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12)

作品数:75 被引量:1,446H指数:20
相关作者:郝晋珉李保国胡克林曹志宏黄元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25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土壤
  • 12篇黄淮
  • 12篇黄淮海
  • 9篇农业
  • 6篇氮素
  • 6篇玉米
  • 6篇黄淮海地区
  • 6篇耕地
  • 5篇农田
  • 4篇有机质
  • 4篇生态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有机
  • 4篇土壤有机质
  • 4篇作物
  • 4篇小麦
  • 4篇黄淮海平原
  • 4篇耳朵
  • 3篇冬小麦
  • 3篇指标体系

机构

  • 76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3篇天津农学院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理工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东省国土资...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国家杂交水稻...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信...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2篇郝晋珉
  • 31篇李保国
  • 12篇胡克林
  • 10篇曹志宏
  • 9篇黄元仿
  • 7篇梁流涛
  • 6篇杨君
  • 6篇郭焱
  • 6篇马韫韬
  • 5篇蒋平安
  • 5篇武红旗
  • 5篇马黎春
  • 5篇李伟
  • 4篇高如泰
  • 4篇钟骏平
  • 4篇谢敏
  • 4篇白玮
  • 4篇刘忠
  • 4篇张秋平
  • 3篇陈研

传媒

  • 24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资源科学
  • 3篇农业系统科学...
  • 3篇水利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生态经济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19篇2008
  • 16篇2007
  • 15篇2006
  • 1篇2005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土地利用系统与管理理念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目的:引入资源—资产—政府管理理念,系统分析中国土地利用过程。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土地的资源管理是土地利用的基础与保障,侧重于保护土地的基本功能;土地的资产管理由土地资源管理衍生、侧重于用市场经济手段研究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引起的价值增值,重点研究土地收益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土地的政府管理是核心,建立在资源管理、资产管理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寻求人地协调发展模式为目标,主要由政府对土地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分配进行全程管理。研究结论: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引入资源—资产—政府管理理念,能够对未来土地管理提供明确导向——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以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场与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李伟郝晋珉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资产政府公共管理
我国土地利用系统与管理理念特征分析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与文献综合研究法,构建以农用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为基础要素的土地利用系统;对建国后土地资源管理、资产管理与政府管理理念的内涵、核心、重点及相互联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论:土地的资源管理是土地利用的基础...
李伟郝晋珉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资产公共管理
文献传递
基于超效率的黄淮海粮食生产效率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黄淮海地区1999-2005年粮食生产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对效率无效,至2003年粮食产量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2004年和2005年粮食生产相对效率提高到有效范围,但是至2005年底黄淮海粮食生产的超效率值仍未达到1999年的粮食生产效率的状态。在影响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灌溉保证率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增加有利于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粮食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提高、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劳动数量的减少有利于其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图1,表3,参21。
曹志宏梁流涛郝晋珉
关键词:超效率DEA模型粮食生产影响因素
天津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为更好地评价天津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文章利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生态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率相对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工业辅助能值大幅增加,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较大压力。天津市应调整其能值投入和产出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降低以化肥为代表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以促进其农业的可持续性。
高红梅曹志宏郝晋珉
关键词:能值分析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指标体系
不同孔隙度土壤气体扩散系数测定被引量:5
2015年
