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235)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陈跃鑫刘昌伟李拥军刘暴都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主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炎
  • 2篇血管成形
  • 2篇血管成形术
  • 2篇主动脉瘤
  • 2篇腹主动脉
  • 2篇腹主动脉瘤
  • 2篇白塞病
  • 2篇成形术
  • 2篇大动脉
  • 2篇大动脉炎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瘤形成
  • 1篇对比增强超声
  • 1篇新型抗凝药物
  • 1篇修复术
  • 1篇血管病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陈跃鑫
  • 5篇刘昌伟
  • 2篇刘暴
  • 2篇李拥军
  • 1篇杨筱
  • 1篇张波
  • 1篇闫盛
  • 1篇杨超
  • 1篇郑月宏
  • 1篇梅丹
  • 1篇姜玉新
  • 1篇都丽萍
  • 1篇王文达
  • 1篇周翔
  • 1篇张忆东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我国已上市新型抗凝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为临床规范化使用新型抗凝药物提供借鉴。方法:复习有关新型抗凝药的药物特点,结合临床试验结果,解读抗凝、抗栓治疗指南的更新要点。结果:传统抗凝药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栓效果明确、可靠,但这些药物仍存在各自的不足。相比之下,新型抗凝药物具有药代动力学稳定、可固定剂量使用、与药物及食物等相互作用少、药物安全性良好等突出优点。结论:新型抗凝药可较大程度上弥补传统药物的缺陷,为血栓栓塞性疾病、房颤及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尤国皎都丽萍陈跃鑫梅丹
关键词:个体化用药
白塞病血管病变26例诊治体会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白塞病血管病变的发病特点,总结诊疗经验,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收治的26例白塞病血管病变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男21例,女5例;白塞病基础症状依次为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症状、皮肤损害等,31%的患者针刺试验阳性;动脉受累21例,静脉受累2例,动静脉同时受累3例;动脉扩张性病变25处,动脉闭塞性病变12处,静脉闭塞性病变10处。就诊过程中4例外院曾误漏诊,均于血管外科手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得以发现。本组确诊后均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动脉病变行腔内手术12例,开放性手术4例,杂交手术1例,非手术治疗7例;静脉病变2例未行手术干预。全组手术成功率94.1%(16/17)。平均随访26个月,2例出现手术部位动脉栓塞,再次手术后恢复;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拒绝服用糖皮质激素,术后8个月因支架近端再发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白塞病血管病变临床易误诊为普通血管病,治疗不当可出现假性动脉瘤。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控制疾病活动基础上,行开放性及腔内手术处理此类血管病变安全可行。
杨超刘暴陈跃鑫
关键词:白塞病血管病变动脉闭塞误诊血管成形术
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腔内治疗的误区
2014年
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治疗目前已有了较大进展,腔内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本文就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腔内治疗指征掌握、治疗前后用药选择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在腔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和误区,如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优劣判断、支架种类和型号选择的方式等,以期提高大动脉炎腔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刘暴刘昌伟陈跃鑫
关键词:动脉炎血管成形术
Gore C3覆膜支架自制开窗治疗近肾动脉腹主动脉瘤2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1,男性,86岁,因"发现腹部搏动性肿物5年,腹痛1周"于2015年4月17日入院。既往史有高血压病30年,2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肾下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8.28 cm,近端瘤颈0.5 cm,累及双侧髂总动脉(见图1)。
闫盛陈跃鑫陈作观曹文腾刘昌伟李拥军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C3覆膜支架髂总动脉瘤体直径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腹主动脉瘤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与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形成的研究进展,进而探索AAA潜在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PPARs在AAA形成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结果 AAA时炎症涉及动脉壁全层,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炎性细胞与细胞因子。无论是体外实验还是动物实验,PPARs均可以通过下调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减少AAA的发生。然而,PPARγ同样也会参与到AAA的形成中,其机理主要涉及巨噬细胞亚型〔经典活化(M1)和替代活化(M2)〕的转化。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或可认为,在AAA形成的早期始动阶段,PPARγ可抑制M1的炎症作用,从而减少动脉瘤的发生;而在AAA形成的晚期阶段,PPARγ诱导M2转化则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动脉瘤发展。结论 PPARs或许是AAA干预的潜在位点,能否应用于AAA的预防以及预防时机仍需进一步研究。
王文达陈跃鑫郑月宏李拥军刘昌伟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巨噬细胞细胞因子
CEUS、CTA和CDUS对EVAR术后内漏检出效果的比较与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和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3种检查方法在腔内动脉瘤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术后患者内漏检出率和分型方面的差异,进而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和未来CEUS在EVAR术后随访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EVAR患者共18例次CEUS和CDUS检查结果和12例次CT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CDUS、CEUS和CTA的内漏检出率,以及各项检查对内漏检出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EUS、CDUS和CTA的内漏检出率分别为55.6%(10/18),38.9%(7/18)和41.7%(5/12)。CEUS与CDUS相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κ=0.675),内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250);CEUS与CTA相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差(κ=0.211),内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375)。结论 CEUS的内漏检出率略高于CDUS和CTA,但是不存在明显差异。CEUS尤其有助于隐匿性内漏的检出和内漏分型的判断,可以作为EVAR术后CTA和CDUS检查的有效补充;但是大规模地推广和应用,尚需更多的病例资料的积累和分析。
张忆东杨筱张波姜玉新陈跃鑫刘昌伟
关键词:对比增强超声CT血管造影内漏
白塞病及大动脉炎下肢缺血的诊疗要点被引量:1
2016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下肢缺血最常见原因,但对于缺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年轻病人,尚应考虑其他少见病因,如血管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下肢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系统性血管炎以血管壁炎性反应为主要病理改变,从而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的供血障碍和组织坏死。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症状复杂,诊断与治疗棘手。下肢缺血可并发于巨细胞动脉炎、大动脉炎、Buerger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和白塞病等。对于少见病因如白塞病及大动脉炎并发的下肢缺血,值得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陈跃鑫周翔刘昌伟
关键词:白塞病大动脉炎下肢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