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2168)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蒲明华赵勇欧亚芝李曼周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教育部新南威尔士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缓冲层
  • 2篇导体
  • 2篇涂层导体
  • 2篇化学溶液沉积...
  • 2篇YBCO
  • 1篇电镀
  • 1篇正交
  • 1篇织构化
  • 1篇乳酸
  • 1篇陶瓷
  • 1篇提拉法
  • 1篇热电陶瓷
  • 1篇热电性能
  • 1篇硝酸盐
  • 1篇临界电流
  • 1篇临界电流密度
  • 1篇化学溶液法
  • 1篇基带
  • 1篇PA
  • 1篇SCO

机构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新南威尔士大...

作者

  • 8篇蒲明华
  • 6篇赵勇
  • 4篇欧亚芝
  • 3篇朱晓垒
  • 3篇周涛
  • 3篇李曼
  • 2篇雷鸣
  • 2篇邓永昌
  • 2篇曹军红
  • 2篇黄扬
  • 2篇朱晓磊
  • 1篇王文涛
  • 1篇程翠华
  • 1篇叶飞
  • 1篇何龙健
  • 1篇周茜
  • 1篇张文英

传媒

  • 6篇低温与超导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陶瓷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提拉法制备Sm_(0.2)Ce_(0.8)O_(1.9)单层缓冲层及其性能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在双轴织构的Ni-5%W合金基带上,采用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通过提拉涂敷法,制备了厚度达250nm的Sm_(0.2)Ce_(0.8)O_(1.9)(SCO)外延织构单层缓冲层。通过严格控制前驱溶液的浓度、提拉速度、成相温度和热处理时间,所获的SCO单层缓冲层涂层平整、无微裂纹、且具有较强的(200)c轴外延织构。在其他条件假设不变的情况下,主要研究不同提拉速度对SCO缓冲层薄膜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溶液法在SCO/NiW缓冲层上制备了YBCO超导层,其具有高度的双轴织构和均匀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用提拉法获得的SCO单层缓冲层在具有适度的厚度下,仍然具有很好的织构传递特性,为低层本制造YBCO涂层导体长带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路线。
雷鸣王文涛蒲明华何龙健程翠华赵勇
关键词:SM0提拉法
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YBCO薄膜的快速分解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文中对化学溶液沉积法快速制备YBCO薄膜的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分解工艺的优化,成功将薄膜的干燥分解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而传统工艺则需要10小时以上的处理时间。以快速分解工艺成相的YBCO薄膜的X射线衍射、扫面电镜和物性测量结果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c轴外延织构,表面微观形貌平整致密,临界超导转变温度(Tc)为92K。
黄扬邓永昌朱晓磊欧亚芝蒲明华
关键词:化学溶液沉积法YBCO薄膜
微量Ni^2+掺杂MOD-YBCO薄膜性能的研究
2016年
采用无氟高分子辅助金属有机物沉积法(PA-MOD)在La Al O3(LAO)单晶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YBa2Cu3-xNixO7-z(x=0、0.0005、0.001、0.0015、0.002)超导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分别研究了微量Ni2+掺杂YBCO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超导性能。结果表明,微量Ni2+掺杂明显提高YBCO薄膜在外加磁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说明微量Ni2+掺杂增强了YBCO薄膜的磁通钉扎性能。
曹军红蒲明华叶飞赵勇
关键词:YBCO临界电流密度
基于乳酸-硝酸盐体系化学溶液法的GdBiO3缓冲层的快速制备
2015年
以YSZ为基片对以乳酸为溶剂的Gd Bi O3(GBO)缓冲层的化学溶液法(CSD)快速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工艺温度对挥发和外延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涂覆薄膜中的乳酸可以在115℃-30min内几乎完全挥发,低于100℃时难以完全挥发出无水的硝酸盐混合膜。Ar气中GBO的最佳外延温度为800℃时间为1h。GBO缓冲层CSD法制备总工艺时间约为1.5小时。在此YSZ/GBO缓冲层上CSD法制备的YBa2C3Oz膜的转变温度可达90K。
周涛蒲明华欧亚芝朱晓垒曹军红赵勇
关键词:缓冲层
定向电镀-涂层导体织构化基带低成本制备的潜在途径被引量:1
2015年
高昂的基带制备成本是限制涂层导体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对电镀Ag中取向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电镀电流密度较低时(趋于0),镀膜以(220)织构为主,与基片的织构基本一致;当电镀电流密度较高时,样品延密排面(111)择优取向。在此基础上,利用自主研制的定向电镀原理性装置在Cu基片上电镀出(200)取向的双轴织构的Ag层。这些结果为涂层导体织构化基带的制备提供新的可能途径。
李曼蒲明华宋铭洋周茜
关键词:涂层导体
外延温度对YBCO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CSD),在758℃到772℃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一系列YBa2Cu3Ox(YBC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观察和物性测量,研究了外延温度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60℃及770℃附近存在两个适合YBCO薄膜外延生长的温度区间,在这两个温区生长制备的YBCO薄膜具有良好的超导性能。760℃和770℃附近制备的样品的临界超导转变温度Tc分别为90K和89K,说明760℃附近的较低温区更适合YBCO薄膜的外延生长。760℃附近生长的薄膜在77K自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Jc可达到3MA/cm2。文中进一步对存在两个外延温区间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其机制可能来源于自发形核与诱导外延生长之间的相互竞争。
欧亚芝蒲明华周涛朱晓磊李曼赵勇
关键词:YBCO
正交SrCuO_2陶瓷的热电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摘要: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正交晶系的Ni掺杂和K、Na共掺的SrCuO2陶瓷样品,并着重考察研究了它们在375~875K的热电性能。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在573~873K均存在热电效应,且其Seebeck系数为正,属于P型热电陶瓷;其电导率在该温度区间单调上升,呈现出半导体特性。Cu位Ni掺杂提高了正交SrCuO,的Seebeck系数,但降低了其电导率;Sr位K、Na共掺提高了其电导率,但降低了Seebeck系数。适量Sr位或Cu位掺杂均可提高SrCuO2陶瓷的热电性能。
邓永昌黄扬蒲明华朱晓垒赵勇
关键词:热电陶瓷掺杂热电性能
YBiO_3缓冲层的化学溶液沉积法快速制备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固态分解原理,提出并验证了名为两步加热法(TSH)的CSD快速制备YBiO3缓冲层的技术方案。研究发现,聚丙烯酸-硝酸盐溶液前驱膜中的溶剂聚丙烯酸可以在40min内完全挥发。得到的无水硝酸盐混合物可以直接在高温下分解,并于1h内在钇稳定氧化锆上外延生长出YBiO3缓冲层,总工艺时间不足2h。测试结果表明,由此制得的YBiO3薄膜表面同样平整、致密,且具有良好的立方织构。两步加热法为涂层导体缓冲层的低成本连续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文英蒲明华朱晓垒周涛欧亚芝李曼雷鸣赵勇
关键词:涂层导体缓冲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