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6-08)

作品数:17 被引量:90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桂堂李文祥吴山功邹红王微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寄生
  • 5篇草鱼
  • 3篇鱼肠
  • 3篇三代虫
  • 3篇基因
  • 3篇寄生虫
  • 3篇草鱼肠道
  • 2篇单殖吸虫
  • 2篇毒剂
  • 2篇养殖
  • 2篇指环虫
  • 2篇杀虫
  • 2篇杀虫效果
  • 2篇杀灭
  • 2篇杀灭效果
  • 2篇酸钠
  • 2篇团头鲂
  • 2篇群落
  • 2篇黏膜
  • 2篇微生物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武汉中博水产...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湖南省水产科...

作者

  • 13篇王桂堂
  • 12篇李文祥
  • 10篇邹红
  • 9篇吴山功
  • 3篇王微微
  • 3篇周顺
  • 2篇艾桃山
  • 2篇杨宝娟
  • 2篇程莹寅
  • 2篇刘红
  • 2篇张效平
  • 2篇马幸荣
  • 2篇张东
  • 2篇郑英珍
  • 1篇熊凡
  • 1篇徐在言
  • 1篇吴旭东
  • 1篇李冉冉
  • 1篇喻运珍
  • 1篇宋锐

传媒

  • 9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淡水渔业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中型指环虫产卵和孵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指环虫病是严重影响鱼类养殖的寄生虫病。为了有效控制指环虫病,实验研究了寄生在金鱼(Carassius auratus)鳃部的中型指环虫(Dactylogyrus intermedius)卵、纤毛幼虫的形态,以及在离体条件下温度对其产卵和孵化的影响。成熟的中型指环虫虫卵大部分为梨形,长30μm左右,后端有一个卵柄。纤毛幼虫呈圆筒状,两端稍尖,眼点两对;后吸盘具有若干对小锚钩;在前部、中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一圈纤毛。实验研究了4℃、10℃、22℃、30℃和35℃条件下中型指环虫的产卵和孵化情况,在4℃条件下,中型指环虫基本不产卵也不孵化;在其他4个温度条件下,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3.30、4.10、4.13和4.24枚/虫。统计结果显示:在35℃条件下的产卵量明显高于10℃(P<0.05),其他温度条件下的平均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型指环虫的产卵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产卵维持的时间分别为4d、23h、15h和11h。孵化率在22℃时最高,为72.7%,在30℃和35℃的孵化率为50%左右,卡方检验显示:4种温度下的孵化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速率逐渐加快,而孵化时间和纤毛幼虫的存活时间则缩短,平均孵化时间分别为24d、3d、42h和26h,纤毛幼虫的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4d、3d、56h和34h。结果显示,当水温为22℃时,中型指环虫的产卵数量和纤毛幼虫的存活时间都比较高,且孵化率最高,表明该温度条件较适合中型指环虫的种群增长。
张效平李文祥艾桃山吴山功邹红王桂堂
关键词:单殖吸虫生活史温度产卵孵化
黄鳝体内寄生隐藏新棘虫和胃瘤线虫的频率分布及季节动态被引量:9
2013年
寄生虫的感染会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1793)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寄生其肠道的隐藏新棘虫(Pallisentis(Neosentis)celatus van Cleave,1928)和寄生于体腔的胃瘤线虫幼虫(Eustrongylides sp.)对黄鳝健康的影响尤其严重,研究调查了以上两种寄生蠕虫在黄鳝体内的频率分布以及季节动态。在连续23个月内共调查黄鳝1980尾,结果显示,隐藏新棘虫的感染率为34.46%,平均丰度为2.94±8.37,平均丰度与鱼类体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16,P<0.05),平均丰度和聚集度在42 cm≤L<48 cm体长组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呈现凸形曲线。胃瘤线虫幼虫感染率为15.14%,平均丰度为0.61±2.45,平均丰度与鱼类体长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4,P<0.05),平均丰度在24 cm≤L<30 cm体长组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逐渐下降,聚集度是在30 cm≤L<36 cm体长组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各月份间隐藏新棘虫的平均丰度和感染率都有显著性差异(F=10.50,P<0.05;G=84.44>χ20.05[22]=33.9),感染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胃瘤线虫幼虫各月份间的平均丰度和感染率也都有显著性差异(F=6.70,P<0.05;G=143.88>χ20.05[22]=33.9),感染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
宋锐李文祥邹红王桂堂
关键词:黄鳝隐藏新棘虫
长江中下游三个湖泊中鳜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组成与多样性被引量:4
2015年
