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12KG121)

作品数:11 被引量:84H指数:6
相关作者:胡永成于秀淳叶招明王臻纪经涛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巨细胞
  • 4篇巨细胞瘤
  • 4篇骨巨细胞瘤
  • 4篇股骨
  • 3篇有限元
  • 3篇近端
  • 3篇股骨近端
  • 3篇关节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三维有限元
  • 2篇肿瘤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周围
  • 2篇假体
  • 2篇骨盆
  • 2篇骨肿瘤

机构

  • 10篇天津医院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济南军区总医...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天津理工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南京军区总医...
  • 1篇大港油田集团...
  • 1篇北京威高亚华...

作者

  • 11篇胡永成
  • 4篇王臻
  • 4篇叶招明
  • 4篇于秀淳
  • 3篇夏群
  • 3篇苗军
  • 3篇吴苏稼
  • 3篇纪经涛
  • 2篇郑凯
  • 2篇王林森
  • 2篇张春秋
  • 2篇徐明
  • 2篇陈晓鹏
  • 2篇张洪
  • 1篇袁斌斌
  • 1篇何鑫
  • 1篇万业达
  • 1篇屠重棋
  • 1篇蔡郑东
  • 1篇许宋锋

传媒

  • 7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13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9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23例行CT检查,11例行MR检查。结果33例距骨病变中成软骨细胞瘤7例(21.2%),骨巨细胞瘤7例(21.2%,其中1例为术后复发病例),骨软骨瘤6例(18.2%),骨样骨瘤2例(6.1%),邻关节囊肿7例(21.2%),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6.1%),骨囊肿1例(3%),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3%)。合并病理性骨折6例。成软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邻关节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囊肿等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X线、CT表现为囊性骨破坏。成软骨细胞瘤好发于距骨体后部(57%),轻度膨胀,边缘轻度硬化。骨巨细胞瘤边缘呈不规则硬化,可见骨嵴。MRI依病灶组成可有不同表现,通常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骨软骨瘤表现为与距骨相连的骨性突起,可见软骨帽钙化。距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CT均呈溶骨性破坏,可见软组织肿块,无骨膜反应及肿瘤骨;MRI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肿瘤侵犯范围显示清晰。结论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少见且病种较多,良性多于恶性。成软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骨样骨瘤、邻关节囊肿相对好发,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恶性肿瘤虽少,但仍有发生的可能。
潘涛王林森胡永成王淑丽万业达
关键词:距骨骨肿瘤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扫描仪
骨水泥用于股骨近端组配式假体柄固定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前对于骨干组配式假体重建股骨近端骨缺损情况下骨水泥鞘的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清楚,而骨水泥鞘因应力集中而出现疲劳破裂是导致骨干假体松动的主要生物力学因素之一.本实验模拟临床操作以骨干组配式假体重建股骨近端骨缺损,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探究假体不同近端柄长以及外加辅助钛板固定方式下对应近端骨水泥鞘的应力分布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近端柄长的增加,对应骨水泥鞘应力峰值逐渐降低;相同柄长条件下外加辅助钛板增加了骨水泥鞘的应力峰值.
田东牧胡永成冀勇张春秋
关键词:骨水泥有限元分析股骨近端应力
骨盆骨巨细胞瘤临床评分系统的建立及初步临床验证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创建骨盆骨巨细胞瘤临床评分系统,回顾性分析多中心骨盆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以对评分系统进行初步临床验证。方法基于中国骨巨细胞瘤专家组成员的共识,采用专家咨询法自影响骨盆骨巨细胞瘤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的众多因素中筛选出相对重要的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二级指标进行分值计算,创建骨盆骨巨细胞瘤临床评分系统。筛选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六家骨肿瘤治疗中心收治且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完整的骨盆骨巨细胞瘤患者38例,依据评分系统对病例进行评分,分析评分与手术方案、术后功能、临床预后的关系,验证评分系统的准确性。结果骨盆骨巨细胞瘤临床评分系统包含4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①肿瘤部位:非髋臼区(1分)、髋臼区(2分)、同时累及非髋臼区及髋臼区(3分);②肿瘤大小(在标准正位骨盆X线片上将半骨盆九格均分):肿瘤大小占1格(1分)、肿瘤大小占2格(2分)、肿瘤大小占2格以上(3分);③软组织肿块:无软组织肿块(1分)、软组织肿块存在皮质骨一侧(2分)、软组织肿块突破双侧皮质骨(3分);④骨盆环连续性:骨盆环连续性正常(1分)、非负重区受累(2分)、负重区受累(3分)。评分系统评分合计最低4分,最高12分。多中心38例骨盆骨巨细胞瘤患者评分平均为(7.8±2.6)分,低分组(4-6分)12例、中分组(7-9分)17例,高分组(10-12分)9例。三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年龄构成比及随访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切除方式、重建方式、复发、并发症及MSTS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评分患者接受切除术可能性大,多需要重建,术后局部控制好,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大、术后功能差。结论骨盆骨巨细胞瘤临床评分系统涵盖�
