质组
  • 4篇直肠癌细胞
  • 4篇缺氧
  • 4篇肿瘤转移
  • 3篇蛋白质组学
  • 3篇原发灶
  • 3篇直肠癌组织

机构

  • 28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7篇李世拥
  • 20篇安萍
  • 17篇于波
  • 9篇蔡慧云
  • 6篇朱自满
  • 6篇白雪
  • 5篇陈纲
  • 4篇左富义
  • 4篇蔡惠芸
  • 4篇赵菲
  • 3篇陈光
  • 2篇袁强
  • 2篇崔伟
  • 2篇苏宏
  • 2篇杜峻峰
  • 2篇郑斌
  • 1篇关亚伟
  • 1篇安平
  • 1篇季锡清
  • 1篇苑树俊

传媒

  • 12篇中华普外科手...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Hepato...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经肛门切除标本套入式吻合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经肛门切除标本套入式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经肛门切除标本套入式吻合术。术后对T2N1期以上患者行常规化疗。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缘情况、术后肛门排便功能、肿瘤局部复发情况。采用门诊、住院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便功能及肿瘤局部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行经肛门切除标本的套入式吻合保肛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为(150±36)min,术中出血量为(16±9)mL,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2±9)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0±1.5)d,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5.0±2.0)d,术后住院时间为(9.0±2.5)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予横结肠造口,3个月后还纳愈合良好。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高中分化腺癌46例,低分化腺癌6例;TNM分期:T1—2NOM0期29例,T2N1~2M0期23例;肿瘤下切缘和环周切缘均为阴性。52例患者术后早期进食后排便次数为6~9次/d,予复方苯乙哌啶片2片/次口服,3次/d,服药后2—3d排便次数可控制在3~6次/d。术后23例T2N1期以上患者行常规化疗。5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9.7个月(3.0—51.0个月)。术后2—3个月排便自控能力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肛门排便功能Kirwan1级占94.2%(49/52),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其余3例患者均为Kirwan2级。随访期间,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经扩�
李世拥陈纲杜峻峰崔伟陈光于波季锡清袁强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
Anchor Attachment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Anchor Attachment蛋白(AAP)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肠黏膜、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及肝转移灶中AAP的表达,并分析AAP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正常肠黏膜、癌原发灶、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AAP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5%、53.0%、69.8%和80.0%;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AAP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x^2=42.349,P<0.01),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AAP阳性率又高于癌原发灶(x^2=6.666,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和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AAP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x^4=10.056,7.705,P<0.01);Dukes分期A、B、C、D期患者AAP阳性率逐渐增高,各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13,P<0.01)。83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AAP水平为(6.3±2.8)ng/ml,30例健康志愿者AAP水平为(2.2±0.9)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6,P<0.01);Dukes分期A、B期患者血清AAP水平为(5.2±2.6)ng/ml,C、D期患者AAP水平为(7.1±2.9)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8,P<0.05)。结论 AAP增强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外周静脉血AAP水平对预测和判断结直肠癌局部复发和肝转移有重要意义。
左富义李世拥于波安萍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ANCHOR肿瘤浸润
结直肠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与FasL表达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alpha,HIF-1α)与FasL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将我室已构建的FasL-pcDNA3.1(+)质粒与pcDNA3.1(-)质粒进行重组,得到新的FasL-pcDNA3.1(-)质粒并加以鉴定;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空质粒、FasL-pcDNA3.1(+)与FasL-pcDNA3.1(-)质粒分别转染人直肠癌HR-8348细胞,构建侵袭力不同的结直肠癌细胞HR-8348L、HR-8348F和HR-8348As,未转染细胞HR-8348B为空白对照,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化学缺氧法构建四组细胞的缺氧模型,Western blot方法定量检测缺氧0h、6h、12h及24h各组细胞内HIF-1α的表达。结果 FasL-pcDNA3.1(-)质粒符合要求,FasL片段大小约900bp,测序结果正确率99.2%;单层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见HR-8348F细胞穿透Transwell滤膜的细胞数目为(12.930±2.434),显著多于HR-8348B(8.133±1.959)、HR-8348L(7.670±2.093)和HR-8348As(7.870±1.685)细胞(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HIF-1α蛋白于120kD处显色,缺氧0 h与6 h,各组样品中HIF-1α表达微量,HIF-1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12h与24h,HR-8348F细胞内HIF-1α水平较0h和6h时明显增高(P<0.05),而HR-8348B、HR-8348L及HR-8348As细胞内HIF-1α表达与6h时无明显变化(P>0.05),HR-8348F细胞HIF-1α水平显著高于HR-8348B、HR-8348L及HR-8348As细胞(P<0.01)。结论缺氧环境中结直肠癌细胞FasL表达增强是除低氧分压外另一个诱导HIF-1 α表达增高的因素,FasL与HIF-1α水平呈正相关,高侵袭能力的结直肠癌细胞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加强,促进肿瘤的远处转移。
赵菲李世拥安萍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FASL结直肠癌缺氧
远端胃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观察与干预对策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对防治远端胃癌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9例腹腔镜与开腹胃切除术残胃与空肠双襻加侧侧吻合重建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中采用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29例,其中腹腔镜手术93例,开腹手术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发生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1例(8.5%),经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保守治疗7~21 d胃排空障碍解除5例(45.5%),其余6例经胃镜下放置营养管至空肠侧吻合口远端空肠内25~30 cm,每日经空肠输食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中药、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后,第28天胃排空障碍解除2例(18.2%),第39天胃排空障碍解除1例(9.0%),第43天胃排空障碍解除2例(18.2%),最长第56天胃排空障碍解除1例(9.0%)。并发肺部感染4例(36.4%)经抗感染对症治疗痊愈;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6例(54.5%),经心理疏导和药物对症治疗获得到控制。11例患者均经综合保守治疗胃排空障碍解除,无再手术病例,康复出院。结论采用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对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防治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杨梅陈彩玲韩秀艳杨敏张冬梅薛海春
