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BG2005304)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周波黄瑞华刘红林王林云韦习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淮安市淮阴种猪场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胴体
  • 1篇育肥
  • 1篇杂交
  • 1篇杂交育肥
  • 1篇生长性状
  • 1篇胴体性能
  • 1篇胴体性状
  • 1篇淮猪
  • 1篇肥育
  • 1篇肥育性能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淮安市淮阴种...
  • 1篇国营江苏省东...

作者

  • 2篇王林云
  • 2篇刘红林
  • 2篇黄瑞华
  • 2篇周波
  • 1篇曲亮
  • 1篇吴建海
  • 1篇于传军
  • 1篇韦习会
  • 1篇李开桢

传媒

  • 2篇畜牧与兽医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淮猪瘦肉系生长与胴体性状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新淮猪瘦肉系的培育自1998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04年已获得二世代猪群,其肉猪日增重达617g,比新淮猪增加了81g;达100kg体重日龄为194d,比新淮猪缩短了34d;料重比2.85,比0世代猪下降0.78,每头猪可节省饲料46.8kg;在屠前体重83-90kg情况下,屠宰率达70%-73%,接近新淮猪,平均背膘下降0.86cm,胴体瘦肉率为58.24%,比新淮猪增加8.7个百分点,肌内脂肪含量为2.6%-2.7%。与长白猪杂交后的杂种猪日增重达716.5g,比新淮猪提高86g(+13%),料重比下降0.11,胴体瘦肉率达61%-64%,杜×新瘦系猪的杂交一代肉猪亦有相同趋势。
周波于传军王林云黄瑞华刘红林吴建海韦习会
关键词:生长性状胴体性状
淮猪杂交育肥及胴体性能测定被引量:3
2007年
分别选取4窝长白猪×淮猪(长淮组)、大约克猪×淮猪(大淮组)和淮猪(淮猪组)进行育肥和胴体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淮猪平均日增重(626.13±76.82)g(65.24%)、长淮猪平均日增重(587.00±59.58)g(54.91%)均有高于淮猪(378.93±67.74)g的趋势。长淮猪料肉比(3.04)比淮猪(4.54)降低了49.34%,大淮猪料肉比(3.27)比淮猪降低了38.84%。试验猪的平均屠宰率都在70%以上,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大淮猪的胴体斜长(74.50±1.91)cm显著长于淮猪(68.50±3.70)cm,(P<0.05)。长淮猪的眼肌面积(36.45±4.80)cm2显著大于淮猪(21.02±4.23)cm2,(P<0.01)。大淮猪后腿比例(31.08±1.97)%有高于淮猪(28.74±1.24)%的趋势。瘦肉率长淮猪(56.69±1.79)%和大淮猪(53.13±1.41)%均极显著(P<0.01)高于淮猪(44.89±2.15)%。淮猪皮(14.10±1.55)%比长淮猪(7.81±0.56)%和大淮猪(8.39±0.81)%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且差异极显著(P<0.01)。3组猪的肉质性状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肉质优良,未发现有PSE或DFD等劣质肉。
黄瑞华周波曲亮李开桢任同苏姜建兵刘红林王林云
关键词:淮猪杂交肥育性能胴体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