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AE201115)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董锐周健孙晓斌张建勋周冰倩更多>>
- 相关机构:盐城工学院常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β-环糊精/海藻酸钠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将海藻酸钠(SA)和β-环糊精(β-CD)共混制备了复合水凝胶,并讨论了交联剂浓度、原料配比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者的共混比例为1∶2、w(交联剂)为6%、交联时间为1h时,水凝胶的溶胀性能较好。水凝胶在pH=1.2时的溶胀率仅为1.2,而在pH=7.4时的溶胀率达到14.2,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药物,研究了β-CD/SA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对BSA的负载及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中的累计释放量较小(21.5%),且释放速率较慢;在模拟肠液中的累计释放量为70.2%,具有良好的pH敏感控制释放性能。
- 董锐周冰倩孙晓斌张建勋周健
- 关键词:海藻酸钠Β-环糊精水凝胶溶胀性
-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季铵化聚乙烯醇反应机理研究
- 2013年
-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在碱性条件下使聚乙烯醇发生季铵化反应。利用ATR-FTIR表征了产物结构,考察了碱与醚化剂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季铵化聚乙烯醇膜离子交换容量数值的影响,初步提出了KOH在聚乙烯醇季铵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通过对样品的XRD、FTIR谱图分析,解释了季铵化聚乙烯醇经长时间干燥不能完全溶解的原因。研究出高离子交换容量季铵化聚乙烯醇的最佳合成条件。采用季铵化聚乙烯醇铸膜液与戊二醛交联,制备得到具有较高离子交换容量的季铵化聚乙烯醇膜。
- 董锐张建勋孙晓斌周健
- 关键词:反应机理离子交换容量
- 羟乙基纤维素有机-无机杂化膜用于分离甲醇水溶液
- 2014年
- 以羟乙基纤维素(HEC)、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TEOS含量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膜。通过红外(FT-IR)、热重(TG)等分析手段对膜进行了表征,并以不同浓度的甲醇水溶液测试了杂化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TEOS的加入有效改善了膜的尺寸稳定性和热力学性能;随着TEOS的加入,膜通量先下降后上升,分离因子则相反。当TEOS添加量为15wt%时,膜的分离因子最高达到819;用阿伦尼乌斯等式分析了温度与渗透汽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甲醇与水的活化能分别是68.16kJ/mol、24.76kJ/mol,表明甲醇的温度敏感性高于水,因此分离因子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量则增加。
- 周冰倩董锐孙晓斌周健
- 关键词:渗透汽化羟乙基纤维素正硅酸乙酯杂化膜
- 季铵化聚乙烯醇/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正硅酸乙酯杂化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在季铵化聚乙烯醇(QPVA)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混合聚合物水溶液中添加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得到了不同配比的溶胶-凝胶铸膜液,并将各铸膜液在模具中干燥得到杂化膜,随后将杂化膜在戊二醛/丙酮溶液中交联得到尺寸稳定的杂化阴离子交换膜。考察了季铵化聚乙烯醇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铸膜液的质量比对杂化膜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分析了4种尺寸稳定阴离子交换膜的外观形貌、红外光谱、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含水/甲醇率和膜的离子交换容量。结果表明,QPVA/0.25PDADMAC/0.1TEOS碱性杂化膜在甲醇中尺寸稳定,微观结构致密,在65~140℃时热稳定性优良,离子交换容量可达到1.091 41 mmol/g。具有在中低温型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使用的潜力。
- 张建勋董锐孙晓斌周健
- 关键词: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正硅酸乙酯离子交换容量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