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1325023)

作品数:52 被引量:1,013H指数:16
相关作者:黄璐琦袁媛高伟郭兰萍查良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基因
  • 8篇生物信息
  • 8篇生物信息学
  • 8篇中药
  • 8篇克隆
  • 7篇植物
  • 7篇生物信息学分...
  • 5篇丹参
  • 5篇生物合成
  • 5篇雷公藤
  • 5篇活性
  • 4篇药材
  • 4篇药用
  • 4篇原核表达
  • 4篇皂苷
  • 4篇合成生物学
  • 3篇蛋白
  • 3篇学成
  • 3篇药理
  • 3篇药理活性

机构

  • 5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安徽中医药大...
  • 7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天...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深圳出入境检...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药公司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45篇黄璐琦
  • 16篇袁媛
  • 10篇高伟
  • 8篇郭兰萍
  • 6篇查良平
  • 6篇苏平
  • 5篇蒋超
  • 5篇陈敏
  • 5篇杨光
  • 4篇金艳
  • 4篇申业
  • 4篇张小波
  • 4篇康利平
  • 4篇纪瑞锋
  • 4篇马莹
  • 3篇童宇茹
  • 3篇刘雨佳
  • 3篇钱丹
  • 3篇郝庆秀
  • 3篇姜丹

传媒

  • 32篇中国中药杂志
  • 6篇药学学报
  • 4篇中国现代中药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植物学报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21篇2017
  • 7篇2016
  • 14篇2015
  • 4篇201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腺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新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挖掘红腺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红腺忍冬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4个新基因LHPAL4,LHHCT1,LHHCT2,LHHCT3,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红腺忍冬LHPAL4与LHPAL1关系密切;LHHCT1,LHHCT3,LHHQT2关系密切,LHHCT2单独聚为一类。通过Real-time PCR检测4个新基因在红腺忍冬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情况,发现LHPAL4,LHHCT1,LHHCT3在败花中表达量最高,LHHCT2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为揭示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机制提供依据,也为活性成分的合成生物学提供元件。
余淑琳黄璐琦袁媛齐琳洁刘大会
关键词:红腺忍冬基因家族
有关《本草纲目》中北艾产地修订被引量:6
2014年
《本草纲目》载北艾产地为汤阴"复道"。查汤阴仅有"伏道"一地,是否"复道"即为"伏道"?作者通过梳理艾叶道地沿革,考证"伏道"地名,同时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实地所得资料,得出"复道"一词首次出现于宋代苏颂《本草图经》,历代沿用,但所指均不甚清楚,至《本草纲目》始出现"汤阴"与"复道"并提。伏道为扁鹊墓地之一,商周时即存在,沿袭至今,未曾变化,汤阴艾因伏道扁鹊墓而得名,可推测李时珍认为"复道"即是"伏道",北艾产地应为"汤阴伏道"。
黄璐琦邱玏
关键词:本草纲目
展望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基因治疗、基因功能研究、动物模型制造、农作物品种改良等领域的研究中。该文简要介绍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并提出了这项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活性成分次生代谢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药用植物分子育种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为开辟药用植物新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胡添源高伟黄璐琦
关键词:药用植物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铁皮石斛产地识别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该研究采用热电离质谱和稳定同位素质谱分别测定铁皮石斛中锶元素以及轻元素碳、氢、氧和氮的同位素比率,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构建模型进行产地区分。结果表明,锶同位素比值可有效的区分浙江与其他产区的铁皮石斛样品;其他稳定同位素比值亦表现出产地差异,δD和δ18O受微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且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稳定同位素比技术的PCA分析能够区分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样品,在中药材产地鉴别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可望为中药材产地溯源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杨健吴浩吕朝耕王升张小波杨光郭兰萍黄璐琦
关键词:铁皮石斛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
《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海马的基原与性状探讨被引量:13
2017年
海马为重要动物药材,用药历史悠久,市场混伪品众多。为正本清源,对历代海马本草文字记载、图片和照片进行考证,结合标本馆馆藏动物标本和药源调查,认为我国海马的基原应该是海龙科动物克氏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1901、棘海马H.spinosissimus,1913、管海马H.kuda,1852、三斑海马H.trimaculatus,1814或日本海马H.mohnikei,1853的干燥体。《中国药典》收载的刺海马H.histrix,1856实为棘海马。并建议对海马性状进行修订,增加鉴别方法,以建立完善的海马质量控制标准。
蒋超单锋袁媛刘富艳詹志来金艳赵玉洋黄璐琦
关键词:海马基原性状鉴别中国药典