郑凯于秀淳胡永成王臻吴苏稼叶招明蔡郑东
关键词:骨盆骨巨细胞瘤多中心研究
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有限元分析被广泛地应用于骨科生物力学领域,其为更好的解决骨科生物力学问题,改进医疗产品设计和治疗效果提供了依据.尽管目前有关股骨生物力学的有限元研究有很多,但由于人体自身股骨受力情况复杂且骨组织材料属性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国内外学者在有限分析模型的建模及相关问题的处理上存在很多差异,这会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产生一定影响.根据有限元建模的4个步骤,从4个方面对目前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和边界条件处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综述结果对股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徐振炀胡永成叶金铎张春秋
关键词:生物力学股骨有限元网格划分
376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 总结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骨巨细胞瘤协作组(天津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西京医院、浙医二院、南京军区总医院)2000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所有膝关节周围GC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性别、年龄、发生部位、Campanacci分级、Ennecking分期、周围软组织受侵袭情况、病理性骨折程度和手术方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膝关节周围GCT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收集376例GCT患者,原发302例,复发74例;男198例,女178例;发病年龄12~78岁,平均(35.6±12.8)岁,男性发病平均年龄(37.4±13.2)岁,女性发病平均年龄(33.5±12.0)岁,女性发病年龄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膝关节175例(46.5%)、右膝关节201例(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远端202例(53.7%)、胫骨近端174例(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瘤体破坏偏心性304例(80.9%),中心性72例(19.1%).未发生骨折261例(69.4%),简单骨折73例(19.4%),复杂骨折42例(11.2%).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存在差异,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越高,其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囊外病变比例及采取边缘切除方式的比例就越高.
赵立明徐明胡永成于秀淳王臻叶招明吴苏稼郭军王景华林秾张慧林陈晓鹏
关键词: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多中心研究
骨盆骨巨细胞瘤临床治疗的系统文献综述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骨盆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好发年龄、发病部位、不同治疗方式的复发率及并发症.方法 在医学常用外文数据库检索“giant cell tumor,pelvis”,在医学常用中文数据库检索“骨巨细胞瘤,骨盆”,时间选取1949至2012年,所有被检索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均被用于分析,经文题、摘要、全文内容二次筛选,共筛选出38篇文献,将所涉及的骨盆G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删除重复报告的病例;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手术方式、随访时间、并发症、复发率及死亡率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结果 筛选出的38篇文献中共165例骨盆GCT患者纳入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发病年龄14~73岁,平均33.2岁,高发年龄21~40岁;男、女比例为1∶1.7.发病部位:髂骨区(A区)48例,髋臼区(B区)60例,耻、坐骨区(C区)31例.随访时间1.5~35年,平均9.5年.27例(32.5%,27/83)患者出现治疗并发症,以病灶外整块切除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13/28)发生率最高;常见并发症为切口内感染、切口延迟愈合.9例(45.0%,9/20)接受单纯病灶放疗的患者术后复发,24例(33.3%,24/72)接受病灶内手术的患者术后复发,5例(35.7%,5/14)接受病灶内手术联合放疗或冷疗的患者术后复发,1例(2.0%,1/51)接受病灶外手术的患者术后复发,总复发率为24.6%(39/158),死亡率为3.2%(5/158).结论 骨盆GCT临床少见,常累及髋臼区(B区),高发年龄为21~40岁,病灶外整块切除术后并发症最为常见,但术后复发率最低,骨盆GCT总体复发率较高,死亡率较低.
郑凯于秀淳胡永成王臻吴苏稼叶招明许宋锋徐明
关键词:骨盆骨巨细胞瘤
微波原位灭活联合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 探讨微波原位灭活联合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侵袭范围超过骨全长2/3)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6月至2012年4月对19例侵袭范围超过骨全长2/3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及转移瘤患者采用微波灭活联合假体置换术进行治疗.男12例,女7例;年龄11~65岁,平均47岁.原发恶性骨肿瘤11例,转移瘤8例.股骨远端8例、胫骨近端6例、肱骨近端3例、股骨近端2例.术前X线、CT显示骨干皮质破坏小于骨全长的1/3,而MRI显示肿瘤侵袭范围超过骨全长2/3.依据MRI确定截骨范围,定制肿瘤型人工假体.采用常规肿瘤假体置换入路,按广泛切除原则充分显露瘤段骨及软组织肿块.使用铜网保护瘤段骨周围软组织,用2 450 MHz微波将瘤段骨内部加热到50℃,持续20 min,按术前测量长度进行截骨,人工关节假体重建,逐层缝合组织及皮肤.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0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600 ml.随访10个月~5年,平均2.7年.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复发,带瘤生存;2例术后其他部位转移,死亡;余8例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或转移.6例转移瘤患者分别于术后5~20个月出现其他部位转移,死亡;2例随访期间未出现原位复发或转移.3例肱骨近端肿瘤患者术后肩关节外展、上举功能受限,其余患者无关节功能受限.结论 微波灭活联合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髓腔内广泛受累的四肢恶性骨肿瘤,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