鱼类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对其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调查了梁子湖、洞庭湖、鄱阳湖中鳜(Siniperca chuatsi)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在3个湖泊中共发现11种寄生蠕虫,优势种均为范尼道佛吸虫(Dollfustrema vaneyi),频率分布中感染有1—2种寄生虫的样本占65%,单个样本中最大物种数为6。3个湖泊中平均物种丰富度为1.53—2.13,Brillouin多样性指数为0.12—0.33,其中鄱阳湖中的多样性最高。梁子湖和洞庭湖之间的Jaccard相似度和百分比相似指数最高。通过比较食物网中不同营养位置鱼类的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发现鳜的消化道寄生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水平都高于植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研究还讨论了宿主食物组成对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卢明淼李文祥王微微马幸荣吴山功邹红王桂堂
关键词:寄生虫群落多样性
主养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为研究主养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多样性,采用细菌通用引物27F和1492R扩增了湖北石首一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池塘底泥细菌16S rDNA片段,构建了底泥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并对该文库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文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为3.85,Schao1丰富度指数为185,Evenness均匀度指数(E)为0.96。池塘底泥中主要的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3.66%)、厚壁菌门(Firmi-cutes)(14.63%)、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7.32%)、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7.32%)、绿弯菌门(Chloroflexi)(3.6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66%)、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2.44%)和分类地位未知(Unclassifiedbacteria)(7.32%)的种类。其中,变形菌门中的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是明显的优势类群(21.95%)。草鱼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种类丰富,而磷代谢功能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鱼类病原菌Acinetobacter lwoffii的出现表明池塘底泥既是生态修复功能菌的资源库,也是鱼类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库。
程莹寅吴山功郑英珍王微微邹红李文祥王桂堂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
草鱼肠道微生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成了威胁公共安全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抗性基因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根本原因,动物肠道微生物是抗性基因的储存库,目前我国对水产养殖动物消化道微生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匮乏。为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微生物中抗性基因的类型和丰度,通过提取草鱼肠道内容物的基因组DNA,采用shotgun宏基因组技术进行测序和序列注释,分析草鱼肠道内容物微生物数据,对比抗性基因数据库ARDB筛选出微生物序列中的抗性基因。结果表明,草鱼肠道内容物共有61554个可注释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包括409个真核生物序列、88个古细菌序列和61057个真细菌序列;共得到1011个抗性基因,归为123种基因型,包括78种单抗性基因型(679个单抗性基因),45种多抗性基因型(304个多抗性基因),多抗性基因数量占抗性基因总数的30.1%,说明草鱼肠道中可能存在大量的多重耐药性微生物;检出草鱼肠道中数量最多的抗性基因是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MacB,产生抗性基因数量最多的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结果可为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监管提供基础数据,验证了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抗性基因的可行性。
赵帝徐在言吴山功熊凡熊凡
关键词:草鱼抗性基因微生物
野生与人工养殖鲫鳃部寄生指环虫的群落结构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阐明养殖环境对鱼类寄生指环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调查了湖北省梁子湖和湖北省石首市养殖池塘中鲫鳃部寄生指环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在梁子湖中的野生鲫共发现6种指环虫,分别为坏鳃指环虫(Dactylogyrus vastator)、中型指环虫(D.intermedius)、弧形指环虫(D.arcuatus)、弓茎指环虫(D.baueri)、美丽指环虫(D.formosus)、望外指环虫(D.inexpeatatus);在养殖池塘中,除了望外指环虫外,其他5种指环虫均有发现。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于梁子湖野生鲫鳃部的坏鳃指环虫的平均丰度以及其他4种指环虫(不含望外指环虫)的感染率与平均丰度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中的指环虫群落平均物种丰富度、平均寄生虫数量以及Brillouin多样性指数都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野生鲫寄生指环虫的优势种是弧形指环虫(0.54),而池塘中的是坏鳃指环虫(0.76)。在宿主密度、种群大小、光照和溶氧等影响指环虫群落的因子中,溶氧可能是最主要因子。
