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计划(08ZCKFSF03300)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建实陈庆良冯亚凯郭锦棠关文丽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接触角
  • 3篇改性
  • 2篇等离子体
  • 2篇等离子体技术
  • 2篇低温等离子体
  • 2篇修饰
  • 2篇水接触角
  • 2篇表面改性
  • 2篇表面修饰
  • 1篇等离子体引发
  • 1篇低温等离子体...
  • 1篇动脉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假体...
  • 1篇氧乙烯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疗效
  • 1篇植入
  • 1篇置换术

机构

  • 4篇天津市胸科医...
  • 3篇天津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刘建实
  • 3篇冯亚凯
  • 3篇陈庆良
  • 2篇赵海洋
  • 2篇关文丽
  • 2篇郭锦棠
  • 1篇康宏亮
  • 1篇张砚池
  • 1篇李光华
  • 1篇孙静
  • 1篇黄勇
  • 1篇陈彤云
  • 1篇刘瑞刚

传媒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化学通报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氨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碳酸酯聚氨酯表面改性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氨气低温等离子体对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改性研究,讨论了改性条件对材料表面亲水性和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修饰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改善,随着表面氨基浓度增大,接触角降低;表面形态由高度平整光滑变为粗糙结构,而且粗糙程度因修饰条件不同而异;材料表面N/C比值从原始材料的2.44%上升到3.98%。时效性考察结果表明,水接触角在5 h内迅速上升,在10 h之后趋于一个稳定值。预期改性后的聚碳酸酯聚氨酯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是人工血管适宜材料之一。
冯亚凯关文丽赵海洋郭锦棠陈庆良刘建实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表面修饰氨气水接触角
丙烯胺等离子体技术对聚碳酸酯聚氨酯的表面改性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丙烯胺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对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讨论了改性条件对材料表面亲水性和表面形态的影响,水接触角、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预处理气压、处理功率、放电时间对聚氨酯材料表面改性影响较大。经丙烯胺等离子体修饰后,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改善;表面形态由高度平整、光滑变为粗糙结构,而且粗糙程度因修饰条件不同而异;材料表面N/C比值从原始材料的2.44%上升到7.56%。预期改性后的聚碳酸酯聚氨酯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是人工血管适宜材料之一。
冯亚凯关文丽赵海洋郭锦棠陈庆良刘建实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表面修饰水接触角
二尖瓣置换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药物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人重组脑钠肽(rhBNP)与前列腺素E1(PGE1)对二尖瓣置换(MVR)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MVR术后平均肺动脉压≥25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GE1组及rhBNP组,每组20例。3组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6、24h以及停药后2h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于用药前、用药后24h、术后1周、3个月检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血栓素(TXA2)与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结果PGE1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小于对照组和rhBNP组。PGE1组给药后1h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循环血管阻力指数(PVRI)、肺血管楔嵌压(PAWP)降低,停药后上述指标反弹;rhBNP组给药后6h出现mPAP、PRVI、PAWP降低,mPAP下降幅度小于PGE1组。对照组术后TXA2下降,cGMP上升;PGE1组和rhBNP组给药24h后TXA2下降和cGMP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GE1组给药后TXA2下降幅度大于rhBNP组;rhBNP组cGMP升高幅度大于PGE1组。结论rhBNP与PGE1在用药后均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PGE1起效更快,效果更为显著。
赵福梅陈彤云孙静刘建实
关键词:二尖瓣心脏瓣膜假体植入肺动脉高压前列腺素E1
低温等离子体引发聚氨酯脲接枝聚氧乙烯和肝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合成了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和乙二胺(EDA)为硬段、聚碳酸六亚甲基酯二醇(PHC)为软段的聚酯型聚氨酯脲(PUU),并用聚氧乙烯和肝素(heparin)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等研究了PUU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室温等离子体方法,成功在PUU表面引入了活性点,引发丙烯酸的表面接枝聚合,经与过量的双端基PEO反应,成功地在PUU表面引入PEO链,并进一步成功地在PUU表面固定了肝素。研究发现,通过PEO和肝素的表面改性,PUU材料的接触角由68°减小到45°(PUU-PEO)和40°(PUU-PEO-heparin),有效提高了PUU表面的亲水性。在相同条件下,分子量较小PEO有较好的接枝效率和较好的肝素固定能力。
张砚池刘瑞刚康宏亮李光华黄勇陈庆良刘建实冯亚凯
关键词:聚氨酯脲表面接枝改性肝素接触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