纪经涛张洪胡永成夏群苗军
关键词:四肢骨肿瘤微波
股骨近端骨干组配式假体在下蹲步态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对骨干组配式假体重建股骨近端在下蹲步态下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探究骨干组配式假体在下蹲步态下的稳定性及应力分布变化规律.根据已获得的CT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完整的股骨-骨干组配式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下蹲步态周期拆分为前期、中期与末期.通过对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下蹲步态下的关节力与肌肉力载荷,获得股骨-骨干组配式假体的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下蹲步态下股骨-骨干组配式假体中下段为主要承重部位,为应力主要集中处.其中在下蹲步态整个周期中,假体为股骨相应地分担了一部分应力,避免了应力集中,在下蹲步态三个时期中的末期应力最大为34.374 MPa.该研究能够为后续组配式假体的设计与改进与医学临床工作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冀勇胡永成张春秋田东牧
关键词:股骨近端有限元分析
骨干人工假体在股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采用骨干人工假体对股骨近端骨干恶性肿瘤切除后结构性骨缺损进行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对7例股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骨干人工假体置换,男3例,女4例;年龄28~76岁,平均61.8岁.原发恶性骨肿瘤4例,转移癌3例.术前常规行X线、CT及MR检查,通过MRI测量瘤段骨长度及软组织侵犯范围,再根据截骨长度选择骨干人工假体配件.取股骨近端外侧直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按肿瘤切除原则充分显露术前MRI测量的瘤段骨及软组织肿瘤并截骨,扩髓后安装骨干人工假体,依次缝合各层组织.术后切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 ml,平均400 ml.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1年因出现肺转移而死亡,3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未出现术区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乳腺转移癌患者术前多发转移,术后行综合治疗,带瘤生存;2例乳腺转移癌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原位复发或转移.7例患者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均无受限.结论 使用骨干人工假体对股骨近端骨干恶性肿瘤切除后结构性骨缺损进行重建,保留了邻近的髋关节及肌腱附着点,操作简单,住院时间较短,可早期负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保肢手术方法.
纪经涛张洪胡永成夏群苗军朱珊
关键词:股骨假体和植入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组织工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15年
背景:在临床中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创伤、先天性骨发育不良、进行性骨骼紊乱引起的大段结构性骨缺损非常常见,组织工程骨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希望。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关于生长因子的研究较多,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何在时间上控制各种不同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是研究热点。目的: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中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至2015年)Medline(1990至2015年)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成骨因子、成血管因子、组织工程骨、骨修复、血管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序贯释放、种子细胞、细胞支架"和"osteogenic factors,angiogenic factors,tissue engineering bone,bone repair,vascularization,VEGF,BMPs,sequential release,seed cells,cytoskeleton",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检索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修复作用中的研究,并总结作用机制及研究方向。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313篇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文章87篇。结果表明,骨缺损的重建伴随着多种不同的生物活性分子,各自具有不同的潜能和效率。血管和成骨是骨修复两个最为重要的过程,成骨生长因子在维持骨骼结构和骨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成血管生长因子可以为组织的生长、分化和功能化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双因子或多因子联合作用是目前但骨组织工程中的一个发展方向,成骨与成血管生物因子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具有更好的成骨效果,但是控制外源性成骨与成血管生物因子的释放剂量是在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研究问题。
纪经涛胡永成夏群苗军陈晓鹏方程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组织工程组织工程骨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支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