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1056)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6
相关作者:周邦新刘文庆李强姚美意耿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核科学技术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耐腐蚀
  • 8篇耐腐蚀性
  • 8篇腐蚀性
  • 7篇显微组织
  • 6篇耐腐蚀性能
  • 6篇合金
  • 5篇锆合金
  • 4篇耐腐
  • 3篇第二相粒子
  • 3篇氧化膜
  • 3篇氧化锆
  • 3篇四方氧化锆
  • 3篇二相粒子
  • 2篇英文
  • 2篇NB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热加工
  • 1篇吸氢
  • 1篇相变
  • 1篇ZR

机构

  • 1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1篇刘文庆
  • 11篇周邦新
  • 10篇姚美意
  • 10篇李强
  • 6篇刘庆冬
  • 6篇耿迅
  • 4篇雷鸣
  • 2篇严青松
  • 2篇王泽民
  • 1篇褚于良

传媒

  • 6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处理制度对Zr-Sn-Nb新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07年
将Zr-Sn-Nb新锆合金样品分别进行多种变形热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它们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粒子。然后把它们放入高压釜中,在350℃,16.8MPa,0.01mol/LLiOH水溶液中腐蚀。结果表明:580℃-3h/冷轧/500℃-30h处理的样品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这是因为该样品中Zr-Fe-Nb第二相粒子呈均匀细小分布,且体积分数在几种样品中最高,导致基体中的Nb元素固溶含量最低。
严青松刘文庆雷鸣李强姚美意周邦新
关键词:耐腐蚀性能显微组织第二相粒子
变形及热处理对Zr-Sn-Nb新锆合金第二相粒子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将Zr-Sn-Nb 新锆合金样品分组进行不同的热加工,用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电镜(HRTEM)观察并分析它们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粒子成分。TEM 观察发现,1000℃样品与 580℃样品相似,第二相粒子呈弥散分布。其它样品中第二相粒子分布不太均匀,随着保温温度升高,带状分布的第二相增多。EDS分析发现样品中存在Nb/Fe比不同的2种Zr-Nb-Fe第二相粒子和不含Fe元素的βNb粒子。
雷鸣刘文庆严青松李强姚美意周邦新
关键词:锆合金显微组织第二相粒子
椭圆偏振法研究四方氧化锆对Zr-Sn-Nb合金氧化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英文)
2007年
将经过不同热处理的Zr-Sn-Nb合金样品放在350℃、16.8mol/LPa、0.01mol/LLiOH溶液的高压釜中进行腐蚀。用椭圆偏振法研究氧化膜中的四方氧化锆,发现经过580℃/冷轧/500℃处理的样品在腐蚀42天和190天后氧化膜中的四方氧化锆比其它样品的多。四方氧化锆是影响合金耐腐蚀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四方氧化锆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耿迅刘庆冬刘文庆李强姚美意周邦新
关键词:锆合金氧化膜耐腐蚀性
热处理制度对Zr-Sn-Nb锆合金氧化膜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将Zr-Sn-Nb新锆合金样品分别进行多种变形热处理,把它们放入高压釜中,在350℃,16.8MPa,0.01mol/LLiOH水溶液中腐蚀,用X射线衍射研究不同腐蚀阶段氧化膜结构。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增长,腐蚀速度加快,四方氧化锆(t-ZrO2)含量减少;耐腐蚀性能好的样品,在腐蚀时间相同时,氧化膜中t-ZrO2的含量也高于耐腐蚀性能差的样品。这说明氧化膜中存在较多的t-ZrO2,可以改善氧化膜的保护性。
刘文庆耿迅刘庆冬李强姚美意周邦新
关键词:耐腐蚀性能氧化膜四方氧化锆
变形热处理对Zr1.0Nb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2008年
