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1035)

作品数:96 被引量:448H指数:12
相关作者:刘平贾淑果田保红张毅陈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金属学及工艺
  • 67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4篇合金
  • 28篇复合材料
  • 28篇复合材
  • 23篇原位复合
  • 23篇原位复合材料
  • 23篇再结晶
  • 21篇时效
  • 18篇动态再结晶
  • 16篇形变
  • 14篇导电
  • 12篇导电率
  • 12篇热压缩
  • 12篇显微硬度
  • 12篇CU-CR-...
  • 11篇热压缩变形
  • 10篇电导
  • 10篇电导率
  • 10篇冷变形
  • 10篇CU
  • 9篇本构

机构

  • 96篇河南科技大学
  • 51篇上海理工大学
  • 28篇西安理工大学
  • 16篇河南省有色金...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包头职业技术...
  • 2篇西北大学
  • 2篇包头北方创业...
  • 1篇洛阳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安泰科技股份...

作者

  • 77篇刘平
  • 67篇贾淑果
  • 60篇田保红
  • 41篇张毅
  • 35篇陈小红
  • 30篇任凤章
  • 18篇刘勇
  • 11篇范莉
  • 10篇龙永强
  • 8篇丁宗业
  • 8篇陈家新
  • 7篇郭望望
  • 7篇黎蔚
  • 7篇宋克兴
  • 6篇李银华
  • 5篇邓猛
  • 5篇高林华
  • 5篇于志生
  • 4篇赵瑞龙
  • 4篇陶业卿

