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211”工程(95000-242156012)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康传媛杨莉王玉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动障碍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青春
  • 1篇青春期
  • 1篇轻微脑损伤综...
  • 1篇注意缺陷多动...
  • 1篇综合征
  • 1篇男性患儿
  • 1篇脑损伤
  • 1篇脑损伤综合征
  • 1篇患儿
  • 1篇春期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作者

  • 1篇王玉凤
  • 1篇杨莉
  • 1篇康传媛

传媒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性患儿至青春期的再评估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男性患儿在青春期的预后。方法于2004年1—12月对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基线)就诊于精神科门诊的88例ADHD男性患儿(随访组)进行随访,随访时纳入性别、年龄与随访组相匹配的对照儿童90名(对照组);以定式访谈方法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对随访组确定诊断,并结合自拟的调查问卷了解其相关情况。结果(1)随访时,随访组有48例(54%)仍符合ADHD诊断,21例(24%)已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诊断;另外19例(22%)虽不符合ADHD,但仍存在行为、心境或学习等方面的障碍。(2)随访时与基线比较,注意缺陷为主型的比例(69%,33例)增加,混合型(29%,14例)和多动冲动为主型(2%,1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43)。(3)随访组和对照组存在对立违抗障碍的比例分别为28%和11%,品行障碍为9%和1%,学习困难为56%和16%,出现留级或休学为22%和2%,受处分为11%和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和0·05);两组心境障碍比例(7%∶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患儿至青春期时有24%的患儿可恢复正常,其余的仍存在较明显的学业困难及行为问题,而情绪问题不突出。
康传媛王玉凤杨莉
关键词:轻微脑损伤综合征随访研究青春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