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422307)

作品数:12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彭临慧王桂波郁高坤江文胜石晓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多孔介质
  • 2篇声波
  • 2篇声透射
  • 2篇透射
  • 2篇颗粒物
  • 2篇海底
  • 1篇东北部
  • 1篇悬浮颗粒物
  • 1篇悬浮物
  • 1篇液-液
  • 1篇英文
  • 1篇中国近海
  • 1篇散射
  • 1篇散射截面
  • 1篇声能
  • 1篇声探测
  • 1篇声吸收
  • 1篇盛冰期
  • 1篇水文
  • 1篇碎屑

机构

  • 10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教育部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福建省海洋与...
  • 1篇水下测控技术...

作者

  • 6篇彭临慧
  • 3篇郁高坤
  • 3篇王桂波
  • 1篇兰健
  • 1篇王颢
  • 1篇王刚
  • 1篇张剑
  • 1篇孙双文
  • 1篇江文胜
  • 1篇张传松
  • 1篇韩晶
  • 1篇李鸿妹
  • 1篇马妍妍
  • 1篇李广雪
  • 1篇王丽莎
  • 1篇张学刚
  • 1篇石晓勇
  • 1篇胡浩浩
  • 1篇徐继尚
  • 1篇闵建雄

传媒

  • 2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声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声学技术
  • 1篇船舶力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Journa...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ound scattering at fluid-fluid rough surface
2008年
Extinction theorem was used to deduce the first order scattering cross-section including the double scattering effects for the fluid-fluid rough surface.If the dou- ble scattering effects are neglected in the present method,the scattering cross-section agrees with the result obtained by the perturbation method based on Rayleigh hypothesis.Calculations of scattering strength were carried out,and comparisons with the first-order perturbation method based on Rayleigh hypothe- sis were also done.The results show that double scattering effects are obvi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oot mean square of surface height and the grazing angle when the valid condition k1h<1 is satisfied.
YU GaoKunPENG LinHui
关键词:ROUGHSCATTERINGCROSS-SECTIONEXTINCTIONTHEOREMSCATTERING
海底介质模型及其声能透入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海底建模是海洋声探测及海洋混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用Biot多孔介质、粘弹性介质和液态介质三种海底模型对声波在海底的反射和透射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具体讨论了纵波、快纵波、剪切波以及慢纵波对声透射的贡献,并对三种海底模型中纵波、剪切波的反射、透射进行了比较,得到对声学问题海底建模有实际意义的结果。
彭临慧郁高坤王桂波
关键词:声透射多孔介质声探测
声波在水-多孔介质海底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被引量:11
2007年
声波在海底界面的反射和透射是海底散射、海底混响、海底目标探测的重要问题。利用Biot多孔介质声传播理论对声波在水一多孔海底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进行了分析,具体给出反射声波的反射系数,3种透射声波的透射系数以及声能透射系数随入射波入射角和频率(10~40kHz)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各种透射波对透射声能的贡献。多孔海底介质参数分别采用Stoll和Chotiros给出的2组参数进行理论计算。
彭临慧赵燕鹏郁高坤
关键词:多孔介质海底声透射
台湾东北部古海湾沉积特征
2018年
通过对台湾东北部古海湾及周边356个海底表层沉积样品的粒度分析及碎屑矿物分析,揭示了古海湾及周边陆架自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特征,并分析了古海湾的成因。结果表明,该古海湾及周边海域沉积环境的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1)末次盛冰期,浊流、滑坡事件在海湾边缘及陆架边缘频繁发生,可携带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输运至古海湾内(B-3),下蚀其海床及下伏地层,并塑造了作为浊流通道的两个砾石条带,在B-3内部保留分选差、改造弱的沉积物。在此期间,潮流、波浪和跨陆架流在东亚冬季风的影响下严重侵蚀B-3的湾口及湾缘,并沉积大量的砂、石英及低含量的生物碎屑物质,石英/长石比值也较高;(2)末次冰消期,随着海平面的阶段性上升,古海岸线向陆大幅迁移,导致浊流强度减弱,潮流逐渐成为陆架区主要的作用营力,相关的潮流底应力可改造陆架沉积物,此时期,西部陆架含砾砂-砾质砂区(B-1)和北部陆架含砾砂-含砾泥质砂区(B-2)的地势差异及其所影响的水平海侵速度和潮波强度的差异是造就两者沉积组分、类型、石英、长石、岩屑和生物碎屑的含量及石英/长石比值差异的主因;(3)高水位时期,黑潮强度在本区增强,除侵蚀B-1底床,黑潮底层流也对B区的浅水地带进行冲刷,加之台湾暖流及沿岸流、长江冲淡水对该区的影响较小,使得B区细粒沉积物质含量较低,A区(北部陆架含砾泥质砂沉积区)细粒沉积广布,除与弱潮流作用相关外,弱的底层流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同时来自台湾暖流可能携带部分细粒沉积物在此卸载。对于古海湾的成因而言,末次盛冰期频繁的浊流是将前更新世时期受湾内断裂作用而形成的半地堑地貌的海湾雏形进一步塑造成深凹地貌的主因,它进一步加剧了其深凹的地貌,在后期的冰消期和高水位时期,潮波系统及黑潮逐渐强盛,阻止�
