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125007)

作品数:12 被引量:535H指数:12
相关作者:徐夕生周新民陈卫锋陈培荣张敏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岩石
  • 3篇定年
  • 3篇中生代
  • 3篇锆石
  • 3篇晚中生代
  • 3篇花岗岩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玄武岩
  • 2篇岩浆
  • 2篇岩石成因
  • 2篇岩体
  • 2篇杂岩
  • 2篇化学特征
  • 2篇火山岩
  • 2篇基性
  • 1篇单颗粒
  • 1篇单颗粒锆石
  • 1篇地壳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10篇徐夕生
  • 4篇周新民
  • 3篇张敏
  • 3篇邱检生
  • 3篇陈培荣
  • 3篇陈卫锋
  • 2篇竺国强
  • 2篇李惠民
  • 2篇董传万
  • 2篇闫强
  • 2篇蒋少涌
  • 2篇张文兰
  • 2篇谢昕
  • 1篇王德滋
  • 1篇邓平
  • 1篇于津海
  • 1篇张登荣
  • 1篇孙涛
  • 1篇邢光福
  • 1篇张孟群

传媒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岩石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沿海基性麻粒岩捕虏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和下地壳组成被引量:17
2002年
华南沿海新生代火山岩中的麻粒岩捕虏体都是镁铁质的,分为岩浆麻粒岩和堆晶麻粒岩.前者具有与大陆火山弧玄武岩相似的不相容微量元素模式;后者亏损K2O和P2O5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华南麻粒岩捕虏体是晚中生代玄武质岩浆底侵于壳慢边界结晶-变质形成.Sr和Nd同位素特征显示麻粒岩母岩浆受到了陆壳物质混染,它们的变化由AFC成岩模式控制。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变化主要受结晶分异控制.捕虏体麻粒岩与研究区地表出露的晚中生代辉长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它们很可能是同一时期相同构造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华南同时代花岗质岩浆的形成与这期强烈的基性岩浆活动有关.AFC模拟和现有资料显示,华南下地壳主要由早中元古代变质岩和中生代底侵形成的基性麻粒岩构成.
于津海徐夕生周新民
关键词:基性麻粒岩捕虏体下地壳
华南白垩纪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制约被引量:24
2005年
通过研究白垩纪中晚期华南(浙、闽、赣、湘、粤五省)断陷红盆地和火山-沉积盆地中发育的同时代(80~110 Ma)玄武质岩石, 发现以武夷山为界华南白垩纪盆地中出露的玄武质岩石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 西区白垩纪盆地(武夷山以西, 包括醴临-攸县盆地、衡阳、长沙-平江盆地、南雄、赣州、吉安等盆地)中的玄武质岩石具有低K2O(K2O=0.44%~3.17%, K2O/Na2O= 0.13~0.99)、低碱(K2O+Na2O=3.27%~6.80%)、低Al2O3(13.08%~16.75%)、高MgO(5.13%~8.78%)、高TiO2 (1.12%~3.35%)的特征; 而东区(武夷山以东, 包括江西广丰、浙江玄坛地、文成周墩、永嘉、新昌、象山和福建永泰盆地)的玄武质岩石则以高K2O(K2O=0.55%~4.86%, K2O/Na2O= 0.19~2.22)、高碱(K2O+Na2O=2.95%~7.05%)、高Al2O3(15.80%~21.10%)、低MgO(2.63%~6.28%)、低TiO2 (1.19%~1.86%)为特征. 西区玄武质岩石富集高场强元素Nb和Ta, 而东区玄武质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 Rb, Ba和Th, 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等; 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比值东区(∑REE=79.68~327.61 μg/g, (La/Yb)N=5.35~26.37) 高于西区(∑REE=74.66 ~287.72 μg/g, (La/Yb)N = 4.49~22.10), 而(Gd/Yb)N则是西区(1.30~4.62)高于东区(0.80~1.77). 西区玄武质岩石的(87Sr/86Sr)i (平均值为0.704679)低于东区(平均为0.707658), 而εNd(t)(-1.81~8.00)则高于东区(-8.50 ~ -1.22). 鉴此, 西区玄武质岩石可能形成于陆内裂解的构造环境中, 与软流圈的上涌有关, 源区有富集地幔(EMⅡ)和亏损地幔(DM)两端员混合的特征. 而东区玄武质岩石的源区则为受到了与板片俯冲有关的流体/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 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表明晚中生代存在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欧大陆的俯冲作用, 但是俯冲作用的影响范围可能只限于武夷山以东地区.