马幸荣王桂堂邹红吴山功李文祥
关键词:指环虫群落野生人工养殖
洄游型、淡水型和陆封型刀鲚的寄生蠕虫群落结构被引量:8
2014年
由于对淡水环境的适应和江湖阻隔,部分洄游型刀鲚(Coilianasus)分化成淡水型和陆封型,为寻找区分洄游型、淡水型和陆封型这3种生态型刀鲚的寄生虫标志,并分析其寄生蠕虫群落结构特征,本文调查了3种生态型刀鲚鳃部、胃、肠和幽门盲囊中寄生蠕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共发现10种寄生虫,包括鳃上3种单殖吸虫:林氏异钩铗虫( Heteromazocraes lingmueni)、细长嗜鲲虫( Helciferus tenuis )和长江中华钩铗虫( Sinomazocraes changjiangensis );胃部1种复殖吸虫:鲚套茎吸虫(Elytrophallus coiliae);肠道3种线虫:简单异尖线虫(Anisakissimplex)、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sp.)和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sp.),以及肠和幽门盲囊的3种棘头虫:陈氏刺棘虫(Acanthosentischeni)、鲇异吻钩棘头虫(Arhythmacanthus parasiluri)、长江傲刺棘头虫(Brentisentis yangtzensis)。林氏异钩铗虫和陈氏刺棘虫在3种生态型的刀鲚中都有较高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海水性寄生虫细长嗜鲲虫、鲚套茎吸虫和对盲囊线虫只感染洄游型刀鲚,可作为区分洄游型刀鲚的寄生虫标志;淡水性寄生虫长江中华钩铗虫、鲇异吻钩棘头虫和长江傲刺棘头虫只在淡水型刀鲚中发现,可作为淡水型刀鲚的寄生虫标志。洄游型刀鲚的物种丰富度和Brillouin多样性最高,分别在1.25和0.19以上,淡水型刀鲚的较低,分别为0.79~1.12和0.10~0.12,陆封型刀鲚的最低,分别在0.66和0.02以下,这主要是由于淡水型和陆封型刀鲚中海水性寄生虫大部分丢失,以及淡水性寄生虫感染率和平均丰度都较低造成的。盐度降低和中间宿主缺乏是导致淡水型和陆封型刀鲚中海水性寄生虫丢失的主要原因;而淡水性寄生虫较低的感染水平可能是由于其对新宿主的适应时间较短;地理隔离可能是陆封型刀鲚中寄生虫群落
李文祥王桂堂
关键词:生物标志刀鲚
太白湖主要经济鱼类寄生蠕虫种类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2015年12月,采用形态学方法对长江中游的太白湖鱼类鳃和肠道寄生蠕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5种131尾鱼中,共分离鉴定了36种寄生蠕虫,其中单殖吸虫30种,复殖吸虫1种,绦虫5种;对其中6种单殖吸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大部分鱼类的鳃部都感染单殖吸虫,只有4种鱼类的肠道感染寄生蠕虫,较低的体内寄生蠕虫多样性表明该湖泊的生态环境可能受到较严重的干扰。
赵威山周顺张东王亚青滑聪杰李文祥王桂堂
关键词:寄生蠕虫单殖吸虫寄生虫区系
草鱼寄生鳃片指环虫的线粒体基因组
目的:单殖吸虫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常被用来研究物种形成和协同进化,另外,单殖吸虫中的有些类群具有特殊的结构,在系统进化过程具有特殊的进化意义。动物线粒体通常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结构简单,无内含子,...
张东李文祥杨宝娟邹红王桂堂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NCR串联重复序列
文献传递
池塘养殖异育银鲫寄生黏孢子虫的种群动态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对湖北洪湖地区一养殖池塘的异育银鲫开展了黏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利于黏孢子虫病的综合防治。发现异育银鲫中寄生了4种黏孢子虫,分别为多涅茨尾孢虫(Henneguya doneci Schulman 1962)、住心碘泡虫(Myxobolus hearti Chen,1998)、瓶囊碘泡虫(Myxobolus ampullicapsulatus Zhao 2008)和尾孢虫未定种(Henneguya sp.)。鳃寄生的多涅茨尾孢虫在不同月份中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4—6月未见包囊,7—9月感染率突增,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多涅茨尾孢虫包囊的平均丰度与其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月份间,多涅茨尾孢虫平均丰度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多涅茨尾孢虫平均包囊直径从7月至12月逐渐增大,随后月份逐渐减小,不同月份间,多涅茨尾孢虫平均包囊直径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的鳃片之间,多涅茨尾孢虫平均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四片鳃的平均感染强度明显要高于其他鳃片。鳃寄生的瓶囊碘泡虫只在3—6月发现感染,感染率6月最高;心脏寄生的住心碘泡虫全年都发现感染,在不同月份中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膀胱寄生的尾孢虫未定种除了8月,其他月份均有感染,1—4月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
叶灵通李文祥邹红吴山功王江勇王桂堂
关键词:异育银鲫种群动态感染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