传媒

  • 19篇材料热处理学...
  • 9篇热加工工艺
  • 8篇特种铸造及有...
  • 8篇功能材料
  • 6篇铸造技术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稀有金属材料...
  • 4篇金属热处理
  • 4篇微电子学与计...
  • 3篇机械工程材料
  • 3篇材料导报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铸造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材料研究与应...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稀土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11篇2010
  • 18篇2009
  • 23篇2008
  • 22篇2007
  • 5篇2006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uCr合金触头材料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07年
CuCr合金触头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真空开关。本文综述了不同Cr含量对CuCr触头材料开断能力、截流值、耐电压强度和抗熔焊性等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添加其它新组分对其性能的作用。针对目前CuCr合金存在的问题,提出严格控制原材料成分及杂质含量、添加新组分,是目前改善或获得高性能CuCr触头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
夏承东田保红刘平任凤章
关键词:CUCR合金真空开关触头材料CR含量
轧制变形Cu-10Fe-2Ag-0.15Zr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2009年
通过分道次冷轧和多次中间退火工艺制备了Cu-10Fe-2Ag-0.15Zr原位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强度、电导率和形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形变量越大,Fe纤维越均匀细化,强度越高。中间退火可以在不损害其强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其电导率。通过变形和中间退火的合理配合,可获得较好强度和电导率匹配。本实验较好的强度和电导率组合为820MPa/55.4%IACS和713MPa/61.3%IACS。
黄华陈拂晓刘平郭俊卿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冷轧电导率
时效对Cu-3.2Ni-0.75Si-0.30Z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Cu-3.2Ni-0.75Si-0.30Z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900℃固溶,不同时间时效处理后,第二相呈弥散分布。合金经不同冷变形后时效,能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与导电率,当时效温度达到500℃时,其显微硬度达到253.7Hv,导电率达到40%IACS。同时建立了该合金在500℃下,关于时效时间的一元导电率方程。时效前的预冷变形能够有力的促进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第二相的析出,从而提高合金的显微硬度和导电率。
张毅刘平田保红陈小红贾淑果任凤章龙永强
关键词:时效冷变形
形变Cu-Cr原位复合材料中纤维相的热稳定性被引量:13
2009年
研究不同温度时大变形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中Cr纤维的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Cr纤维形态变化,测定Cr纤维的断开直径,并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模界面分裂模型计算了550~900℃时Cr在Cu/Cr界面的界面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纤维的形态由片状到球体化断裂,其过程为,Cr纤维逐步形成空洞、纵向开裂、断开和球化;高温条件下纤维断裂受界面扩散控制。
陈小红刘平田保红张毅贾淑果任凤章井晓天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纤维热稳定性
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中纤维相的组织演变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感应熔炼、铸造、锻造和冷拔变形制备了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采用SEM和TEM观察分析纤维相组织形态的演变。在较低的应变量下纤维保持着与铸态树枝晶相同的bcc单晶结构,在较高的应变量下,单根Cr纤维被分隔为一些由亚晶界组成的亚结构,相邻亚晶的偏差角在5~30°之间。
陈小红刘平田保红张毅贾淑果任凤章井晓天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亚晶
Cu-0.36Cr-0.03Zr合金时效析出相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对Cu-0.36Cr-0.03Zr合金时效处理后的析出相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经450℃时效4 h后,合金显微硬度达到峰值,析出相为具有花瓣状应变场衬度的面心立方Cr相,与基体完全共格;当时效时间延长至8 h时,面心立方Cr相转变为体心立方Cr相;经550℃时效2 h后,合金显微硬度达到峰值,合金中弥散析出相呈球状,通过衍射花样标定,析出相为体心立方Cr相和Cu4Zr相,且Cr相与Cu基体之间存在N-W位向关系。
丁宗业贾淑果邓猛宋克兴刘平
关键词:CU-O时效处理析出相
变形及热处理后CuCr25触头材料的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本文在中频感应炉中采用大气熔铸方法制备了CuCr25合金触头材料,探讨了时效以及变形对导电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并测定了该合金的抗软化温度。结果表明:在950℃×1h固溶后,经440℃时效6 h可获得较高的导电率和显微硬度;固溶后经40%变形在440℃时效2 h后,导电率和显微硬度分别可达57%IACS和174 HV,比固溶后直接时效分别高出10%IACS和27 HV;并测得合金的抗软化温度约为55℃。
田保红朱建娟刘平任凤章刘勇贾淑果
关键词:固溶时效导电率显微硬度
时效工艺对Cu-1.0Ni-0.25Si-0.1Z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07年
研究时效温度和时间对Cu-1.0Ni-0.25Si-0.1Z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冷变形对该合金时效后性能的影响。合金经850℃固溶、450℃时效处理后,第二相呈弥散分布,并可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及导电率。通过该合金在450℃时效过程中的导电率变化和根据导电率与新相的转变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了时效过程中新相的转变比率。从而确定了该温度下时效的Avrami相变动力学方程及导电率方程。
张毅刘平田保红赵冬梅陈小红
关键词:时效
非真空熔铸Cu-Cr-Zr合金的组织性能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非真空熔铸方法制备的Cu-Cr-Zr合金,通过显微硬度、导电率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试验方法和设备观察分析了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非真空熔铸的Cu-1.02Cr-0.34Zr和Cu-0.90Cr-0.18Zr合金主要由Cu、Cu5Zr、和Cr组成。其铸态显微硬度和导电率分别达到HV102、HV100和51%IACS、53%IACS。经过800℃×50 h的热处理后,合金显微组织更加细小均匀。
郭望望贾淑果陈小红陶业卿刘平
关键词:CU-CR-ZR合金显微组织
First-Principl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Electronic Property of Precipitates on the Cu-Rich Side of Cu-Ni-Si Alloys被引量:1
2011年
The energet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precipitates on the Cu-rich side of Cu-Ni-Si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based on plane-wave pseudopotential method.The negative formation heats and the cohesive energies of these precipitates were estimated with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and their structural stability was also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δ-Ni2Si,γ-Ni5Si2 andβ-Ni3Si precipitates all have great alloying abil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which,after comparing their density of states (DOS),is found attributed to the pseudogap effect near the Fermi level(Ef)and strong hybridization between the Ni-3d and Si-3p states.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precipitates,theδ-Ni2Si precipitate has the greatest structural stability,which is resulted from its lower DOS at Ef and the main bonding peaks slightly moving to the low energy region.
龙永强刘平刘勇贾淑果田宝红
关键词:PRECIPITATEFIRST-PRINCIPLES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