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5ZR14029)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林宗明陈耀武张建平王国民王春荣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前列腺肿瘤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膀胱
  • 1篇蛋白类
  • 1篇凋亡
  • 1篇多柔比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氧化酶
  • 1篇抑制剂
  • 1篇增殖
  • 1篇制剂
  • 1篇塞来昔布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3篇林宗明
  • 2篇王国民
  • 2篇陈耀武
  • 2篇张建平
  • 1篇陈弘
  • 1篇冯树强
  • 1篇朱云海
  • 1篇王春荣
  • 1篇孟军
  • 1篇周青
  • 1篇范海涛
  • 1篇许文平
  • 1篇舒畅
  • 1篇许乐
  • 1篇侯佳舟
  • 1篇张明
  • 1篇张秋爽
  • 1篇杨波

传媒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丛生蛋白反义核苷酸对裸鼠人膀胱癌模型的肿瘤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丛生蛋白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clusterin ASO)以及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对裸鼠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lusterin ASO组,吉西他滨组和clusterin ASO+吉西他滨组(每组8只)。每只裸鼠右侧肩部皮下接种T24细胞,各组相应瘤体内注射clusterin ASO,尾静脉注射吉西他滨,连续观察6周肿瘤细胞的生长变化。结果Clusterin ASO组和吉西他滨组裸鼠生存期延长,肿瘤体积得到抑制。Clusterin ASO+吉西他滨组肿瘤抑制明显,抑瘤率达94.68%。结论膀胱癌T24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能被clusterin ASO所抑制。联合应用clusterin ASO和吉西他滨不仅对T24细胞在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使肿瘤体积缩小,并可能增加T24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许文平林宗明张建平侯佳舟王国民
关键词:丛生蛋白膀胱癌T24细胞
COX-2抑制剂对膀胱肿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小鼠膀胱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BTT739膀胱癌细胞株和T739小鼠建立膀胱肿瘤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2天起实验组塞来昔布混悬液灌胃(20mg/kg),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4周后,处死小鼠,切取肿瘤,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肿瘤行常规病理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细胞中的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瘤重为(3.27±1.89)g,实验组为(1.10±0.52)g,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为66.4%。实验组和对照组肿瘤潜伏期[(7.10±2.28)dvs.(7.20±2.71)d]差别无显著性(P>0.05)。肿瘤生长曲线上可看出两组肿瘤生长自第2周开始显示差异,直至实验结束。显微镜下实验组标本见大片凝固性坏死区,而对照组标本仅可见局灶性坏死。免疫组化见COX-2、VEGF是表达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浆和/或细胞膜。实验组与对照组COX-2、VEGF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COX-2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塞来昔布对小鼠膀胱肿瘤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COX-2来抑制血管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王春荣林宗明陈耀武
关键词:塞来昔布膀胱肿瘤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DAM17 siRNA和阿霉素联用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ADAM17 siRNA联合化疗药物阿霉素(ADM)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ADM处理ADAM17 siRNA表达质粒稳定转染的PC-3细胞,采用嗟醴蓝(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率,吖啶橙染色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对凋亡蛋白caspase-3的活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DAM17 siRNA和ADM单独及联合应用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PC-3细胞增殖率,上调凋亡率。FCM检测数据显示ADAM17 siRNA和ADM单独应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1.4)%和(17.2±1.9)%,与ADAM17 siRNA和ADM联合应用的(36.4±3.7)%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在诱导caspase-3活性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敏作用。结论ADAM 17 siRNA和ADM对人前列腺癌PC-3均有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效果,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提示分子靶向用药的基因治疗和化疗联合治疗可能是提高疗效,减少前列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重要方法。
张秋爽范海涛张明冯树强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多柔比星细胞增殖
YKL-40与IL-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与白介素-6(IL-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组织标本42份纳入实验组,同期选取本院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病理组织38份纳入对照组.分别采取Western blot及荧光PCR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标本中的YKL-40与IL-6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其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YKL-40、IL-6 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PCR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YKL-40、IL-6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Ⅲ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为低分化的前列腺癌患者YKL-40、IL-6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淋巴无转移以及病理分级为高中分化的前列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YKL-40、IL-6表达呈正相关性(r=0. 861,P<0. 05).结论 YKL-40、IL-6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量较高,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关联,此两种蛋白可以作为前列腺癌临床筛查标志物推广应用.
周青陈耀武舒畅朱云海杨波孟军汤晓晖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糖蛋白类白细胞介素6
cyclin T1与β-caten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cyclin T1与β-caten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肾透明细胞癌和瘤旁正常组织中cyclin T1和β-catenin的表达。分别以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cyclin T1表达相关的因素。结果40例肾透明细胞癌中,37例(92.5%)cyclin T1表达阳性,其中14例(35%)为强阳性,肿瘤组织cyclin T1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χ2=9.038,P=0.003);36例(90%)肿瘤胞质β-catenin呈阳性表达,其中18例(45%)呈强阳性表达。单因素χ2检验显示cyclin T1表达分别与肿瘤的分级、β-catenin的胞质表达相关(P分别为0.039、0.014),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yclin T1表达只与β-catenin的胞质表达有关(P=0.018)。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中cyclin T1表达增强,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和β-catenin的胞质表达相关,可能是β-catenin下游目标基因产物之一。
陈弘林宗明许乐张建平王国民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Β连环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