陈卫锋陈培荣徐夕生张敏
关键词:玄武岩白垩纪盆地地球化学特征俯冲作用
地壳深俯冲与富钾火山岩成因被引量:37
2003年
富钾火山岩是一类兼具壳幔双重地球化学特征的特殊岩石组合 ,它们不可能由亏损或原始地幔所派生 ,成岩过程中必须有地壳物质的参与 ,将地壳物质引入富钾火山岩成岩过程的主要动力机制即是深俯冲作用。洋壳和陆壳均可以通过俯冲进入地幔 ,俯冲地壳物质析出流体对地幔岩石的交代作用是导致富钾火山岩具特殊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根据对大别—苏鲁造山带南北两侧晚中生代富钾火山岩的实例研究 ,表明该区火山岩的形成均受到了俯冲洋壳析出流体的交代作用 ,但造山带北侧富钾火山岩的形成还叠加了俯冲的扬子陆壳析出流体的交代作用 ,是多次富集事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文中还对富钾火山岩成因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邱检生徐夕生蒋少涌
关键词:富钾火山岩地幔交代作用岩石成因
南岭中段大东山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被引量:80
2003年
大东山岩体位于广东、湖南交界处,是南岭中段一个大岩基,出露面积约2250km2,由两阶段侵入体构成,主侵入阶段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55.9±1.1)Ma,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ISr值为0.71143~0.71575,εNd(t)值为-10.98~-10.50,t2DM为1.80Ga和1.84Ga,成岩物质源自古-中元古代地壳。岩体富K和Si,其氧化物平均值分别为4.97%和76.35%;贫Ti、Mg、Fe和Ca,氧化物平均值分别为0.16%、0.13%,1.18%和0.63%,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主体和补体岩石在化学成分上具有分离结晶演化关系。产出于岩石圈伸展拉张环境。
张敏陈培荣张文兰陈卫锋李惠民张孟群
关键词: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
福建晋江中-基性岩墙群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被引量:35
2006年
福建晋江晚中生代中-基性岩墙群可分为两期:早期岩墙群,岩性为角闪辉绿岩,近东西走向(N70-85E),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90±2Ma;晚期岩墙群,岩性为微晶闪长岩,北东走向(N35~50E),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87±2Ma。两期岩墙群沿晚中生代花岗片麻岩的节理侵入。在地球化学上,它们具有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等特点,I_(Sr)=0.7045~0.7053,ε_(Nd)(t)=-1.18~-1.97,与金门、小金门岛的镁铁质岩墙群相似,也和闽东南晚中生代基性火成岩(辉长岩、玄武岩)的一致。它们是起源于受消减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产生的玄武岩浆,经岩浆分异作用,在拉张的构造环境中侵入形成。
董传万张登荣徐夕生闫强竺国强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晚中生代
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42
2003年
浙东早白垩世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中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到伴生的基性和酸性火山岩的影响。它们的微量元素协变关系证实:中性火山岩是由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具有与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相类似的主量元素特征,但两者的微量元素特征相差较大。根据东南沿海在早白垩世时期的构造背景是由挤压向伸展拉张转变,以及各种元素具有不同的扩散速度,提出了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形成模式:若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仅进行了部分微量元素的交换,没有来得及发生主量元素的交换,就在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喷出地表,则形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若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在地壳深处共存的时间较长,发生一定程度的主量元素交换,则形成偏基性和偏酸性的中性岩浆,若进一步发生化学成分的交换,则可形成典型的安山质岩浆,喷出地表就形成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
谢昕徐夕生邢光福邹海波
关键词:岩浆混合
南岭东段燕山早期正长岩-花岗岩杂岩的成因和意义被引量:79
2004年
在南岭东段赣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正长岩-花岗岩组合,陂头-塔背杂岩体是其典型实例.该杂岩体由塔背正长岩和陂头钾长花岗岩构成,它们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6±2.2)Ma和(186.3±1.1)Ma.塔背正长岩的SiO2为62.40%~68.75%,富碱(K2O+Na2O=10.56%~11.96%),钠大于钾(K2O/Na2O=0.56~0.93),准铝(A/CNK=0.80~1.00),富集LILE(Rb,Ba和K)和HFSE(Th,U,Nb,Ta和Zr等),Eu亏损较弱或出现正异常(δEu=0.63~1.82),(^87Sr/^86Sr)i较低和εNd(t)较高(分别为0.70412~0.70543和3.14~3.52).陂头钾长花岗岩富硅(SiO2=71.06%~76.28%),偏碱(K2O+Na2O=8.10%~80%),钾大于钠(K2O/Na2O=1.22~1.94),准铝(A/CNK=0.94~1.07),富含Rb,Th(U),K和亏损Ba,Nb,Ta,Sr,P,Zr,Ti,稀土总量(ΣREE)高(平均451.03μg/g),Eu亏损强烈(δEu=0.27~0.33),(^87Sr/^86Sr)i较高和εNd(t)较低(分别为0.70805~0.70912和-5.35~-6.29).塔背正长岩和陂头钾长花岗岩都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前者源自软流圈地幔,后者是壳-幔混合的产物,形成于裂谷环境.
