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06B01-03)

作品数:51 被引量:327H指数:12
相关作者:杨理践高松巍刘斌杨洋邢燕好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武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机械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滤波
  • 9篇有限元
  • 7篇电磁超声
  • 6篇有限元仿真
  • 5篇导航
  • 5篇地理坐标
  • 5篇涡流
  • 5篇漏磁
  • 5篇卡尔曼
  • 5篇卡尔曼滤波
  • 5篇换能器
  • 5篇感器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4篇地理
  • 4篇信号
  • 4篇组合导航
  • 4篇漏磁检测
  • 4篇捷联
  • 4篇金属

机构

  • 52篇沈阳工业大学
  • 3篇辽宁大学
  • 2篇武夷学院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作者

  • 49篇杨理践
  • 42篇高松巍
  • 7篇刘斌
  • 5篇杨洋
  • 4篇邢燕好
  • 4篇靳鹏
  • 2篇沈博
  • 2篇李瑞强
  • 2篇李晖
  • 2篇陈立佳
  • 2篇付英
  • 1篇刘凤艳
  • 1篇姜文特
  • 1篇段成功
  • 1篇孙霄
  • 1篇李桂颖
  • 1篇袁希平
  • 1篇赵洋
  • 1篇张森林
  • 1篇臧慧

传媒

  • 12篇仪表技术与传...
  • 10篇沈阳工业大学...
  • 9篇无损探伤
  • 7篇仪器仪表学报
  • 6篇无损检测
  • 2篇管道技术与设...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电子产品可靠...
  • 1篇中国测试

