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2008CD007)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郭涛王钰蔡红雁陶四明羊超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肌
  • 8篇心脏
  • 7篇心肌梗死
  • 7篇体外心脏震波
  • 7篇外心
  • 7篇梗死
  • 6篇血管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心肌梗死后
  • 3篇心肌梗死模型
  • 3篇心室
  • 3篇心室重塑
  • 3篇血管新生
  • 3篇死后
  • 3篇缺血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脏病

机构

  • 9篇昆明医学院第...
  • 6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郭涛
  • 9篇王钰
  • 7篇蔡红雁
  • 6篇陶四明
  • 5篇羊超
  • 4篇赵玲
  • 2篇曹晶茗
  • 2篇肖践明
  • 2篇喻卓
  • 2篇普顺华
  • 2篇杨西云
  • 2篇李琳
  • 1篇顾云
  • 1篇李建美
  • 1篇骆志玲
  • 1篇阳超
  • 1篇彭云珠
  • 1篇杨萍
  • 1篇杨超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进展——一种新的治疗性血管新生法被引量:1
2009年
介绍心脏震波治疗技术在治疗终末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历史中运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进展,对其适应证、方法、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
蔡红雁赵玲郭涛
关键词:血管新生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缺血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研究进展
2009年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是临床上常见的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心肌梗死远期心脏性死亡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有多重因素参与相互促进,共同维持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低能量的体外震波治疗有多项机制调节参与改善和恢复坏死区休眠心肌细胞功能,重新建立胶原代谢平衡,终止和缓解心室重塑发展。现综述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发生机制;阐述震波治疗的生物效应及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潜在机制及研究现状。
陶四明王钰郭涛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塑
体外心脏震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循环中内皮祖细胞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改善缺血心肌微环境、促进缺血心肌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后血循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内皮祖细胞的变化。方法: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26 例,单支病变 7 例,双支病变 8 例,3 支病变 11 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用 EGM-2-MV 培养基培养细胞。7 d 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计数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ELISA 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比较,震波治疗后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数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 )。3支病变组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数量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P<0.001 );双支病变组与 3 支病变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 <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数量呈正相关(r=0.251,P<0.01),且随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升高,集落数有增加的趋势。提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可能是导致血循环中内皮祖细胞增多的原因。
蔡红雁王钰李琳赵玲肖践明曹晶茗杨西云羊超郭涛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祖细胞
体外心脏震波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猪左心室重塑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初期实验已经证实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可从基因和细胞水平改善缺血心肌代谢,但是否在形态学水平也可缓解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发展?目的:观察体外心脏震波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心功能及形态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5只猪随机分为3组:震波治疗组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后第3,5,7天,给予体外震波治疗,假震波组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后实施与震波治疗组相同的震波治疗操作,但不施以震波及能量,假手术组除了不造成心肌梗死,其余操作假震波组。结果与结论:与假震波组比较,震波治疗可明显缓解左室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扩大及改善左心室整体心功能(P<0.001),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交界区心肌局部室壁运动功能和左心室各节段运动协调性。说明及早有效的进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由可逆阶段向不可逆阶段发展。
陶四明郭涛王钰李建美蔡红雁羊超
关键词:心室重塑心肌梗死心功能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前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影响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5例。以未行心脏震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在EGM-2-MV培养基培养,并分析细胞形态和形成集落的数量,7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分析和计数。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结果与结论:震波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形成细胞集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提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蔡红雁王钰李琳赵玲肖践明曹晶茗杨西云杨超郭涛
关键词:体外心脏震波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微创方法构建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介入技术球囊堵闭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模型制备方法。我们应用自制球囊栓子微创堵闭的方法构建猪心肌梗死模型,为评价血管新生疗法效果提供稳定缺血模型。
陶四明郭涛普顺华喻卓王钰阳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微创方法血管新生疗法介入技术缺血模型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冠心病(CA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连续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CAD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65岁,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4例(予震波能量治疗),安慰剂对照组11例(不予震波能量治疗),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共9次震波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8氟-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心肌显像检查、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检查,临床随访不少于6个月,比较组间病死率、再住院率、震波治疗前后心肌灌注及代谢、心绞痛症状、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等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均依研究方案完成治疗,无心绞痛加剧、心肌损伤、出血、栓塞、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平均(8.40±1.84)个月的随访期内,试验组1例死亡,对照组无死亡(P>0.05)。7例因心绞痛频发再住院,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5例(P>0.05)。试验组震波治疗后的NYHA、CCS心绞痛分级、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低(P<0.05),而SAQ评分、6MWT较治疗前增高(P<0.05)。试验组震波治疗后心肌灌注、心肌代谢及LVEF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对照组震波治疗前后以上指标均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CSWT是CAD治疗的最新选择,是一项无创、安全、有效的新型血管再生疗法,可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杨萍郭涛彭云珠王钰周平蔡红雁骆志玲赵玲顾云杨洪文
关键词:心肌梗死体外心脏震波
体外心脏震波重建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微循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低能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缺血心肌微循环重建的影响。方法 25只实验猪,随机选取20只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心脏震波治疗组(n=15)和阳性对照组(n=5),余下5只为假手术组(阴性对照)。震波治疗组动物在心肌梗死后第3、5、7 d各接受1次体外心脏震波治疗。1月后通过血管造影评价冠状动脉侧枝循环指数,取梗死交界区心肌组织行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后梗死心肌局部VEGF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同时促进局部心肌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增生(P<0.05)。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分级显示震波治疗促进梗死区域侧枝循环建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可有效诱导缺血区血管新生,上调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水平并重建局部心肌微循环,可能对缓解心梗后心室重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陶四明郭涛王钰蔡红雁羊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新生冲击波治疗心肌微血管
低能量体外心脏震波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及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背景:研究表明震波治疗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低能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血管新生治疗方法。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及其抑制因子是影响心室重构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目的:观察低能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影响。方法:将滇南小耳猪随机分为心脏震波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心脏震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震波治疗组接受3次低能量体外震波治疗(0.09mJ/mm2,每点治疗200击,共9点),1个月后通过左心室造影评价左心室重塑情况,对照组建模成功后给予相同操作,但不施以震波及能量。假手术组不建模,震波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用RT-PCR法检测各组动物心肌组织梗死交界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动物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心脏震波治疗组梗死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促进局部心肌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增生,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RNA水平升高(P<0.05),左心室造影评价显示心室重塑指标改善,心脏震波治疗组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增高(P<0.05)。结果显示体外心脏震波通过有效诱导急性缺血区血管新生,上调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水平,并重建局部心肌微循环。
陶四明郭涛王钰蔡红雁羊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冲击波治疗心室重塑
微创法构建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持续稳定的心脏缺血模型是研究心脏血管新生疗法的重要基础,常规"球囊临时堵闭"法存在短期血管再通的缺点,无法评定血管新生治疗的确切疗效。目的:改良常规"球囊临时堵闭"构建心肌梗死模式,探讨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重复的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新方法。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家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球囊堵闭+栓子植入"法和"栓子直接植入"法构建心肌梗死模型。比较两种方法的造模成功率和导管介入操作时间。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制备了心肌梗死模型27只,"球囊堵闭+栓子植入"法的成功率略低于"栓子直接植入"法(85%vs.94%),两种方法比较造模成功率及梗死部位分布构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栓子直接植入"法的导管介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球囊堵闭+栓子植入"法(P<0.01)。说明"栓子直接植入"法建立的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具有安全可行、方便快捷、成功率高等优点,并且能较好地模拟临床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种良好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
陶四明郭涛普顺华喻卓王钰羊超
关键词:球囊栓塞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