关键词: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检测人CEA
2007年
目的建立检测人CEA的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方法以亲和素作为连接分子,连接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和生物素化的DNA,加入T7RNA聚合酶进行转录扩增反应,对生成的RNA产物进行荧光检测,并同时进行夹心ELISA方法检测人CEA。结果成功的建立了检测人CEA的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其检测CEA的灵敏度达2×10-3 ng/ml,比夹心EL ISA方法灵敏度高125倍。结论 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较夹心ELISA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的早期诊断。
朱自满李世拥安萍白雪于波
关键词:T7RNA聚合酶荧光CEA
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MTSS1)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与肿瘤转移抑制相关的候选基因之一,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诊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MTSS1蛋白的概况、表达与调控机制、在不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着重对MTSS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发现了由于MTSS1蛋白一抗厂家的不同,研究者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MTSS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具体调控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郑斌李世拥安萍杨涛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肿瘤抑制蛋白质类
应关注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2008年
李世拥于波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结直肠肿瘤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原发灶及其肝转移灶的蛋白表达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及其肝转移过程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蛋白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法(2-DDIGE)对比分析正常肠黏膜、结直肠癌原发灶及其肝转移灶中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经质谱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验证差异蛋白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肝转移灶组织中蛋白质组分有明显差异。平均每张胶大约有900个蛋白点,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肝转移灶组织比较,差异倍数为1.5倍,差异点数目为46个。共分析了20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个蛋白点在肝转移灶组织中表达下调,16个蛋白点肝在转移灶组织中表达上调。经质谱鉴定,激活蛋白因子2B、腺苷蛋氨酸变异体在肝转移灶组织中表达下调,锌指蛋白64同系物、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4、人精氨酸酶、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A3、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9等蛋白在肝转移灶中表达上调。经免疫组化方法验证人精氨酸酶表达在肝转移灶组织中高于原发灶组织。结论结直肠癌原发灶及其肝转移灶蛋白质组表达有显著差异,一些差异蛋白与结直肠癌的肝转移相关。人精氨酸酶可能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白雪李世拥于波安萍蔡慧云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蛋白质组学
组织蛋白酶B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B)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黏附和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和人直肠癌细胞系HR-8348,将含CatB全长cDNA的质粒pcDNA3CatB分别转染LoVo和HR-8348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CatBmRNA表达,采用细胞学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和CatB转染组细胞的黏附能力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CatB转染后,LoVo、HR-8348细胞中可检测到CatBmRNA的表达。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CatB转染组LoVo细胞与基质蛋白的黏附力分别为0.4616±0.1487、0.4121±0.2158、0.6916±0.1508。CatB转染组LoVo细胞黏附率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5.8390,P<0.01)。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CatB转染组HR-8348细胞与基质蛋白的黏附率分别为0.4514±0.1195、0.5325±0.0999、0.7193±0.1013。CatB转染组HR-8348细胞黏附力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3.1034,P<0.01)。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和CatB转染组LoVo细胞侵袭数分别为47.09±8.16、52.41±6.24、66.47±8.77,三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显著差异(F=9.8843,P<0.01),CatB转染组LoVo细胞侵袭数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对照组、空载体组和CatB转染组HR-8348细胞侵袭数分别为43.18±4.57、45.99±6.24、72.41±9.34,三组细胞侵袭力有显著差异(F=31.8474,P<0.01)。CatB转染组HR-8348细胞侵袭数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结论CatB表达增强了结直肠癌细胞的运动迁徙能力和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可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于波李世拥安萍苏宏左富义白雪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组织蛋白酶B
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方法的建立及其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T7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检测循环血中结直肠癌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HT29细胞悬液并加入1×107个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建立模拟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模型,从中分离出有核细胞后,加入生物素化抗CEA单克隆抗体(针对Gold抗原决定簇Ⅳ),孵育后加入亲和素-生物素-DNA分子,再加入T7 RNA聚合酶进行转录扩增反应,对生成的RNA产物进行荧光检测,并用RT-PCR检测从模型中分离出的有核细胞中CE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建立了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T7 RNA聚合酶催化荧光扩增技术,最低可从1×107个单核细胞中检出5个癌细胞,比RT-PCR最低可从1×107个单核细胞中检出1×102个癌细胞更加敏感。结论T7 RNA聚合酶催化荧光扩增技术可用于检测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是一种敏感的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方法。
朱自满李世拥安萍于波
关键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7RNA聚合酶结直肠肿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