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5254)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应军蔡菊芳郝俊董功航兰平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严重腹部创伤
  • 2篇早期肠内营养
  • 2篇腹部
  • 2篇腹部创伤
  • 2篇腹部损伤
  • 2篇肠内
  • 2篇肠内营养
  • 2篇创伤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免疫功能
  • 1篇外营养
  • 1篇胃肠外
  • 1篇胃肠外营养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 1篇肠外
  • 1篇肠外营养
  • 1篇肠营养

机构

  • 2篇深圳市沙井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董功航
  • 2篇郝俊
  • 2篇蔡菊芳
  • 2篇李应军
  • 1篇兰平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EN组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组(PN组),每组20例。EN组术后12h经造瘘管给予营养液;PN组术后按常规,营养支持共7d。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第8天测定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CD3+、CD4+、CD8+及CD4+/CD8+,并观察感染率的变化。结果7d后EN组补体C3、IgA、IgG、CD4+及CD4+/CD8+的恢复程度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组感染率(10.0%)较PN组低。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免疫功能,可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
董功航蔡菊芳郝俊钟琪光李应军
关键词:肠内营养腹部损伤免疫功能
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4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后24h开始经空肠造瘘管给予营养液,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感染性并发症、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以及有关生化结果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感染性并发症。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胃肠道创伤患者中应用优于肠外营养。
董功航郝俊蔡菊芳李应军兰平
关键词:腹部损伤肠营养胃肠外营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