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JY020)
- 作品数:9 被引量:150H指数:8
- 相关作者:张娟锋任超群虞晓芬贾生华刘洪玉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北京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与政策驱动机制设计被引量:12
- 2013年
- 推动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城乡土地资源布局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化进程中,针对北京市不同区位农村居民点的特征,提出土地一级开发、城乡一体化综合开发和乡村整治3种整理模式,设计了"整理基金"和"指标交易"2种政策驱动机制推动农村居民点的整理。进而,从规划引导,指标交易,专项基金和配套政策4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政策建议。
- 张娟锋刘洪玉虞晓芬
-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 土地管制、市场价格与政策选择被引量:12
- 2012年
-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土地管制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利用35个大中城市的宏观数据,检验土地供给是否对住房价格产生影响,以及其影响程度与时间路径;利用杭州286宗住宅用地微观数据,量化微观管制政策对土地价格的影响方向与程度。我们发现土地供给对住房供给在长期内(1~2年)有显著影响,短期内(1年以内)没有影响;而土地供给对住房价格在长期与短期内都有影响,如通过改变预期影响当年住房价格,通过控制住房供给影响滞后1年的住房价格等。土地出让约束条款能够显著影响土地的出让价格,容积率每增加1%,会引起土地价格上升0.777%,出让地块面积增加1%会导致单位出让价格下降0.108%。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促进住房市场与价格保持稳定。
- 张娟锋刘洪玉任超群
- 关键词:市场价格
- 房地产干预政策冲击效果评价被引量:12
- 2013年
- 通过建立住房市场量价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模型,将宏观调控政策视为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外生干预事件,利用时间序列事件分析模型评估干预事件对住房市场量价的冲击效应。全国层面的分析表明,干预事件短期冲击影响较强,长期持续效果有限,对市场有微调作用,不能决定市场整体走势;针对供给方的政府干预更容易对住房价格运行产生持续、长期的影响。城市层面的实证结果表明,信贷政策对5城市住房价格产生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短期脉冲效应,"国八条"和"国六条"对城市房价与交易量有短期和长期冲击效应,但显著性不强。干预政策在不同城市的影响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性。
- 张娟锋任超群贾生华虞晓芬
- 关键词:事件研究法干预政策
-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与整理方向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方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归类分析法和GIS方法。研究结果:(1)最新数据表明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总计有3803个行政村,总用地面积1141 km2,空间特征差异显著;(2)依照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边界和规划控制范围边界,可以将居民点区分为圈内居民点、环内居民点和环外居民点;(3)三类农村居民点存在显著的不同特点,整理方向不同。研究结论: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偏大,需要按照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分布与特征采取差异化的整理模式,提升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
- 张娟锋刘洪玉虞晓芬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与供给模式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路径分析被引量:25
- 2011年
- 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与供给模式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日益凸显。本文系统回顾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演进过程,对土地储备实施制度前后供给模式及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土地供给模式对于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路径。土地供给模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地方政府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稳定市场预期,增加供给渠道,规范土地收益使用机制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必要举措。
- 张娟锋虞晓芬
- 关键词:土地资源房地产市场
- 土地供应量对新建商品房市场的影响——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9
- 2011年
- 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供应量对新建商品房市场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两年前和当年的土地供应量对当年的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有正向影响,对当年的新建商品住宅均价有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应量对住房供应量和房价有长期、稳定的影响作用,限制土地供应导致住房供应量减少,房价上涨。对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土地储备调节市场供应的功能,在市场繁荣期,增加较差地段的土地供应量;并且在决定土地供应时应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 任超群张娟锋贾生华
- 关键词:土地经济土地供应量DATA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住房市场
- 土地出让价格信号引起的房价变化时空扩散效应被引量:19
- 2013年
- 从信号传递角度出发,研究土地出让事件冲击带来的房价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效应。利用杭州2006年1月-2010年3月177宗住宅用地成交数据和251个新建商品住宅楼盘交易数据,借助GIS相关软件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土地出让价格信号引起房价的变化,对房价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②房价变化以出让地块为中心往外扩散,呈现"波纹效应";③房价变化具有"持续性",土地出让价格信号对房价的影响持续四个月,影响范围达3 km以上;④房价波动强度随时间推移和空间延伸不断渐弱。对此,政府应尽量保持地价平稳,规避地价信号所产生的市场波动风险。
- 任超群顾杰张娟锋贾生华
- 关键词:土地出让价格信号房价扩散
- 基于四维驱动力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析——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被引量:27
- 2012年
- 利用北京市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和GIS工具,描述通州区农村居民的用地现状、空间分布和特征。(1)依据规划边界将通州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圈内、环内、环外三类,圈内农村居民点面积50.30km2(121个行政村),占总面积的30.62%;环内居民点面积19.35km2(57个行政村),占11.78%;环外农村居民点面积94.63km2(277个行政村),占57.60%。(2)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的驱动力不同,圈内农村居民点主要是经济驱动力和社会驱动力,环内农村居民点主要是制度驱动力和环境驱动力,环外的农村居民点主要是社会驱动力和生态驱动力。(3)圈内居民点整理方向是实现城镇化,应采用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发展城市二三产业;环内居民点整理方向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适宜采取城乡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环外居民点整理方向是增加农业用地,减少耕地占用,适宜采用乡村整治模式。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以驱动力为基础,结合空间特征采取差异化的整理模式。
- 张娟锋任超群刘洪玉虞晓芬
-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驱动力
- 土地出让价格信号对区域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研究目的:从价格发现视角出发,研究土地出让价格信号对区域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以及市场形势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出让价格信号能够引起区域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波动,负向信号导致区域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跌。(2)在市场上涨期,正向信号与好的市场形势共同推动区域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上涨。研究结论:土地出让价格信号是引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 任超群张娟锋贾生华
- 关键词:土地经济价格信号事件研究法房价土地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