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3146)

作品数:5 被引量:109H指数:5
相关作者:唐根年施海燕张杰张杰宣勇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制造业
  • 2篇中国高技术产...
  • 2篇高技术产业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化配置
  • 1篇园区
  • 1篇企业
  • 1篇企业迁移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区域经济增长
  • 1篇经济增长
  • 1篇核心-边缘结...
  • 1篇产业结构
  • 1篇产业结构转型
  • 1篇产业园
  • 1篇产业园区

机构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湖南商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湖南工商大学

作者

  • 4篇唐根年
  • 2篇施海燕
  • 1篇汪彩君
  • 1篇张杰
  • 1篇徐维祥
  • 1篇张杰
  • 1篇宣勇
  • 1篇张杰

传媒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要素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综述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分析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按照对CP模型基本假设放松部门和生产要素两方面的约束条件分类,并进行了梳理,同时根据集聚水平测度的不同角度对现有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最后评述了研究现状的不足和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汪彩君徐维祥唐根年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
中国高技术产业时空演变、集聚适宜度及要素优化配置被引量:6
2012年
构建综合集聚度指标和系统聚类,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时空演变,将高技术产业分成5类,从东到西呈现阶梯分布,东部地区集聚度还在进一步提高,而其他3个地区从1996年开始集聚度逐渐下降。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适宜度,发现东部地区呈现集聚过度迹象,所以选择广东、江苏、上海、陕西和吉林作典型研究,发现江苏、广东高技术产业集聚过度。借助数据包络分析得出,江苏、广东高技术产业需要转变增长方式、优化要素配置、减少固定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的结论。
施海燕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浙江省制造业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0
2018年
基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核密度估计等多种空间统计方法,从省域、区域、县域及县域以下多个空间尺度,对1998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异格局进行点、面结合测度,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解析影响全省以及杭嘉湖绍、宁台温舟和金衢丽三大区域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的地理因子。结果表明:(1)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程度呈递减态势,空间分布沿着"西南-东北-西北"的Z字型路径向外扩散;(2)浙江制造业经历了"三核并立"-"三核多中心"-"三核连片发展多中心"空间分异格局;(3)环杭州湾地区一直处于全省制造业热点地区,浙江省冷热点区域空间格局大体呈现"东北-西南"的走向;(4)影响全省制造业企业分异格局的核心因素主要为信息化、地形、市场规模、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等,影响三大区域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核心因素存在时空差异性。
张杰张杰
关键词:制造业
浙江省制造业企业时空迁移特征及驱动机理——基于县域尺度被引量:8
2019年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核心-外围分析方法和条件logit模型,将浙江省90个区县分为核心区、次核心区、次边缘区和边缘区,研究1998-2013年制造业企业在省内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迁移企业数量的增加,迁移活动涉及区县数量增多,促进全省企业迁移网络密度增加。但是三大核心城市仍为企业迁移活动的高发区域,其他外围城市仍为低发区域,依托核心城市形成的三大迁移板块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迁移活动仍具有较强的区域性。②来自四类区域的企业区位再选择偏好存在时空上的差异性。目前,次边缘区已取代核心区,成为核心区与次核心区企业再区位的首选区域。③企业迁移受多重因素的驱动和制约,浙江省制造业企业迁移与一般企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出企业迁移区位再选择的特殊性。
张杰唐根年
关键词:企业迁移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核心-边缘结构
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及其适度性检验被引量:11
2013年
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良性发展,必须关注集聚效果,从投入产出两方面构建集聚度指标研究产业空间分布,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分布呈现"两极化"特征,东部沿海高技术产业处于高度集聚状态。全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显著,其中技术效率改进作用大,而技术进步作用较小。结合两方面,检验东部高技术产业集聚度提高与生产率改进的关系,发现东部高技术产业集聚度提高与产业生产率改进存在长期均衡,但短期内集聚度提高对生产率改进作用不显著,显示集聚过度迹象。典型地区研究表明,当前发展模式下,广东和江苏高技术产业短期内出现集聚非经济迹象,上海为集聚适度。
施海燕宣勇唐根年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