为了探究显微组织对Zr-1.0Nb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将Zr-1.0Nb合金样品分别进行680℃/500℃、680℃/560℃、800℃/500℃、800℃/560℃和1000℃/560℃五种变形热处理,然后在350℃、16.8 MPa、0.01mol.L-1的L iOH水溶液中腐蚀,并用透射电镜(TEM)研究其显微组织.其中800℃-1 h/冷轧/500℃-30 h处理样品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基体αZr中Nb元素固溶含量最低.通过变形热处理降低基体αZr中Nb元素固溶含量是提高Zr-1.0Nb合金耐腐蚀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刘文庆王泽民刘庆冬李强周邦新姚美意
关键词:耐腐蚀性能显微组织
显微组织对Zr-Sn-Nb-Fe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将Zr-Sn-Nb-Fe锆合金样品分别进行不同热处理,在350℃、16.8MPa、0.01mol.L-1LiOH高压水溶液中腐蚀,并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研究它们的显微组织和析出相粒子。结果表明,冷轧前在800℃保温的两种样品的耐腐蚀性能好于680℃保温的两种样品,冷轧后500℃保温样品的耐腐蚀性能好于560℃保温样品。HR-TEM分析表明800℃/500℃处理样品耐腐蚀性能最好的原因是析出相粒子中Nb含量较高,从而降低了Nb元素在基体αZr中的固溶含量。
刘文庆雷鸣耿迅李强周邦新
关键词:耐腐蚀性能显微组织
氧化膜中四方氧化锆对Zr-Sn-Nb合金耐腐蚀性影响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将经过不同条件处理的Zr-Sn-Nb合金样品放在装有0.01mol/L的LiOH溶液、350℃、16.8MPa的高压釜中腐蚀,用椭圆偏振法研究氧化膜中四方氧化锆对Zr-Sn-Nb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过42和190d腐蚀后,580℃/冷轧/500℃样品中的四方氧化锆比其它样品多,但是腐蚀速率却相反。说明了少量的四方氧化锆是影响Zr-Sn-Nb合金耐腐蚀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四方氧化锆的形成提高了合金的耐腐蚀性。
耿迅刘庆冬刘文庆姚美意周邦新
关键词:锆合金氧化膜耐腐蚀性
热加工对Zr-Sn-Nb锆合金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将Zr-Sn-Nb新锆合金样品分别进行多种变形热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它们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粒子。然后,将它们放入高压釜中,在350℃、16.8 MPa、含70μg/g Li+的LiOH水溶液中腐蚀。结果表明:580℃-3 h/冷轧/500℃-30 h处理的样品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这归因于该样品中Zr-Nb-Fe第二相粒子细小分布均匀、第二相粒子体积分数最高,从而导致基体中的Nb元素固溶含量最低。
刘文庆雷鸣耿迅李强姚美意周邦新
关键词:耐腐蚀性能显微组织第二相粒子
Zr-2.5Nb合金在550℃/25MPa超临界水中腐蚀时的氢致α/β相变被引量:3
2008年
Zr-2.5Nb合金经β相水淬及冷轧变形后,再经过580℃/5h和650℃/2h的热处理,在静态高压釜中进行550℃/25MPa超临界水腐蚀实验。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腐蚀前、后合金基体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550℃/25MPa超临界水中腐蚀到一定程度后,合金基体内会形成氢稳定的β-Zr相,同时合金元素Nb扩散进入该相,形成富Nb/H的β-Zr相。该相在降温过程中发生分解,形成ZrHx、α-Zr和Nb含量不同的Zr-Nb相组织。
李强周邦新姚美意刘文庆褚于良
关键词:超临界水吸氢相变
Zr-Sn-Nb-Fe合金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将Zr-Sn-Nb-Fe合金样品冷轧后在500和560℃下分别保温不同时间,在350℃、16.8 MPa、含70μg/g Li+的LiOH水溶液中腐蚀,500℃/100 h样品的耐腐蚀性能最好。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这些样品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观测到随着保温时间延长,500℃下保温样品中的第二相由连续片层逐渐转变成带状分布的颗粒,保温时间达到100 h时,基体内析出βNb。560℃下保温样品与500℃下保温样品有相似的组织转变过程,只是时间大幅缩短,保温仅10 h时,基体已完全再结晶为等轴晶。
刘文庆王泽民刘庆冬李强姚美意周邦新
关键词:锆合金显微组织耐腐蚀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