陈培荣周新民张文兰李惠民范春方孙涛陈卫锋张敏
关键词:湿化学
花岗岩中的钾长石巨晶:以南岭佛冈花岗质杂岩体中微斜长石巨晶为例被引量:18
2002年
野外地质观察和岩石显微结构研究表明 ,佛冈花岗质杂岩体中微斜长石巨晶是岩浆结晶的产物 ,不是交代斑晶 ,也不是变斑晶。它们与基质中的微斜长石构成双峰式粒径 ,反映了岩浆的两阶段结晶历史。由于微斜长石是钾长石的低温变体 ,因此一种可能的机制是佛冈花岗质杂岩岩浆在侵位和基本固结后 ,冷却缓慢 ,使早结晶的正长石转变为微斜长石。此外 ,在新近的研究中 ,还发现了罕见的、但在佛冈花岗质杂岩体中为数不少的“十字”贯穿式双晶微斜长石 ,以及微斜长石巨晶的“环斑”和“珠边”结构。
徐夕生周新民王德滋
关键词:花岗岩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序幕:J_2早期玄武岩被引量:56
2005年
中国东南部在约205~180Ma之间处于岩浆活动的沉寂期,在随后的180~170Ma的中侏罗世早期则出现了小规模岩浆活动,从而揭开了本区晚中生代大规模长时期岩浆活动的序幕.在这10 Ma左右的时间段内形成的火山岩,分布在湘南、湘东南、赣南及闽西南地区,构成了一条呈近EW向展布的火山岩带.沿该岩带由内陆向沿海方向,火山岩的规模逐渐增大,玄武岩由单独产出过渡到与大量酸性岩类共生,岩性由碱性变化为拉斑质,具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对各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沿内陆向沿海方向,玄武岩原始岩浆的起源深度逐渐变浅,而源区熔融程度、分离结晶程度以及受陆壳物质混染的程度逐渐增强,是造成火山岩带地质特征变化的深部制约因素.在中侏罗世早期,西向扩张的太平洋板块开始向中国东南大陆俯冲,并主要以挤压应力作用于中国东南部,使得本区印支期形成的近EW向断裂重新活化拉张,并有越靠近沿海,近EW向断裂重新活化拉张的程度越高的趋势,从而造成本区软流圈沿断裂拉张带减压上涌的程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并为本期岩浆活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源.
谢昕徐夕生邹海波蒋少涌张明邱检生
关键词: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玄武岩岩浆作用火山岩带湘东南
华南贵东杂岩体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ICPMS U-Pb定年及其成岩意义被引量:156
2003年
系统的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ICPMS U-Pb同位素定年表明,贵东杂岩体是印支期~燕山期多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杂岩体,其中鲁溪岩体(239±5Ma)、下庄岩体(235.8±7.6Ma)是印支期花岗岩;隘子岩体(160.1±6.1Ma)、司前岩体(151±11Ma)是燕山期花岗岩。下庄岩体中1275~2137Ma残留锆石的发现,表明贵东花岗岩杂岩体的物质来源与华南元古宙陆壳基底有关。详细的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ICPMS U-Pb同位素定年为研究该杂岩体的形成演化与构造作用、成矿作用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徐夕生邓平邓平W.L.Griffin周新民谭正中
关键词:杂岩体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U-PB同位素定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