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8B06-3)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王道杰陈东郭灵辉张云红李兴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新银合欢
  • 2篇银合欢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种子库
  • 1篇团聚体
  • 1篇种子库
  • 1篇微团聚体
  • 1篇细根
  • 1篇林地
  • 1篇林地土壤
  • 1篇金沙江干热河...
  • 1篇干热
  • 1篇干热河谷
  • 1篇垂直分布特征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王道杰
  • 2篇张云红
  • 2篇郭灵辉
  • 2篇陈东
  • 1篇林勇明
  • 1篇矫震
  • 1篇郑文辉
  • 1篇李兴隆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林地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被引量:13
2010年
采用统计分析手段研究了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增加趋势,0-40cm土层尤其明显;大粒径微团聚体(>0.02mm)构成土壤微结构的主体;0.02mm粒径可作为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的临界值,大于这一粒径的微团聚体含量越多,土壤微团聚体分维值越小,反之,分维值越大。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能够客观地表征本区新银合欢林土壤肥力状况,从而为抑灾林管理提供依据。
郭灵辉王道杰张云红陈东
关键词:新银合欢微团聚体
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细根质量动态与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站人工林中3、5、9、14和20年生新银合欢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挖掘法对距树干1.0 m处细根质量动态与细根质量密度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银合欢细根质量在相同范围剖面中并非随树龄的增加而单一增大,而是先减小后增大;不同树龄细根质量密度最大值都出现在0~20 cm土层,呈现出明显的表聚特征,但随树龄的增加,根系集中化特征减弱,表现为向深层化扩张、均匀化方向发展;细根质量密度与土层深度相关性关系明显,垂直分布特征遵循指数函数分布,其中根径D≤2 mm细根在细根分布特征中起主导作用,而2 mm〈D≤5 mm细根对细根分布特性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生物措施防治泥石流提供重要依据。
郭灵辉王道杰张云红矫震陈东
关键词:新银合欢细根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潜力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小支撑多样点选择研究样地、深层次土壤取样和幼苗萌发法等试验方案,探讨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云南东川野鸭塘小流域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潜力,研究表明:在0~40 cm深层次土层中,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潜力大小依次是沟道、荒草地、林地、灌木地.随着土壤层次深度的增加,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种子库萌发潜力差异显著,林地、沟道土壤种子库萌发潜力表现为表聚特征,萌发种子主要集中在0~5 cm的表土层;灌木地土壤种子库萌发的种子比较均匀地分布在0~40 cm土层中,表现为明显的均匀化特征;荒草地土壤种子库萌发的种子在0~5 cm表土层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5 cm以下的土层中,种子下聚特征突出.在20~40 cm深层次土层中种子萌发潜力表现为荒草地最大,灌木地、沟道次之,林地最小.
李兴隆王道杰林勇明郑文辉
关键词:干热河谷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