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1099)

作品数:10 被引量:294H指数:6
相关作者:李纾许洁虹孙彦梁哲白新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哲学宗教
  • 7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心理
  • 2篇地震
  • 2篇心理学
  • 2篇突发公共
  • 2篇汶川地震
  • 2篇理学
  • 2篇12
  • 1篇心理和谐
  • 1篇心理学角度
  • 1篇心理学研究
  • 1篇信心
  • 1篇语文
  • 1篇灾难
  • 1篇灾难事件
  • 1篇正确率
  • 1篇证词
  • 1篇中国民众
  • 1篇双系统
  • 1篇说谎
  • 1篇说谎行为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篇李纾
  • 4篇许洁虹
  • 2篇任孝鹏
  • 2篇郑蕊
  • 2篇孙彦
  • 2篇李金珍
  • 2篇梁哲
  • 2篇白新文
  • 1篇汪祚军
  • 1篇张亭玉
  • 1篇殷晓莉
  • 1篇郑昱
  • 1篇刘欢
  • 1篇张雨青
  • 1篇刘长江
  • 1篇毕研玲
  • 1篇饶俪琳
  • 1篇丁建略
  • 1篇叶先宝

传媒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人类工效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经济数学
  • 1篇管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5.12”地震中的“心理台风眼”效应被引量:32
2009年
在"5.12"地震后1个月左右时间里,对非灾区(北京、福建和湖南共542人)、灾区(四川和甘肃共1720人)居民进行了有计划的大规模调查,探索并检验"5.12"汶川大地震是否产生了"心理台风眼"效应。结果发现,非灾区、轻度灾区、中度灾区和重度灾区居民对灾区居民恢复到灾前生活水平所需时间和每户受灾家庭所需资金的估计存在显著差异;非灾区居民比灾区居民认为恢复到灾前生活水平所需时间更长。有悖于一般常识以及所谓公共风险事件的涟漪效应,汶川大地震产生了"心理台风眼"效应,非灾区居民对灾情严重程度的担忧反而高于灾区居民。加深对"心理台风眼"效应的理解,对突发公共事件下各级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李纾刘欢白新文任孝鹏郑蕊李金珍饶俪琳汪祚军
关键词:汶川地震涟漪效应
5·12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心理和谐状况及与政府满意度的关系被引量:20
2009年
本研究采用心理和谐的框架,分析5·12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居民的社会心理状况与居民对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救灾措施的满意度之间关系。一般受灾地区、重灾区和极重灾区的9个县市1385名居民参加问卷调查。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发表明,地震灾区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满意程度对其心理和谐的影响力更大;地方政府满意度在中央政府满意度和心理和谐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指出该研究对各级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启示意义。
白新文任孝鹏郑蕊李纾
关键词:心理和谐自然灾难
预期理论权重函数π的由来、质疑及Tversky的阐释被引量:5
2007年
借助权重函数π的导出,Kahneman和Tversky解释了一些期望效用理论无法预测和描述的抉择(如艾勒悖论),使预期理论成为风险条件下行为决策的重要描述性模型.文章回顾了推导权重函数的基本假设及权重函数各特性的推导过程,介绍沿用相同的推导逻辑提出的对该函数特性的质疑,及Tversky对质疑的回应和解释.冀透过对权重函数的审视,将质疑的焦点转向最大化原则本身.
梁哲李纾许洁虹
关键词:权重函数
汉语文字概率表达之数值转换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48名大学生被试对20个汉语文字概率表达所代表的数值概率进行了值评定和区间评定。结果发现:(1)对同一文字概率词,汉语的数字转化值和英语的数字转化值不匹配;(2)汉语文字概率词的被试内变异比较低,大部分概率词的被试间变异比较高,但不存在性别差异;(3)文字概率词没有覆盖0-1概率尺上的所有范围;(4)对称的汉语文字概率不存在互补性。
许洁虹李纾
关键词:汉语
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被引量:35
2008年
国外关于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对说谎时行为表现的研究、对说谎识别准确率的研究及测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说谎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研究显示人们对说谎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并不显著高于随机判断的概率。说谎者通常所表现出来的与说真话时不同的特点被称为"线索",人们对说谎线索的看法与说谎者的实际行为表现并不一致。动机、互动特点、个体差异、沟通情境等因素对说谎和识别行为都会产生影响。网络沟通方式下的说谎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张亭玉张雨青
关键词:欺骗说谎
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被引量:6
2008年
对小概率/高风险的灾难事件的后继风险决策进行探讨,着重在决策的认知神经经济模型框架下,讨论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的影响因素。灾难事件后人们的风险觉知、信念和假定、经验等认知因素以及灾后情绪因素对于决策分别有不同的影响;人们灾后决策的特点为决策更多直觉化而较少运用理性分析;灾难后继决策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灾难事件后人们为寻求安全感而出现"损失偏差"(loss bias),该偏差在"获得"和"损失"两种条件下的影响是不同的。灾后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或可用思维和决策的双加工系统(dual-process)模型来解释。最后展望了灾难事件后继决策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李金珍李纾许洁虹
关键词:灾难情绪
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被引量:144
2007年
近来,在决策与推理的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双系统作用模型:基于直觉的启发式系统和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启发式系统加工速度较快,不占用或占用很少的心理资源,容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影响;分析系统加工速度慢,占用较多的心理资源,遵从逻辑和规则,而且两个系统有不同进化历史和神经基础。该文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了双系统在决策与推理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相互关系、个体差异,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孙彦李纾殷晓莉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沟通难题--从心理学角度的观察被引量:49
2008年
任何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定会影响到公众的心理,而公众的心理行为反过来又会对事件的发展演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危机发生时期,相关政府部门尤其需要了解突发事件中的公众心理,并通过科学地发布风险信息来减轻和化解社会心理压力,同时引导公众正确地认知风险。从风险沟通的角度入手,以问题形式报告了心理学界在风险认知及行为决策方面所积累的研究,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梁哲许洁虹李纾孙彦刘长江叶先宝
关键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风险沟通
目击者信心与正确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2008年
对目击者信心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目击者信心与正确率的关系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在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如暴露持续时间、重复询问、反馈、相似等影响因素。因素的数量和复杂性使得在使用目击者的信心来预测证词的正确率时常常出错。正确地理解这些因素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二者的关系,不盲目使用信心来预测正确率。同时也应综合信心之外的其他指标来评估证词的正确性。
毕研玲丁建略李纾
关键词:目击者证词
突发公共事件后中国民众的后继风险决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优项目(70671099)回溯被引量:2
2013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突发公共事件后中国民众的后继风险决策"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于2007年1月立项,于2009年12月完成,并于2012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的结题项目绩效评估会上被评为"特优"。通过对项目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创新性的分析,全面介绍了项目研究的内容和进展,回顾了项目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科学成果,并对该项目的学术价值、成果应用以及所发表研究论文情况进行了介绍。
郑昱李纾
关键词:公共管理突发公共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