土壤气体扩散系数是研究土壤气体传输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它随土壤质地、容重和孔隙的改变而变化,难以估算,为准确测定和研究其特征,依据气体扩散原理设计并研制了土壤气体扩散系数测定装置。以石英砂和砂质壤土为试验材料,利用该装置研究了气体扩散系数与不同含水量和容重下的充气孔隙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砂质壤土原状土和装填土的气体扩散系数差别很小;土壤相对扩散系数随土壤总孔隙度减小而变小,且粒径较小的土壤具有相对较小的气体扩散系数;原状和装填砂质壤土的相对扩散系数与充气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均可以用幂函数方程来拟合,方程中的参数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原状土非活性孔隙度为0。Buckingham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0.008),但Millington and Quirk模型(均方根误差=0.032)和SWLR模型(均方根误差=0.023)的预测结果偏差较大。
苏志慧吴兵龚元石
关键词:土壤孔隙度
罗布泊“大耳朵”湖区钾元素地球化学与富集机理被引量:7
2010年
对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盐壳的沉积过程、钾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地下卤水化学性质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大耳朵"湖区地下卤水盐度为341g/L左右,ρ(K+)变化于7.0~12.4g/L,平均值9.61g/L,高浓度富钾卤水通过毛细管上升和地表析盐,导致钾盐矿物在地表析出,地表盐壳的w(K+)变化于0~4.7g/kg,平均含量2.05g/kg,钾盐矿物主要包括光卤石、杂卤石和软钾镁钒。研究表明盐壳盐类矿物在干盐湖地表的聚集及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与地下卤水的化学性质有着密切关系,盐壳沉积后期风蚀、雨淋、季节性的地表径流都会影响和重塑盐壳地球化学组成特征,钾盐矿物可作为盐壳增长发育的指示矿物。
马黎春李保国蒋平安钟骏平盛建东邱宏烈武红旗
关键词:地球化学钾元素
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土壤水氮利用效率模拟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区域,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模拟模型对区域农田土壤水氮行为进行模拟和评价。【方法】建立和验证土壤水、热、氮和作物生长联合模型并与GIS相结合,在1999~2000年黄淮海平原的农村社会经济和土壤、气候等条件背景下,对冬小麦生长期土壤水氮利用效率和氮素损失量的区域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区域模拟结果表明,水分利用效率(WUE)、氮素利用效率(NUE)及土壤氮素淋失情况的空间分布在各地貌区之间有明显差异。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1m土体的氮素淋失量与灌水和降水量、施氮量、土壤饱和导水率(K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WUE与施氮量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降水和灌水量、Ks呈极显著的负相关;NUE与降水和灌水量、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施氮量、Ks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结论】黄淮海平原区域农田土壤水氮行为受自然条件和农田管理措施的显著影响,其空间分布规律可利用基于GIS的过程模型进行模拟和评价。
高如泰陈焕伟李保国黄元仿
关键词:冬小麦黄淮海平原氮素利用效率
北京郊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2
2006年
目的揭示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肥力评价和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收集和实测北京南郊—大兴区1980、1990和2000年3个不同时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个时期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64、12.76和12.89g·kg-1,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80.5、59.2和49.0km,呈递减趋势。大兴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之势。从1980年到2000年,有机质含量表现为由低向高逐级累积的规律,具体变化为有机质含量一级和二级的土地面积从无增加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0%和14.3%,含量三级的土地面积从23.0%增加到37.1%,四级土地面积减少很少,约为2.19%,五级土地面积减少幅度最大,为50.4%。结论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是有机质含量普遍上升的原因,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部分地区的有机质入不敷出,呈下降的趋势,应注意土壤的培肥管理。
胡克林余艳张凤荣王茹
关键词:耕层土壤有机质地统计学影响因素
基于自适应ARMA模型的区域农业总产值构成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由于噪声的存在并随时间累积,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预测。该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将模型状态划分为无噪声的迭代模型和有噪声的观察模型,并根据迭代模型的特点,详细推导并完整给出了它的迭代求解公式,以便使其可以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预测,同时研究1985~2001年黄淮海平原农业、牧业与渔业产值预测模型,得到较理想的预测结果。并用所建模型对2001年产值进行外延预测,以期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张洁瑕郝晋珉胡吉敏
关键词:自适应ARMA模型农业总产值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体系被引量:5
2008年
该论文基于理论研究、法律法规和工作实践,系统探讨了土地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体系,它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量控制方法、信息反馈机制三个主要方面,具体分析了三个方面现存的问题及其对制度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准确定位用途管制的目标因素、建设用地配置的"非均衡"规律、建设用地动态置换、地籍管理行政改革、公众参与的法制保障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的措施。为编制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方法与建议。
宇向东郝晋珉王博祺
关键词:土地用途管制总量控制非均衡发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