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TY001)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范宏伟刘晚玲秦椿林肖林鹏李宗浩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化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以区域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按照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和标准,阐述了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分类、内涵、筛选、评价方法、基准值,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提供评价依据,以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进程。认为:均等、协调是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特征,有效指标的筛选、基准值的确立、方法的选择是评价程序的三个主要步骤;指标体系定位在区域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按照投入、产出和结果维度进行分类,包括1项一级指标、1项二级指标、3项三级指标、17项四级指标。应用过程中,要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采取最大值最小值之比、变异系数、灰色关联度,全面衡量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程度。
- 范宏伟
-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
- 体育强国梦的民本理论框架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中国体育现实定位体育大国,未来发展梦想迈进体育强国。通过对体育强国梦的概念界定、内涵演进、指导思想、民生诉求、人本价值、均等取向等民本理论框架初步分析,认为,体育强国梦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体育民生改善是中国体育事业转变的发展方式。体育强国梦是一个多维体育体系的客观结果,其特征描述处于质性的叙说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其思想纲领;民生诉求是提供保障体育权利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人本价值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追求,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对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和社会需要满足的实践;作为和平崛起国家战略的辅佐,均等取向是其特征描述,公平协调是其评价标准,共同富裕是其奋斗目标。
- 范宏伟刘晚玲
- 关键词:民生
-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民生逻辑被引量:18
- 2014年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们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举措。基于战略角度提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规范分析法,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概念开发的基础上,阐述其民本逻辑的原由、现实政策和时代意义,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研究认为:1)体育作为人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要素之一,是宪法赋予公民生命健康权的下位权利,具有一元特征,其本质在于人类的自我创造,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人人应该均等的享有其基本服务和保障。2)我国《宪法》早就对体育权给了原则性的认可,且其大部分内容已贯彻于每一部相关法律法规当中。基于体育权利保障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政策从最初作为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将其确定为完善我国体育财政体制的改革方向,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终定位于社会公平。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指导实践更好更快的发展。
- 范宏伟秦椿林
-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民生公民权利体育权利社会公平
- 西北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制约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对西北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过程中所出现服务意识浅薄,管理理念滞后;服务活动扭曲,管理内涵不清;服务经费拮据,管理资金短缺;服务场地简陋,管理设施无序;服务人力不足,管理资源匮乏;服务机制不顺,管理力量薄弱等进行剖析,旨在为西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 范海荣范宏伟刘晚玲印力克
-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农村
-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供给问题解读被引量:6
- 2012年
- 均等地享受公共体育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运用系统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以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供给原则为纲领,对其供给理论、方式,以及评价方法进行系统解读,明确"谁来供给、供给什么、如何供给"的问题实质,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有效供给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供给方式呈现出市场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特征。纯公共体育产品完全由政府来提供;准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以政府为主,社会适度消费为辅。2)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供给程度突出的是均等、协调状态,定性、定量相结合是其评价准则,投入、产出结果是其衡量维度。
- 范宏伟肖林鹏李宗浩
-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