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及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7
2017年
为探索药用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悬浮细胞原生质体提取的最优条件,并建立雷公藤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以雷公藤悬浮细胞为材料,对酶解液配比、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及处理转速进行考察。用PEG介导的瞬时转化法将外源基因转化到雷公藤原生质体中。结果表明,以雷公藤悬浮细胞为材料提取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是酶液配比为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5%离析酶,甘露醇浓度为0.6 mol·L–1,酶解10小时,处理转速为67×g;用PEG介导法将含有编码GFP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细胞显示绿色荧光。通过实验筛选得到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最佳提取条件,建立了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瞬时转化体系,为进一步开展雷公藤功能基因及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胡添源王睿陈上马宝伟高伟黄璐琦
关键词:原生质体悬浮细胞雷公藤
灵芝DNA甲基转移酶(GlMET1)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诱导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DNA甲基转移酶是DNA甲基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基因表达调节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根据灵芝转录组数据,通过全基因合成首次克隆得到灵芝DNA甲基转移酶Gl MET1,Genbank注册号为KU239998,并对其基因特性和空间结构进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诱导分析表明p ET28a(+)-Gl MET1重组质粒在BL21(DE3)中能成功表达出目的蛋白,对其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蛋白最合适的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为16℃,重组菌生长2.5 h(A600为0.8),IPTG浓度为0.2 mmol·L^(-1),诱导时间为12 h。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灵芝Gl MET1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差异,且Gl MET1在成熟期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幼年期,说明Gl MET1表达量随着灵芝的生长发育呈下降趋势。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DNA甲基转移酶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查良平王亚君刘爽赵玉洋袁媛黄璐琦
关键词:灵芝甲基化甲基转移酶原核表达
白花丹参鲨烯合酶SQS2的克隆与原核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该研究根据丹参的转录组数据提供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白花丹参中克隆鲨烯合酶SQS2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mSQS2,GenBank注册号KM244731。序列长度为1 597 bp,包含1 245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414个氨基酸,含有115 bp的5′UTR和237 bp的3′UTR。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出白花丹参SQS2的与紫花丹参SQS2的序列无明显差异。原核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mSQS2在大肠杆菌中能表达出与预测蛋白大小相当的目标蛋白,对影响蛋白表达的4个因素,即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和诱导时宿主菌的吸光度(A_(600))进行了优化,得出SmSQS2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为:IPTG终浓度0.2 mmol·L^(-1),宿主菌的吸光度(A_(600))为0.6,温度30℃,诱导时间20 h。这为进一步研究白花丹参鲨烯合酶SQS2在丹参萜类和甾醇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荣齐仙姜丹查良平申业张燕黄璐琦
关键词:白花丹参克隆原核表达
栽培金银花非腺毛性状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采集17个地区22个金银花栽培居群,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测量花蕾非腺毛的性状特征,利用长度和密度的数据对22个栽培居群进行PCA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找出不同产地金银花非腺毛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蕾非腺毛长度与密度具显著负相关关系,非腺毛密度可将鸡爪花系与毛花系分开,而花蕾非腺毛长度和密度与产地的经纬度没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的3个离群居群产生了明显的变异分化可能与气候和土壤的差异有关,暗示栽培金银花花蕾非腺毛的性状特征受环境和遗传共同影响。以上结果为金银花栽培种质和产地鉴别提供了依据。
张山山袁媛黄璐琦陈平
关键词:金银花扫描电镜
灵芝古今临床效用考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灵芝在《神农本草经》列为"六芝"。在汉代及南北朝时期的道家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仙草、神仙家药",灵芝的出现被视为天降祥瑞的吉兆。唐宋时期,文学典籍延续前代的仙药记载,但本草著作中少有记载。灵芝的临床使用在宋代达到高峰,临床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等均出现了赤芝(或紫芝)组成的成方。明代《本草纲目》将灵芝置于菜部,质疑其功效,并逐渐远离中医临床,不复药用。自20世纪70-80年代,发现灵芝多糖和三萜类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等多项药理作用,灵芝又重新回归临床。
查良平袁媛黄璐琦
关键词:灵芝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