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2N088)

作品数:8 被引量:132H指数:6
相关作者:翁启勇陈庆河赵健邱荣洲兰成忠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福建省农业厅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稻水象
  • 2篇稻水象甲
  • 2篇疫霉
  • 2篇疫霉菌
  • 2篇象甲
  • 2篇大豆
  • 2篇大豆疫霉
  • 2篇大豆疫霉菌
  • 1篇胆碱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药剂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游动孢子
  • 1篇游动孢子囊
  • 1篇植物
  • 1篇生防细菌
  • 1篇生物学

机构

  • 8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厅

作者

  • 6篇翁启勇
  • 4篇邱荣洲
  • 4篇赵健
  • 4篇陈庆河
  • 3篇兰成忠
  • 2篇傅建炜
  • 2篇李建宇
  • 2篇吴玮
  • 2篇占志雄
  • 2篇魏辉
  • 2篇李本金
  • 2篇邱良妙
  • 1篇杨秀娟
  • 1篇王茂明
  • 1篇魏秋学
  • 1篇吕新
  • 1篇郑小波
  • 1篇何玉仙
  • 1篇王源超
  • 1篇高晓丹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华东昆虫学报
  • 1篇武夷科学

年份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福建省大豆疫病病原鉴定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被引量:66
2004年
从福建省龙海大豆根腐病株上分离的疫霉菌株中,选取6个代表菌株,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致病性、寄主范围鉴定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疫霉属真菌,在黑麦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致密、无隔,形成菌丝膨大体,近直角分支,分支处稍缢缩。水培后产生大量椭圆形孢子囊,不形成乳突,通过内层出方式产生新孢子囊,游动孢子在孢子囊内形成,同宗配合,藏卵器球形,雄器侧生;接种后可出现典型的大豆疫病症状;人工接种只侵染大豆、豇豆和菜豆等少数豆科植物。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大豆疫霉的ITS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8%,仅有2个碱基的差异,结合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将这些病原菌鉴定为Phytophthora sojac.这是首次报道大豆疫霉菌在福建省存在。
陈庆河翁启勇王源超郑小波
关键词:大豆疫病病原鉴定核糖体
应用均匀设计优化生防细菌ZB-6发酵培养基组分及条件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用均匀设计法对枯草芽孢杆菌ZB-6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在每升培养液中,蔗糖4.82 g、牛肉膏3.15 g、黄豆饼粉11.01 g、硝酸铵5.21 g、磷酸氢二钾5.04 g、磷酸二氢钾2.84 g。优化验证实验结果为6.7×109cfu.mL-1明显高于原发酵培养基结果2.36×108cfu.mL-1。
赵健高晓丹邱荣洲翁启勇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优化均匀设计
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羧酸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8
2004年
比较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影响显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差异显著。
魏秋学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王茂明
关键词:寄主植物南美斑潜蝇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
诱导大豆疫霉菌大量产生游动孢子囊的最佳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是疫霉菌中难在培养条件下形成孢子囊的菌种之一。对诱发大豆疫霉菌产生游动孢子囊的10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方法除了MSS溶液法外均能诱发产生游动孢子囊,其中以土壤浸出液法和皮氏液加土壤浸出液法效果最佳,产孢量大,所需的时间最短,游动孢子囊成熟度一致,且能一次性释放出游动孢子,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大豆疫霉菌产生孢子囊难这一重要问题。
兰成忠陈庆河赵健邱荣洲李本金吕新翁启勇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菌游动孢子
福建省稻水象甲分布与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稻水象甲在福建省年发生1代。我省福鼎市和霞浦县是稻水象甲发生的疫区,2004年,两地分别有11个和10个乡镇发生稻水象甲疫情,累计发生面积1 597.6 hm2;稻水象甲发生和为害受作物品种和生境条件等因子的影响较为明显,糯稻受害程度大于杂交稻,秧田水稻的株被害率和成虫密度大于移栽田。
邱良妙魏辉傅建炜吴玮李建宇占志雄
关键词:稻水象甲
大豆疫霉菌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筛选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大豆疫霉菌在不同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法研究了大豆疫霉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并应用杀菌剂室内生测、盆栽药剂防效对药效作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6;光暗交替有利于该菌营养体的生长,在Rye或C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EC50为O.1654μg/mL,抑菌效果最好,甲霜灵、甲霜灵·锰锌和氟吗啉·锰锌的EC50分别为0.2610、0.4510和0.9842μg/mL,效果次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在活体条件下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有较长持效期。
兰成忠陈庆河赵健邱荣洲李本金翁启勇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菌生物学特性化学防治
抗番茄青枯病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室内防效测定被引量:7
2006年
从健康番茄体内分离到了93株内生细菌。采用含菌平板抑菌圈测定法,筛选出了3株对番茄青枯菌具有较强拮抗力的细菌菌株ZB-1、ZB-2和ZB-6。温室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菌株ZB-6对植株进行预处理后,番茄青枯病防病效果可达63-65%,说明该菌株对番茄青枯病发生具有较好预防效果。
赵健兰成忠陈庆河邱荣洲翁启勇
关键词:番茄内生细菌拮抗细菌番茄青枯病
稻水象甲田间种群动态及化学控制技术被引量:6
2007年
稻水象甲在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田间种群发生动态的调查结果表明:5月中旬是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迁入稻田为害高峰期,5月下旬成虫种群数量迅速降低,并有少量幼虫开始为害水稻根部;6月初是幼虫发生为害高峰期,蛹高峰期出现在6月中旬,并开始有一代成虫羽化。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0%丁硫克百威乳油、48%毒死蜱乳油、40%三唑磷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具有良好的田间控制效果,药后7d防效均在92.31%—100%;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15%乐斯本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施药后7d对稻水象甲幼虫的防效90.03%—93.56%。化学综合防治示范区水稻分蘖数和株高均显著大于对照区。
邱良妙魏辉傅建炜李建宇吴玮占志雄
关键词:稻水象甲种群化学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