安振振李广雪丁咚徐继尚马妍妍闵建雄王丽艳张剑
关键词:末次盛冰期沉积物分布碎屑矿物
Impacts of Wave and Current on Drag Coefficient and Wind Stress over the Tropical and Northern Pacific被引量:2
2008年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ffects of ocean surface wave-induced Stokes drift velocity Uw and current velocity Uc on the drag coefficien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drag coefficient and wind stress in 2004 are computed over the tropical and northern Pacific using an empirical drag coefficient parameterization formula based on wave steepness and wind speed. The global ocean current field is generated from the 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 (HYCOM) and the wave data are generated from Wave-watch Ⅲ (WW3).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drag coefficient and wind stress is analyzed.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cean surface Stokes drift velocity and current velocity exert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wind stres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ocean surface Stokes drift velocity and current velocity on the wind stres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odeling of ocean circulation and air-sea interaction processes.
DENG ZenganZHAO DongliangWU KejianYU TingSHI Jian
关键词:漂移速度海洋气候
随机浅海声传播简正波起伏(英文)
2006年
随机浅海环境中声传播起伏的研究,对于随机海洋环境声场预报及海洋环境参数反演和遥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对随机浅海中声传播的简正波起伏进行了研究,利用L.B.Dozier统计耦合模式方程,通过MonteCarlo数值模拟分析声速场随机变化所产生的声场起伏规律。随机声速场模型由海上温度链测量数据统计规律分析得到。结果表明,声速场随机起伏所导致的简正波幅度起伏远高于声压的起伏;当声源处在某一阶简正波的敏感深度位置时,该阶简正波的闪烁系数会比简正波幅度起伏方差高2~3个量级;在所分析随机声速场模型下,声压起伏方差、简正波幅度起伏方差及简正波闪烁系数随距离的增加基本上是线性增大。
彭临慧王桂波
关键词:简正波浅海
黄、东海悬浮细颗粒物浓度和粒径分布变化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分析了2006年6月和2007年1月用LISST-100对黄、东海悬浮物的观测数据,研究了黄、东海的悬浮物粒径和体积浓度分布情况,并从动力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总体而言,黄、东海悬浮细颗粒物的体积浓度分布为近岸高、远岸低;上层悬浮物的沉降和底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使近底层的悬浮物浓度比上层高。冬季由于大风的影响,悬浮物浓度比夏季高。粒径分布则为表层近岸细,远岸粗;台湾暖流、东海黑潮流经区域的底层粒径比近岸粗。由于悬浮物物源的影响,夏季上层粒径比下层大,并且比冬季大。受强台风"艾云尼"的影响,长江口至济州岛连线,以及35°N断面的悬浮物浓度夏季大于冬季。位于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124.0°E,32.1°N处,底层悬浮物浓度很高。35°N断面位于海州湾及其外围,夏季粒径比冬季细,悬浮物浓度比冬季高。
虞兰兰江文胜
声波在粗糙液-液分界面上的散射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消光定理导出粗糙液-液界面声波散射的一阶散射截面,且此散射截面包含二重散射效应.在该方法中若忽略二重散射效应,所求得散射截面将和基于Rayleigh假设的一阶微扰方法求得的结果相一致.该文对散射强度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且与基于Rayleigh假设的一阶微扰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k1h<1时,随着界面均方高度及掠射角的增加,二重散射效应明显.
郁高坤彭临慧
关键词:散射截面
混浊海水中声衰减规律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对混浊海水中的各衰减因素作定性分析,利用R.J.Urick提出的混浊水声衰减模型并选取典型的参数对混浊海水中的各衰减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混浊海水声衰减的一般规律:混浊海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可以忽略不计,粘滞吸收在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达一定量时是导致近岸海域声波衰减增强的主要因素。
胡浩浩彭临慧张学刚韩晶
东海冷涡中心位置及季节性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使用1958—2001年SODA温度场资料,较为系统地对东海冷涡附近海域具代表性剖面温度场进行逐月分析,对冷涡中心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完善。结果表明,35 m深处冷涡44年的平均中心位于(32.0°N,125.7°E);冷涡的中心位置存在较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经向变化方面,由夏季、秋季至冬季,冷涡中心位置自北向南逐渐移动;从冬季、春季至夏季自南向北移动。纬向变化方面,冬季冷涡中心明显偏西,其他季节冷涡中心偏东且中心经度变化不大。以上变化主要是由冷涡周边流场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冷涡中心在冬末春初和秋初表现不明显,这应是由环流场季节性转换导致。
王刚兰健孙双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