年份

  • 1篇2016
  • 10篇2015
  • 18篇2014
  • 14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磁超声表面波的铝板检测技术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激发导波多模态的问题,研究了单极性磁钢作用下具有曲折线圈结构的EMAT在铝板中的工作机理,以及固定激发频率下曲折线圈间距对该EMAT激发导波多模态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线圈间距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进行仿真,分析质点所受洛伦兹力。只改变线圈间距的情况下在铝板上对1.5mm、3mm、5mm三种间距的曲折线圈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线圈间距小于1.5mm时,换能器在铝板上激发出的表面波现象增强。
杨理践魏鸿博高松巍
关键词:电磁超声表面波换能器铝合金板材
电磁超声兰姆波的无损探伤技术被引量:7
2012年
针对金属薄板的缺陷检测问题,进行了电磁超声兰姆波无损探伤技术的研究。基于兰姆波的频散特性,推导出了兰姆波各模式相(群)速度关于线圈间距、频厚积及激励频率的表达式,确定了电磁超声换能器的结构参数。设计了一种DDS与FPGA相结合,产生串码、频率可调的脉冲激励信号串发生电路,利用H桥放大电路对激励信号进行了升压处理,并对激励线圈进行了阻抗匹配。试验结论表明:永磁铁与激励线圈的不同组合形式可以分别在铁磁性和非铁磁性金属薄板中激发出兰姆波。研制的功率放大电路及信号处理电路能够在金属薄板中激发出高性能的兰姆波并实现稳定接收,具有较高的信噪比,能够实现对金属薄板的无损探伤。
杨理践梁震高松巍
关键词:电磁超声EMAT兰姆波金属薄板无损探伤
钢板应力集中区域的磁检测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铁磁性材料(如低碳钢、低合金钢等)在长期使用中易产生缺陷或断裂而导致事故发生的问题,研究了铁磁性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采用铁磁性材料具有的逆磁致伸缩效应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相结合的方法,搭建了钢板应力集中区域的检测系统。通过对弱磁信号进行转化、采集、曲线拟合等处理,可以准确直观地显示检测结果。钢板应力检测试验表明,可以实现对铁磁性材料的应力集中区域或缺陷进行检测、定位;而且应力的变化与输出电压近似呈线性关系。
高松巍黄绍博杨理践
关键词:磁传感器逆磁致伸缩效应
基于交变电磁场的钢板表面裂纹检测方法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钢板表面裂纹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交变电磁场的检测方法。研究了交变电磁场检测原理,建立了交变电磁场仿真模型,通过改变钢板表面裂纹深度等条件,分析计算了裂纹处磁场强度分布。对不同深度钢板裂纹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检测深度的增加,检测信号峰值增长正比于裂纹深度,检测最大深度为5 mm。
杨理践曹鸿威高松巍
关键词:磁感应强度趋肤效应
电磁超声兰姆波换能器在金属板检测中的优化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提高电磁超声波在金属板中的传播距离,研究了金属板检测中的电磁超声兰姆波换能器的换能机理.通过分析兰姆波在金属板中传播的频散曲线,得出低频率范围内A0、S0模态兰姆波具有远传特性.对兰姆波换能器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在单极型永磁铁和马蹄形磁铁作用下,线圈受到的磁感应强度和洛伦兹力的分布情况,并对马蹄形兰姆波换能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为400 kHz时,S0模态兰姆波得到了有效抑制,使A0模态兰姆波幅值达到最大,传播距离可达18 m;在马蹄形磁铁作用下,兰姆波换能器的有效检测距离是单极型磁铁的1.8倍.
杨理践邹金津邢燕好
关键词:兰姆波电磁超声换能器频散曲线洛伦兹力有限元仿真
输气管道内检测器压力-速度模型及速度调整策略被引量:21
2012年
内检测器的运行速度在输气管道无损检测过程中会影响数据检测的精度。针对内检测器运行速度调节问题进行研究,内检测器速度调节可以看作不同稳态条件下速度的变化。将漏磁内检测器与上下游气体视为一个整体,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分析了平稳状态下管道压力与内检测器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内检测器的压力-速度模型。通过所建立的压力-速度模型,计算出管道不同稳态条件下的内检测器速度,并以此作为内检测器速度调节的依据。通过在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模拟运行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内检测器的运行速度并可以有效的进行速度调节。
杨理践赵洋高松巍
关键词:输气管道流场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弱磁场检测方法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实现对弱磁场的检测,研究了磁通门传感器原理,建立了磁通门传感器数学模型;采用高磁导率材料钴基非晶合金VITROVAC6025Z作为磁芯材料设计制作了磁通门传感器,结合DDS(直接频率合成器)激励电路和虚拟仪器构成磁通门磁强计。虚拟仪器上磁场调零功能可实现磁通门磁强计在不同磁场环境下的归零校准,对弱磁场的测量更加精确。经对比实验,选择激励信号频率为10 kHz,激励幅值为5 V,此时该系统灵敏度较高。在稳定可控磁场中,利用特斯拉计对系统进行定标,实验结果表明,磁通门磁强计线性度较好,分辨力达μT级。
杨理践涂传宾高松巍
关键词:虚拟仪器DDS钴基非晶合金
基于小波变换电磁应力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电磁应力检测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利用金属材料的逆磁致伸缩效应实现对铁磁材料应力集中区的无损检测。该法体现了检测准确、应用灵活和成本低等特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论文利用离散小波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电磁应力检测系统在提高了检测精度的同时,更加直观地反应了应力集中情况。试验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金属磁记忆方法和超声波方法的测量结果吻合程度达90%以上。
杨理践刘斌高松巍
关键词:电磁感应铁磁材料应力集中无损检测小波分析
管道内检测器泄流状态温度场湍流分析
2014年
为防止输气管道内检测器泄流状态下形成冰堵,研究了内检测器泄流状态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根据内检测器实际运行状况,建立内检测器泄流装置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 14.0分别对不同泄流面积、不同压差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温度的降低量与内检测器泄流面积及泄流前后压差有关。通过对内检测器泄流前后温度场分析,可预测泄流状态下天然气流经内检测器后温度的降低量。
刘畅杨理践
关键词:温度场湍流模型
钢板厚度对漏磁检测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油气管道在外加磁场条件下磁化至非饱和状态时,管道缺陷不能被漏磁方法检测的问题,利用铁磁性材料高磁导率特性,研制了钢板漏磁检测装置,介绍了漏磁检测原理及各部分结构。利用该装置进行了大量试验并构建了试验装置的ANSYS三维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检测信号幅值与不同厚度钢板之间的电磁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此装置能够在合适磁化条件下检测出小于20mm厚钢板的10%深的上下表面缺陷,20mm也为临界的磁化饱和状态点。
杨理践张森林高松巍
关键词:漏磁检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