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90116)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震峰陈伟曹士峰王臻哲金鑫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万里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MeJA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为了探讨MeJA处理对枇杷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了10μmol/L MeJA处理的"大红袍"枇杷果实在1℃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枇杷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下降,而总酚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μmol/L MeJA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中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的下降,促进贮藏前期总酚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上升。在1℃贮藏过程中,枇杷果实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且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与总酚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相关性较低。这表明MeJA是通过影响枇杷果实中酚类和类胡萝卜素物质的代谢来维持枇杷果实采后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营养价值。
- 陈伟金文渊杨震峰曹士峰
- 关键词:枇杷MEJA总酚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活性
- 贮藏温度对“宁海白”和“大红袍”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0℃和25℃)对红肉枇杷"大红袍"和白肉枇杷"宁海白"果实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出汁率、相对电导率、总酚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枇杷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减少,果肉出汁率快速下降,果实贮藏品质发生劣变。低温(0℃)贮藏可维持较高含量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却促进贮藏后期总酚含量的减少和木质素的积累,导致果实木质素败坏的发生,降低了果实的食用品质。在25℃贮藏期间,枇杷果实木质素含量也呈增加趋势。表明枇杷果实采后木质化败坏是一种衰老现象,不适当的低温贮藏会加剧这种衰老现象的发生。
- 杨震峰王臻哲金鑫
- 关键词:枇杷果实贮藏温度
- 响应曲面法建立超临界CO_2萃取枇杷果仁油脂工艺模型及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以"宁海白"枇杷果仁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建立超临界CO2萃取枇杷果仁油脂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对油脂产量的作用规律,并对枇杷果仁油脂脂肪酸组成进行GC-MS分析。根据该工艺模型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选,以油脂产量为响应值,实验所得枇杷果仁油脂超临界CO2萃取优化工艺条件为:压力44.16MPa、温度62.02℃、时间21min。在这个条件下,使用偏差分析,发现实验值与预期相符,表明预测模型契合很好。利用GC-MS鉴定出11个脂肪酸组分,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4.37%,其中亚油酸(C18:2,45.91%)为枇杷果仁油脂中的主要脂肪酸,其他依次为棕榈酸(C16:0,26.01%),油酸(C18:1,6.19%),α-亚麻酸(C18:3,5.01%),硬脂酸(C1 8:0,3.64%),和其他六种饱和脂肪酸(≈7.61%)。
- 杨震峰李昂陈伟蔡艳张惠恩
-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响应曲面法脂肪酸