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X036)
- 作品数:21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彭传华徐龙朱其永钟玲玲钟玲玲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王船山吏治思想探赜被引量:1
- 2014年
- 王船山的吏治思想是一个"以法相裁,以义相制,以廉相帅"的完备体系,他主张将法律的制裁作用、考察制度的制约作用、廉洁品质的统帅作用结合起来,构筑了法律、制度、道德三位一体的吏治机制。船山注重防治上层官员的贪污的思想主要体现船山"以法相裁"的宗旨;船山对于治吏制度的构思主要凸显了船山"以义相制"的旨趣;船山关于养廉的思考主要反映了船山"以廉相帅"的精神。王船山吏治思想的核心是要根治皇权官僚专制主义社会中官僚政治的贪渎腐败、庸碌无为、冗官冗政这三大顽疾,其中合理的进步的因素即使对于现代社会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依然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 彭传华
- 关键词:王船山吏治思想
- 谭嗣同女性主义伦理思想探微
- 2013年
- 谭嗣同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深刻批判贬低和歧视女性的封建名教纲常与传统陋习,提出一系列旨在妇女解放,提高女性社会与家庭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斥纲常,以达到"男女内外通"的无阶级差等思想;改婚制,主张"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情相愿而成婚"的婚姻自主思想;除陋俗,驳斥"残毁其肢体,为缠足之酷毒,尤杀机之暴著者也"的缠足恶习;正"淫"学,提倡"多开考察淫学之馆,广布阐明淫理之书"的性解锢思想。其中正"淫"学思想最为激进,是谭嗣同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中最具近代性因素的反映。
- 顾雅婷彭传华
- 关键词:谭嗣同女性主义
- 王船山对于民意政治的反思及其理论得失
- 2013年
- 王船山对于民意政治的反思是以考察民意和天命二者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起点的。关于民意和天命,船山鉴于民情的无意识、非理性等特征而徘徊在"即民见天"与"援天观民"之间;关于中国民意政治的雏形——民岩,船山认为"民本非岩,上使之岩",这是对传统"民岩"观的巨大颠覆;关于民间舆论的监督形式——"清议",船山看到了"清议"有非理性、泛道德性的层面,主张以法约束之。质言之,船山对于民意政治的反思,总体来说具有许多真理性的因子,有些思想与勒庞、卢梭接近,然而由于船山的视域相对狭窄,没有充分重视"清议"与"公论"等民间舆论对于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作用,也是其政治思想中不可原谅的理论失误。
- 彭传华
- 关键词:王船山
- 王船山吏治思想探赜
- 王船山的吏治思想是一个"以法相裁,以义相制,以廉相帅"的完备体系,他主张将法律的制裁作用、考察制度的制约作用、廉洁品质的统帅作用结合起来,构筑了法律、制度、道德三位一体的治吏机制。船山注重防止上层官员的贪污的思想主要体现...
- 彭传华
- 关键词:王船山吏治思想
- 文献传递
- 论王船山“保类卫群”的君权观被引量:2
- 2013年
- 王船山的君权观是王船山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君权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第一,关于君主的产生,船山提出了"保类卫群"的新见解;第二,关于君权的性质,船山强调君权的神圣性和至高无上性,又祛君权之魅,宣扬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了船山的贵民、重民思想;第三,关于君权的范围,船山认为理想的君权主要是保类卫群,然而现实的君权范围却极其广泛;第四,关于君权的更替,船山一方面强调君权可禅可继可革,另一方面又反对弑君、逐君、篡夺,而革命和篡夺之间的分际在于是否合乎"古今之大义""天下之大公"。王船山的君权观是王船山政治思想具有民主性因素和近代性因素的重要体现,在王船山政治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 彭传华
- 关键词:王船山君权
- 梁启超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梁启超和孙中山都以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民族国家为终极目的,但二者思维进路和民族主义观念不同,比如梁启超坚持"大民族主义",强调国家认同和渐进改革,其思想具有自由民族主义的特征。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后,其民族主义思想曾有所转变(如他对"国族"概念的使用),但基本上是以"汉族底民族主义"为本位,同时,坚持革命的社会改造方式。比较和反思二人的民族主义思想,可以为坚持"健全的民族主义"、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 陈敏荣
-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主义
- 王船山对王学良知说的批评被引量:2
- 2016年
- 王学受到来自明末清初诸多思想家不同方面的广泛批评,王船山即是其中著名的代表。王船山对王学的"尊知贱能"说、"舍能而孤言知"说,对王学所言之"良知"是不修而至、不学而知的观点,对王学中的"无善无恶是良知"的说法,对王学以空、虚、寂、无等内在性质来规定良知,对王学近于禅的总体特征等五个方面持严厉的批评态度。总体来讲,王船山对王学良知说的批评有得有失,理性和偏激并存,其中的内在原因包括王船山与王学诸家基于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差别而导致的学术主旨不同、学术立场各异、学术方法有别等等。
- 彭传华
- 关键词:王船山良知说
- 吕坤公正观浅析
- 2014年
- '公正'不仅是西方社会的价值核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乃至现代社会所应重视和追求的伦理基础。吕坤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唯躬行实践为本,疾呼'‘公正’二字是撑持世界底,没了这二字,便塌了天'。本文从政治、法律、经济三方面阐述了其公正思想,主要内容包含:'能使天下之人者,惟神、惟德、惟惠、惟威'的执政公正观;'只把持得‘公’字定,便自天清地宁、政清讼息'的执法公正观;'圣人所以安天下,只是个‘平’字'的经济公正观。在明朝中晚期出现政治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吕坤所呈现的'公正'思想,深刻体现了'古今通理'的现代价值诉求。
- 钟玲玲彭传华
- 关键词:公正《呻吟语》均平
- 正统、道统、治统——王船山对于政权合法性来源的思考被引量:7
- 2013年
- 王船山对于政权合法性来源的思考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是在反思批判传统儒家的正统论、道统论的基础上来思考这一问题的。王船山认为"正统"至少要包含两个原则:汉族自己统治中国而"不可使异类间之";以道得天下和治天下而不能"舍君天下之道而论一姓之兴亡"。王船山对"道统"作出了祛魅的解释,认为道统的继任者不应局限于韩愈、朱熹等大儒所例举的圣人,任何自觉践履儒家伦理道德、维护和存续中华文化的人都是道统的继任者;道统具有"孤行而无待"的相对独立性,具有超越时空的"亘天垂地而不可亡"的超越性,体现了王船山对于儒者之统历久弥新的坚定信念、存续中华文化的崇高历史责任感、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使命感。王船山反传统儒家正统论和道统论的思想分别对于辛亥时期的革命家和现代新儒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彭传华
- 关键词:王船山正统道统治统
- 王船山关于分配正义的论说被引量:2
- 2015年
- 王船山关于分配正义的论说是王船山政治思想中具有近代性因素的重要论说。王船山提出了"敬天地之产而秩以其分"的分配理念,并对传统的"均平"理论进行改造,认为"均平"并不是通力合作过集体制的生活,也不是实行"高抑下亢"的强制性平均分配原则,而是要遵循"絜矩之道"。由于船山视域中的"絜矩之道"包含生发出"公共理性"的可能性,凸显了分配正义中的"需要"原则,体现了完整的自由精神,因而是实现"均平"的重要原则,是通向分配正义的重要路径。王船山关于分配正义的论说中的许多合理、进步的思想成分即使对于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分配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彭传华
- 关键词:王船山分配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