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770099)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建华李里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战时
  • 3篇中国共产党
  • 3篇抗战
  • 3篇抗战时期
  • 3篇共产党
  • 3篇国共
  • 1篇冬学
  • 1篇独创性
  • 1篇选举
  • 1篇战线
  • 1篇执政
  • 1篇视域
  • 1篇统一战线
  • 1篇统一战线理论
  • 1篇农经
  • 1篇宪政
  • 1篇乡村
  • 1篇小农
  • 1篇小农经济
  • 1篇逻辑分析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王建华
  • 1篇李里峰

传媒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中国农史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天府新论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运动——以延安县冬学为中心被引量:24
2011年
革命视域中的新文字是劳苦大众的"武器,"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延安县为中心,试办新文字冬学。新文字在边区历经试点、推广、整改三个阶段。面对无法走出困境的新文字冬学,1943年,边区教育厅悄然终止了新文字运动。中共推行新文字的直接原因是解决汉字扫盲的困境,内在动力是特定情境下,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检讨边区新文字运动,虽则存在干部重视不够,教员素质低,知识分子抵制以及主观主义、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文字改革带来的文化大众性与民族性的紧张。
王建华
改造民主:抗战时期“三三制”选举的革命面像被引量:12
2010年
"三三制"原则回应了现代革命的民主诉求,这一原则的革命意义还在于将自由主义追求的个体权利平等转化为革命政党追求的党派与阶级平等。梳理相关史料可以看出,完善"三三制"选举的过程即是政党改造民主的过程。在革命语境下,中共通过中间分子的"物色",选区的调整,原则实现形式的灵活性与政党领导的间接性等来塑造民主,巩固革命政权。至此,"三三制"原则成为革命政党改造民主,动员民众的工具。
王建华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制度建设的逻辑分析——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被引量:4
2011年
梳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制度成长的轨迹可以看出,应对现代国家的宪政诉求是制度建构的逻辑起点;但在革命的制度空间里,基于自由主义的宪政民主与革命的行为方式间存在着诸多逻辑的悖论。要而言之,宪政讲求权利、制度与规范,而革命则强调组织、服从与效率。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过程中,推动制度演进的内在动力是宪政与革命的交互作用。
王建华
关键词:宪政
政策运作的辩证逻辑——战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与执行被引量:5
2012年
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与执行,体现了政策运作中延续与变迁、表达与实践、温和与激进、上级与下级间的辩证逻辑。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的前后阶段往往呈现出相互交叠的特征,政策制定者也会根据不同情形而分别强调政策的"变"与"不变";政策执行可能偏离政策规定,政策目标与政策宣传可能背道而驰,政策制定者也可能有意利用政策执行之偏差;温和意味着团结和秩序,激进意味着斗争和活力,政策的温和与激进既是客观形势之后果,也与政策制定者的主观选择密切相关;政策执行者并非同质性的整体,上下级之间在政策演变和执行中不断互动,其间既有命令与服从,也有批评与抵制、推诿与抗拒。
李里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革命视域下的乡村妇女解放——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追寻妇女的个体解放是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激情与梦想,遗憾的是,单纯的"妇女主义观点"影响了传统的家庭关系,乃至乡村的社会稳定。应对运动进程中的"自由"困境,高干会后,从革命与战争的需要出发,妇女参加生产,建立抗日的、和睦的、人才两旺的新家庭,成为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主要内容。梳理革命视域下的乡村妇女解放,自由平等的个体解放,是革命的奋斗目标;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的是革命力量的积聚,而非个体的无限"自由",妇女解放必须服从于革命的基本要求。
王建华
关键词:抗战时期妇女解放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户计划被引量:5
2010年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订农户计划的方式,组织农民扩大农业生产。农户计划是中国共产党改造小农经济的最初尝试,作为组织起来的重要一环,党试图通过组织边界的扩张与渗透,改造小生产者的痼疾乃至传统家庭伦理,赢得经济发展。遗憾的是,多数农户计划都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其中虽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领导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征粮动员的历史记忆,使得小生产者对农户计划本能的抱有一种拒斥心理。在革命视域下,解决农户计划存在的问题,唯有社会主义集体化一途。
王建华
关键词:小农经济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独创性发展被引量:9
2011年
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渐进过程中,"策略""战略""政策"等概念的交错叠合,遮蔽了统一战线从策略向战略的转变。把统一战线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的独创性发展。由此出发,它确立了各革命阶级(阶层)长期共存的合作关系,决定了未来国家的性质与组织形式,也拓宽了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王建华
关键词:统一战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